鶴見線(日语:鶴見線/つるみせん Tsurumi sen */?)是由以下路線構成,屬於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鐵路線(幹線)。
全線所有車站根據旅客營業規則(日语:旅客営業規則)設有大都市近郊區間的「東京近郊區間」、特定都區市內制度的「橫濱市內」(浜)車站,另外全線都包括在IC乘車卡「Suica」的首都圈地域內。
全線由JR東日本橫濱支社(日语:東日本旅客鉄道横浜支社)管轄。
所有班次均為普通列車,各站停車,並以鶴見站為起點。路線多途經工業地帶,只有弁天橋站以東及安善站北側有較多的住宅地,因此路線乘客多為往返各工場的從業員,班次也十分懸殊,由鶴見開出的班次,上、下繁忙時段最密可以相隔5-7分開出一班;而非繁忙時間時,則多為20分鐘1班;至於另一端的總站,扇町站平日開出的班次為15-30分鐘一班、假日為20-60分鐘一班(但10時至16時卻為約2小時才一班);海芝浦支線為每日30-60分鐘一班(但11時至17時同樣為2小時才一班)、大川支線則平日只開9班、六、日及假期只開3班,平日班次更只限於7時-9時及17時-20時提供。
由1994年12月3日的時間表改正起,把星期六及假日時間表統一;此外,海芝浦站也會因應特殊情況,安排臨時加班列車行駛。個別列車晚間會於鶴見站及弁天橋站留置。
沿線因臨近京濱工業地帶,有不少的工場設立,因而造就了不少的貨物列車運行。例如扇町站主要運送藥品及煤(前往秩父鐵道三尻線的三尻站)、安善站則負責運送駐日美軍橫田空軍基地的煤油。
大川支線曾有液氯及小麥麵粉的罐車,但已分別於2008年及1997年起不再運行。
海芝浦支線方面,現時並沒有定期列車運行,但新芝浦的東芝則會有不定期特大貨物列車運行,載運變壓器等大型貨物。
1971年日本國鐵進行了大規模的人手精簡改革(稱為車站合理化),鶴見線內除鶴見站,其餘車站一律改為無人站。而鶴見站亦增設了有職員駐守的轉乘通道,乘客如由京濱東北線轉乘鶴見線,須先經過轉乘通道以確認是否須另行補票;至於由濱川崎站的南武支線轉乘的乘客,則透過下車時向車掌出示車票確認或進行補票。這樣的制度一直至各站増設了簡易自動售票機及Suica簡易感應器後才陸續取消。
當鶴見臨港鐵道開業時,由於途經的土地大都未有地名,因此在設站時,部份站名以當時的企業家或持有土地業權者的姓名來命名,當中包括有:
至於其他車站名稱,則以當時附近的設施或建築物而命名:
()內是起點起計的營業距離
往鶴見川口站的支線的線形(日语:線形 (路線))與淺野站至鶴見小野站的本線並行,向南方行至該站相鄰的折返處。
廢除路段的車站除外。(貨)是貨物專用站,(臨)是臨時站。
鶴見站與國道站之間在鶴見站一方跨過東海道本線的橋樑有月台痕跡,此為已廢除的本山站痕跡。月台跡的高架橋下は舊鶴見臨港鐵道的源流之一巴士事業用作川崎鶴見臨港巴士(日语:川崎鶴見臨港バス)的車庫,以前更是出了名橫斷距離長的總持寺平交道(日语:総持寺踏切)所在地。
弁天橋車站構內車庫之鶴見線營業所。弁天橋電車區之稱,1988年車輛配置中原電車區統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