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總線(日语:北総線/ほくそうせん Hokusō sen */?)是一條連結東京都葛飾區京成高砂站和千葉縣印西市印旛日本醫大站,由北總鐵道營運的鐵道路線。車站編號使用的路線記號為HS。
北總線是連接千葉新城及東京市中心的通勤線路,橫跨千葉縣船橋市和印西市。本线两端皆可与其他铁路公司路线直通运转,在京成高砂站接续京成本線,通过京成本線及后续直通路线,可直通至羽田机场、横滨地区;在印旛日本醫大站可直通成田機場線,至成田機場。另外北總线被日本地下鐵協會(日语:日本地下鉄協会)列入日本地下铁系统之一。
北總線京成高砂-小室区间是千葉新城配套工程,在1972年都市交通審議会答申第15号中作为都营地下铁浅草线延伸线出现。北總線由日本铁道建设公团(日语:日本鉄道建設公団)负责建设,京成电铁子公司北總开发铁道运营,一期工程为新京成电铁北初富站 (近今日新鎌谷站) - 小室站間,于1974年动工,1979年开通,一期工程开通后暂时与新京成線直通,直到1992年新京成線新鎌谷站开通,同时北總线北初富 - 新鎌谷废线。连接东京市中心的二期工程于1983年动工,1991年二期工程完工开通,并开始与京成電鐵、都营地下铁、京急电铁直通运转。
小室 - 印旛日本醫大区间同样出现在都市交通審議会答申第15号文件,但当时是作为都营地下铁新宿线延伸线一部分,本来千葉縣打算成立县营铁路公司建设运营该路段,但由於千葉新城計畫規模縮小,該計畫於1978年被凍結,铁路建设许可转让给今日都市再生機構的前身--宅地开发公团(日语:宅地開発公団),1984年小室 - 千葉新城中央开通,继承宅地开发公团的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日语:住宅・都市整備公団)将线路运营委托北總开发铁道。1988年《铁道事业法》颁布,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成为小室 - 千葉新城中央路段的第三種鐵道事業者,北總开发铁道则是第二種鐵道事業,路线名称变更为“北總・公团线”。
1995年千葉新城中央 - 印西牧原开通,2000年印西牧原 - 印旛日本醫大开通,至此今日北總線全线开通。2004年继承住宅・都市整备公团的都市基盤整备公团改组为都市再生機構,同时放棄小室 - 印旛日本醫大区间铁路所有权,该路段所有权由京成电铁全资子公司千葉新城鐵道继承,同时运营公司北總开发铁道改名北總铁道,路线名改为如今的“北總线”。[2]
事实上由于千葉新城計畫規模縮小,北總線的利用情况不理想。[2]直到2010年成田機場線开通,京成電鐵利用本线开行连接成田機場的特急列車Skyliner,[3][4]让北總線利用情况大幅改善,改善运营商北總铁道财政状况。[5]
除了清晨及深夜進出库的列車外,北總線大部分列車都会直通其他路线,列車分为北總線系统与成田機場線系统。连接成田機場最快速的特急列車Skyliner在北總線区间,仅有部分列车停靠新鎌谷站。
列车等级有特急和普通列車,大部分列车为普通列车,2022年11月以前还有急行列車,所有北總線系统列车都从印旛日本醫大站始发终到,特急仅平日开行以下班次,特急在北總線停靠京成高砂、東松戶、新鎌谷之后各停:
开行付费特急Skyliner与免特急費用特急Access特急,Skyliner每小時有三班列車,仅部分列车在北總線车站中的新鎌谷站停靠。Access特急每小時有1~2班列車,多数往来成田機場站与羽田機場第1、第2航站樓站间,晨、夜间有京成上野、西馬込始发终到的Access特急,晨间有品川、神奈川新町、三崎口始发北行的Access特急,假日有延驶京急久里濱的列车。Access特快在都營地下鐵、京急電鐵以机场快特或特急名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