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沙拉龍屬 (屬 名:Oxalaia )是獸腳亞目 棘龍科 恐龍 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 时期的南美洲 。奧沙拉龍是目前在巴西發現的最大型獸腳類恐龍,被認為關係較接近於非洲 的棘龍科,而與巴西當地的棘龍科關係較遠。
正模標本 (編號MN 6117-V)是一個癒合的前上頜骨 ,來自於一個非常大型的個體;還發現一個不完整的左上頜骨 (編號MN 6119-V)化石。這些化石都是在2004年發現於巴西 東北部馬拉尼昂州 的Cajual島,屬於伊塔佩庫鲁群 (Itapecuru Group)的阿爾坎塔拉組 (Alcantara Formation),地質年代約9800萬年前,相當於森諾曼階 早期。當地除了發現這兩個標本,之前還發現許多棘龍科的牙齒與破碎骨頭[ 1] 。
2018年9月初,存放正模標本的巴西國家博物館 發生大規模的火災 ,館內將近九成的藏品可能都遭到焚毀,而奧沙拉龍的正模標本——也是這種恐龍迄今唯一被發現的化石——就是其一。
在2011年,亞歷山大·克爾納 (Alexander Kellner)等人將這兩個標本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 是歌倫波奧沙拉龍 (O. quilombensis )。屬名是以西非 約魯巴人 的神祇「Oxalá」為名,巴西東北部有許多約魯巴人的後代;種名則是以巴西的地名歌倫波 (Quilombo)為名,歌倫波是非洲 黑人奴隸逃脫後建立的社區,Cajual島也是歌倫波之一[ 2] 。
體徵
參考近親棘龍 繪製的奧沙拉龍想像圖
奧沙拉龍和人類的體型比較
正模標本 是一個前上頜骨 ,長度為20.1公分,寬度為11.5公分。研究人員估計,吻突 的生前寬度約為12.6公分,高度約為10.3公分。每邊前上頜骨已發現七顆牙齒。第一顆牙齒相當小,第二、第三顆牙齒最大型。由於所有牙齒的齒冠斷裂,無法得知牙齒的詳細外形。吻突的第三、第四顆牙齒段落較寬,後方的第六、第七顆牙齒段落較窄。這種吻突形狀、牙齒大小的排列方式,段落可以咬住易滑的魚類 身體[ 2] 。
另一塊不完整的左上頜骨 ,長度則約12公分長[ 2] 。
研究人員估計,奧沙拉龍的頭顱骨長度約為1.35公尺,而完整身長約為12到14公尺,體重約5到7公噸。奧沙拉龍是目前巴西的最大型獸腳類恐龍,也是第八個被命名的巴西獸腳類恐龍[ 2] 。
種系發生學
亞歷山大·克爾納等人命名奧沙拉龍時,將牠們歸類於棘龍科 的棘龍亞科 ,他們並發現奧沙拉龍的親緣關係較接近於非洲 的棘龍科,而與巴西當地的棘龍科關係較遠[ 2]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