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英語: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標準簡稱香港特區政府 ,正式簡稱港府 ,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行政部門 的總稱。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 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 (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 /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而香港特別行政區 成立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 註 1] ,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沿用大部分原有官僚制度。香港特區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 ,轄下有多名司局長負責管理政府各部門[ 1] [ 2] [ 3] 。
歷史
1841年1月25日,第一次鴉片戰爭 尚未結束時,英軍即登陸香港島 水坑口 ,同年成立香港政府 (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 或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 4] [ 5] ,並出版第一份《香港憲報 》[ 6] [ 7]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香港曾被日軍 軍事佔領 ,香港民間俗稱三年零八個月 ,日軍成立香港占領地政府 。1945年8月30日,英國恢復對香港的統治 。1997年7月1日,香港交接儀式 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成立,取代英屬香港政府行使管治權力。
1997年2月2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通过《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 》,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要求部分香港政府部門及職位依照规定更改名称。[ 註 3]
職權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第六十二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使下列職權:
制定並執行政策;
管理各項行政事務;
辦理《基本法 》規定的中央人民政府 授權的對外事務;
編制並提出財政預算、決算;
擬定並提出法案、議案、附屬法規;
委派官員列席立法會並代表政府發言。
架構
行政長官 是香港政府首腦 ,又稱「特首」,負責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 (國務院)負責,此職位成立於1997年7月1日,大致代替香港總督 的職權。行政長官由選舉委員會 選出,並由國務院總理 簽署國務院令 任命。其他政府主要官員 亦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除行政長官 外,特區政府現時由3司15局56部門組成。
第一層是司長和副司長,即政務司司長 及政務司副司長、財政司司長 及財政司副司長、律政司司長 及律政司副司長。他們均是最高級主要官員,職能類似英國政府 的內閣重臣 ,負責制訂香港特區政府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政治決定,並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三位司長可以署理行政長官職務。
第二層是決策局(又稱為政策局)由問責局長領導和由副局長協助,職能類似英國政府 的內閣大臣 和國務大臣 (部長 ),負責統籌及檢討特定政策範籌,如衞生 、運輸 、保安 等政策,和監督屬下執行部門的工作。所有決策局均共同組成政府總部 ,以政務司司長為首。
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 於2002年7月1日實行問責制 之前,所有決策局均只向公務員之首的政務司司長或財政司司長負責;實行問責制後,改為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
2005年10月12日新任行政長官曾蔭權 在他首份施政報告 中又改為決策局先向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匯報,二人才再向行政長官匯報。
第三層是部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部門,由首長級公務員領導,例如衞生署 、警務處 、社會福利署 、建築署 等。
政府的主要施政和行政工作由15個決策局和56個部門執行。另外,少部分獨立機構如廉政公署 及審計署 等皆直屬行政長官。
第六屆特區政府 設置下列司長、副司長和決策局:
-律政司
政府總部及各部門
第六屆特區政府 架構如下:
制度
政治體系
香港基本法第四章-政治體制沒有標明「三權分立」、「互相制衡」、「行政主導」、「三權合作」的字眼[ 10] ,但第二條規定香港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11] 。
香港交接儀式 上,港府向中外記者派發的新聞資料時,介紹香港的政治制度是按照「三權分立 」的原則建立,有一個「行政主導 」的政府,以及「『三權分立』是指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各自獨立運作」。多名立法會議員、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法官亦曾明言「香港有三權分立 」。
香港中聯辦 及國務院港澳辦 稱香港政治體制為「中央授權、三權分置、行政主導、司法獨立、行政長官代表特別行政區向中央總負責」[ 12] 。
行政機關(特區政府)
行政機關由行政長官 領導。主要官員 必須是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15年且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 中的中國公民 ,由行政長官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 (國務院)任命。特區政府負責制定和執行不同政策,行使行政權和其他法定權力;管理特區的日常行政事務和中央人民政府授權的對外事務;需要定期到立法會 作出施政報告和編列財政預算案,並接受議員的質詢和監察。[ 1]
立法機關(立法會 )
立法會議員 是經選舉委員會 委員及其選舉組別選民提名,警務處 國安處 調查,行政長官 主持、香港中聯辦 主任列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判斷,由政府官員佔多數的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 審查並確認候選人資格,再由選舉委員會1500名委員、功能界別 選民和地區直選 選民各選舉40席、30席及20席產生[ 13] 。非中國籍和在具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 只能在12個功能界別議席出選。除第一個任期2年外,每個任期均為4年。立法會負責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根據特區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 ;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 並進行辯論;對特區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就任何有關公眾利益 問題進行辯論;同意終審法院 法官和高等法院 首席法官的任命和罷免;接受及處理香港人的申訴;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組成特別調查委員會以處理行政長官對非法行為的調查,並向國務院 提出彈劾行政長官 。[ 14]
司法機關(司法機構 )
司法部門包括終審法院 、高等法院 (上訴法庭 和原訟法庭 )、區域法院 、裁判法院 (包括少年法庭 )和其他專門法院(包括土地審裁處 、勞資審裁處 、小額錢債審裁處 和死因裁判庭 )。終審法院行使最終判決權。法官必須由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 推薦,並由行政長官任命(終審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亦需獲得立法會通過),但涉及國安罪行案件 的法官 須由行政長官直接從裁判官、區域法院法官、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上訴法庭法官、終審法院法官中指定。法院獨立審判,具有合憲性審查權 ,理論上不受香港或中央人民政府的干預。被告和所有人均享有應有的合法權利[ 15] 。
行政會議
行政會議 由官守成員及非官守成員根據基本法組成,是行政長官制訂政策的顧問團和特區政府最高決策機構。行政長官在作出重要決策、向立法會提交法案、制定附屬法例和解散立法會前,須徵詢行政會議的意見。官守成員一般由各司長、副司長及決策局局長出任,而非官守成員則由行政長官自行委任某些立法會議員和社會人士出任。
公營機構
香港特區政府除了由政府部門執行政策外,還有不少公營機構,負責政府認為較需要社會人士參與的工作。這些機構由特區政府出資成立及資助,但不屬於政府體制,較政府部門有較多的自主權,如管理全香港所有公立醫院 的醫院管理局 、協助香港工業 發展的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等。
公務員
香港公務員是香港特區政府常規僱傭關係職員,約有17萬名公務員,分布在各大小政府部門。公務員提供的服務範圍廣泛,由公共工程和設施、清潔和公眾衛生,以至教育、消防、警務等[ 16] [ 17] [ 18] [ 19] [ 20] 。
基本信念
所有公務員都必須恪守《公務員守則》所描述的下列基本信念:
堅守法治
誠實可信、廉潔守正
行事客觀、不偏不倚
政治中立
對所作決定和行動負責
盡忠職守、專業勤奮
公務員隊伍管理
公務員事務局 負責香港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管理和發展。其中三份重要文件:《公務人員(管理)命令》、《公務人員(紀律)規例》和《公務員事務規例》列出管理公務員權力的來源及執行管理工作的架構。紀律部隊 人員的品行和紀律,亦受到有關紀律部隊法例的規管。
《公務人員(管理)命令》是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 根據《基本法》第48(4)條制定的。該《命令》列明行政長官有權根據該命令聘任、解僱和紀律處分公務員、處理公務員的申訴、制定紀律規例,以及把某些權力和職務轉授他人。
《公務人員(紀律)規例》是根據《公務人員(管理)命令》而制定的,並規管紀律處分的事宜及解僱公務員的程序。除了部分須受各有關條例管限其紀律的公務人員(主要是紀律部隊員佐級人員)外,該規例適用於其餘大部分公務人員。
《公務員事務規例》是行政長官制定或授權制定的行政規例。這套規例詳列了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以及各部門或職系首長執行對公務員隊伍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權力、公務人員的聘用條款和服務條件,以及在紀律和工作表現方面應該符合的標準,是管職雙方在公務員的日常管理上主要的參考依據。公務員事務局會發出各種通告及通函,以對各條規例作出補充和闡釋。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獲得授權,可以修訂、補充、施行、解釋和批准豁免遵行《公務員事務規例》。
職系
公務員按工作职责分为18个不同職系,互不隶属。[ 21]
政務職系 :政務主任(AO)是專業的管理通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擔當重要角色。他們會定期被派往各決策局和部門擔任不同職位,平均每兩至三年調職一次。透過定期的職位調派,政務主任可以接觸不同層面,汲取各方面經驗,發展多方面才能和從事多樣化的工作。他們具備豐富的經驗、卓越的行政技巧及多方面才幹,又勇於面對挑戰,是政府的重要資產。大部分首長級公務員,包括常任秘書長 均出身自政務主任職系。
行政主任職系 :行政主任(EO)是專業管理人員,特別擅長資源和系統管理。他們會被調派到各個政府決策局或部門工作,肩負多類職務,也有機會與不同背景和專長的人士共事。他們會得到有系統的培訓,配合不同階段的事業發展,以成為資源和系統管理的專才。
法定語文主任、即時傳譯主任及繕校員職系
訓練主任職系
文書及秘書職系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外部链接
參見
前任: 香港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1997年7月1日至今
現任
非法定組織(包括有官守及非官守委員在內)
局 議會 委員會
認可人士、註冊結構工程師及註冊岩土工程師委員會
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受託人委員會
建造商委員會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審批委員會
中央康復服務資訊科技委員會
簽證聯絡委員會
香港加拿大電影及電視聯合製作查核委員會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
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
兒童事務委員會
扶貧委員會
防止虐待兒童委員會
向捨身救人者家屬提供經濟援助委員會
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
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
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委員會
促進母乳餵哺委員會
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中藥研究及發展委員會
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
邊緣青少年服務委員會
公民教育委員會
促進種族和諧委員會
殘疾僱員支援計劃委員會
場地伙伴計劃委員會
顧問工程師委員會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
暴力及執法傷亡賠償委員會
教育統籌委員會
安老事務委員會
環境運動委員會
擴大建築小組委員會
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
水喉及水務材料專家委員會
撲滅罪行委員會
消防安全委員會
海濱事務委員會
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
香港扶輪社暨星島基金貸款助學金遴選委員會
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
入境事務處使用服務人士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員薪津獨立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投資委員會
社會福利界資訊科技聯合委員會
政府助學金聯合委員會
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
確認全港消滅脊髓灰質炎野株病毒委員會
確認全港消除麻疹和風疹委員會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
港口行動事務委員會
港口福利事務委員會
預防退伍軍人病委員會
小一入學委員會
節目與發展委員會
優質教育基金投資委員會
道路安全宣傳運動委員會
道路安全研究委員會
科學委員會
中四學位安排委員會
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
自資專上教育基金投資委員會
姬達爵士獎學基金評選委員會
中小型企業委員會
體育委員會
科技券計劃委員會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婦女事務委員會
青年發展委員會
公司 小組
審查娛樂遊戲/遊戲機諮詢小組
動物福利諮詢小組
「指定本地研究機構」專家小組
放射防護諮詢小組
風險傳達顧問小組
旅遊業策略小組
關注親密伴侶暴力及成年人性暴力工作小組
虐待長者問題工作小組
非法定組織轄下 其他 已解散、改組、 沒有營運 或悉數出售股權 劃線為已解散、改組、沒有營運或悉數出售股權
非法定組織(只包括官守委員)
政府產業工程策略小組
行政工作電腦化計劃委員會
社區建立政策委員會
競爭政策咨詢委員會
紀律部隊評議會
地區管理委員會
小規模建築工程委員會
第一標準薪級公務員評議會
警察評議會
產業策略小組
產業檢審委員會
宿舍編配委員會
高級公務員評議會
公務員醫療及牙科診療常務委員會
投標委員會/顧問公司遴選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