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板藩(日语:与板藩/よいたはん Yoita-han */?)是日本越後國三島郡與板的藩[註 1],寬永11年5月21日(1634年6月16日)創藩,元祿15年9月12日(1702年11月1日)廢藩,寶永3年正月16日(1706年2月28日)再次創藩,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再次廢藩,石高在高峰期是20,000石,藩廳先後是與板陣屋和與板城(日语:与板陣屋),藩校(日语:藩校)是創建於萬延元年(1860年)的正德館[2],人口是4,693戶21,032人[3]。
武家屋敷(日语:武家屋敷)方面,井伊家時期江戶藩邸(日语:江戸藩邸)上屋敷先後設於數寄屋橋(日语:数寄屋橋)內、江戶見坂(日语:江戸見坂)上、數寄屋橋內、西丸下、木挽町和向柳原,中屋敷先後設於鐵砲洲、神田佐久間町、向柳原和木挽町三丁目,下屋敷設於高輪,抱屋敷則位於芝大佛前(日语:養玉院)[4][註 2]。
寬永11年5月21日(1634年6月16日),牧野康成(日语:牧野康成 (与板藩主))獲其父長岡藩藩主牧野忠成(日语:牧野忠成 (越後長岡藩初代))分知(日语:分知)10,000石[2],領地是蒲原郡(日语:蒲原郡)17村約5,128石以及三島郡13村約4,889石[1],陣屋設於與板馬場丁,康成直至明曆3年(1657年)9月才定居於此[9]。寬永18年(1641年)以前,與板藩在領地蒲原郡石瀨村也設有陣屋[2][註 3]。明曆4年2月27日(1658年3月30日),康成之子牧野康道(日语:牧野康道)繼位。寬文11年(1671年)6月,他首次前往與板。元祿2年7月3日(1689年8月17日),本庄宗資(日语:本庄宗資)四子作為康道養子而繼位,即牧野康重(日语:牧野康重)。元祿15年9月12日(1702年11月1日),康重獲加增5,000石,並且轉封(日语:転封)至信濃小諸藩[10],與板藩的領地變為幕府領,由代官鈴木八左衛門(出雲崎代官所)和長谷川庄兵衛負責管治[2]。
寶永3年正月16日(1706年2月28日),井伊直矩(日语:井伊直矩)從遠江掛川藩(日语:掛川藩)以20,000石入主與板,領地最初是三島郡17村約6,764石、刈羽郡18村約5,623石和頸城郡(日语:頸城郡)24村約7,611石。寶永7年11月22日(1711年1月10日),頸城郡的領地轉移為刈羽郡約2,000石和魚沼郡(日语:魚沼郡)約5,000石[1][2]。正德3年(1713年),與板藩在領地魚沼郡千谷川設置陣屋[9][註 4]。享保16年2月27日(1731年4月3日),直矩隱居,由其長子井伊直陽(日语:井伊直陽)繼位。享保17年12月12日(1733年1月27日),近江彥根藩家臣木俁守吉嫡子作為直陽養子而繼位,即井伊直員(日语:井伊直員)[10][2]。
享保20年5月26日(1735年7月16日),伊勢桑名藩(日语:桑名藩)藩主松平忠雅(日语:松平忠雅)四子作為直員養子而繼位,即井伊直存(日语:井伊直存)。寶曆6年11月23日(1756年12月14日),江戶藩邸(日语:江戸藩邸)焚毀。寶曆10年11月12日(1760年12月18日),直存次子井伊直郡(日语:井伊直郡)繼位,同年12月26日(1761年1月31日)死去,由其弟井伊直朗(日语:井伊直朗)作為末期養子於寶曆11年2月18日(1761年3月24日)繼位[10][2]。寬政10年6月23日(1798年8月5日),魚沼郡5,000石的領地轉移至三島郡和刈羽郡[11]。文化元年(1804年)8月,直朗獲列為城主格(日语:城主大名),並且開始參勤交代[2]。文化12年(1815年),三島郡和刈羽郡的部分領地轉移至蒲原郡石瀨村等地,直朗原本也打算在石瀨村築城[11]。
文政3年2月14日(1820年3月27日),井伊直廣(日语:井伊直広)之子井伊直暉(日语:井伊直暉)作為直朗養子而繼位。同年6月13日(7月22日),直暉決定在與板長丁築城,文政6年(1823年)完工[9][10][2]。文政9年6月13日(1826年7月17日),直朗七子井伊直經(日语:井伊直経)作為直暉養子而繼位。直經在發生三條地震(日语:三条地震)時施行善政,又興建本願寺與板別院(日语:本願寺新潟別院)和擴建德昌寺(日语:徳昌寺)等寺社。安政3年8月22日(1856年9月20日),直經長子井伊直充(日语:井伊直充)繼位。安政7年3月3日(1860年3月24日),大老井伊直弼在櫻田門外之變遇刺,與板藩也暫停鳴物(日语:鳴物)和普請(日语:普請)[2][10]。
文久2年11月16日(1863年1月5日),直弼三子作為直充養子而繼位。戊辰戰爭爆發後,與板藩在越後各藩中最早表態勤王。慶應4年4月11日(1868年5月3日),與板藩遭到衝鋒隊(日语:衝鋒隊)攻擊,由於兵力懸殊,因此被逼向對方交出軍費7,000兩。奧羽越列藩同盟成立後,與板藩也沒有參與其中,因此在4月25日(5月17日)遭其攻擊。翌日晚上,與板藩獲信濃飯山藩(日语:飯山藩)和長州藩支援,最終成功擊退敵軍,而且隨著長岡城陷落,北越戰爭也以新政府軍(日语:官軍)的勝利告終。與板藩在戰後獲賜賞典祿(日语:賞典禄)2,000兩作為獎勵。明治4年7月14日(1871年8月29日),廢藩置縣[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