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巴士46線是香港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麗瑤及佐敦(西九龍站)。
此路線與45線亦同為取道九華徑前往麗瑤的巴士路線。
九龍巴士246R線是香港的一條特別巴士路線,由佐敦(匯民道(粤语:匯民道))往麗瑤,只在西九文化區舉行大型活動後提供服務。
2022年1月1日:配合西九文化區「香港跨年倒數演唱會」活動於該天凌晨結束,246R線投入服務。[4]
全程:$6.4
全程:$14.0
本線一直受敬祖路的路面限制影響以及途經專營巴士低排放區,因此只能使用不長於11.3米以及達到歐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標準的車輛行走。本線在未設有空調巴士服務時,九巴一向都派出舊型號的巴士。1990年代,九巴派出1970年代出廠的丹拿珍寶巴士行駛,1995年,珍寶全數退役,九巴才改用利蘭勝利二型巴士,及後再改派2軸後置引擎非空調巴士行駛(BL、MCW及丹尼士統治者巴士,這些巴士都是1980年代生產的)。
本線轉為全線空調之後,改用歐盟2及3型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行駛,後來統一為1999年歐盟2型配都普車身的三叉戟巴士,但在2008年因應駛經彌敦道的巴士路線的低地台掛牌車必須是歐盟3型或以上引擎的巴士而把上斜較佳的5輛歐盟2型丹尼士三叉戟三型10.6米巴士(ATS)改用上斜較遜色的2003年歐盟3型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巴士(ASV)及1998年歐盟2型丹尼士巨龍9.9米巴士(ADS)。
2009年7月1日起,本路線將其中1輛2003年10.6米富豪超級奧林比安雙層空調巴士(ASV56/KX3088)調走,換成全新落地的配置歐盟4型廢氣排放標準引擎的10.6米斯堪尼亞K230UB單層低地台空調巴士(ASB5/NU8647),是首條葵青區為總站的巴士路線、也是首2條新界往來市區的巴士路線引入該車款(另一條為30)。事實上,即使本路線派出單層巴士行走,該車亦甚少出現客滿的情況。2011年5月1日起,該輛單層巴士用車被調往203線,本路線因而回復全線派出雙層巴士。駛經敬祖路的巴士路線曾於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獲准以12米巴士行走,本路線亦出現該等巴士行走此路線的特見,包括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2米、富豪B9TL12米。
現時用車包括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ATSE)、1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 10.4米(單門版AAS)和3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1.3米(E6M),均屬荔枝角車廠[5]。此路線會與45線交換用車,方便作車務調動或班次調節。
麗瑤開經:麗祖路、聯接街、荔景山路、敬祖路、荔景山路、荔灣道、美荔道、長沙灣道、欽州街、荔枝角道、上海街、佐敦道及海泓道。
佐敦(西九龍站)開經:海泓道、佐敦道、彌敦道、荔枝角道、界限街、海壇街、欽州街、長沙灣道、美荔道、荔灣道、荔景山路、敬祖路、荔景山路、聯接街及麗祖路。
經:匯民道(粤语:匯民道)、佐敦道、彌敦道、荔枝角道、東京街、保安道、興華街、荔枝角道、美荔道、荔灣道、荔景山路、敬祖路、祖堯巴士總站、敬祖路、荔景山路、聯接街及麗祖路。
由於本路線的服務區域除了麗瑤邨、祖堯邨及葵涌醫院至九華徑之間的一段荔景山路外,其餘途經地方皆是鐵路沿線,而且受到新界區專線小巴90M、92M及411線以較頻密班次及高質素服務的競爭,加上荔景一帶人口不斷老化,使本線客量一般,就算繁忙時間也甚少出現頂閘情況,運輸署更在2017-2018年度的巴士路線計劃中,建議本線全線改以單層巴士行駛。現時,由於本路線途經不少舊區,因此服務對象主要是年紀較大和行動不便的長者。不過九巴設置巴士到站時間預報系統,加上於麗瑤總站和45線設立15分鐘的聯合班次後,往九龍方向客量有所提升,更會出現滿座的情況,不過相反方向從怡靖苑往麗瑤一段和45線重疊,而45線經常較本線早到達,故往麗瑤的客量較遜色。
雖然本線算是一條肩負社區服務的路線,但人口持續下降,加上本線未有分段收費去吸納短途乘客,往香港西九龍站方向亦因為彌敦道公共巴士配額限制而被迫途經上海街,不利乘客前往彌敦道旺區,因此未能提升客量。另外,本線曾被多次建議縮短至美孚,或與45線合併,並加密班次和調低車資,但因45線改動會牽涉服務範圍在九龍相同的41線(現241X線),故一直都未落實,令本線路線客量上升和復甦的機會一再受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