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哥(蒙古语:ᠠᠷᠢᠭᠪᠦᠬᠡ,鲍培转写:Ariq Böke,西里尔字母:Аригбөх,1219年—1266年),又譯阿里布哥,蒙古皇族,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幼子,根据《元史》,拖雷有十一子,正妻唆鲁禾帖尼生蒙哥(长子)、忽必烈(第四子)、旭烈兀(第六子)、阿里不哥(第七子)四子。
蒙哥大汗在位時,阿里不哥駐守於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來反對兄長忽必烈的漢化政策。
元憲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中統元年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忽必烈掌握大量精兵,于中原開平自立为皇帝;中統元年(1260年)四月[註 1],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貴族庫力台大會推舉為大蒙古国大汗。雙方為了爭大汗之位展開激烈內戰,歷時四年之久,直至中統五年七月二十八日(1264年8月21日)才得以結束,以阿里不哥失敗告終,但仍使蒙古帝國走向分裂。
据《元史》记载,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禁錮,並赦免他的死罪,只斬殺了在他幕府的許多部屬,不久後阿里不哥於至元三年(1266年)逝世,可能是遭到忽必烈毒殺或被食物噎死。其後忽必烈在至元八年(1271年)建立元朝。
根據《元史》的說法,阿里不哥有一妻及共有三子。玄孫阿兒巴曾短暫地被擁立為伊兒汗。
《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阿里不哥有四个儿子,除了以上三人,还有拉干失干,他是镇宁王那怀的父亲。《史集》记载有五子,乃剌忽不花是第五子,还有第三子忽秃合,第四子探马赤(生子伯颜)。
《华夷译语》等指殺害北元天元帝的也速迭爾(卓里克圖汗)為阿里不哥的後裔,之後恩克、坤帖木儿、答里巴、斡亦剌歹也被考证为阿里不哥的後裔。
①此據《元史·世祖紀》。據《史集》阿里不哥先稱帝,當他所發詔旨被截獲後,忽必烈才稱帝。見《史集》第2卷,漢譯本頁293—295。
《史集》对阿里不哥登汗位的事情记载到:“全体在场的宗王们一致说道‘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他们才来)呢?’当时在场的人们便达成了协议,在牙亦剌黑—阿勒台地方,拥立阿里不哥为合罕。”过了一个月,“在必陈亦勒,即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58年(公元1259年12月18日至1260年12月5日)的猴年(1260年)仲夏,在开平府拥戴忽必烈合罕登上了帝位,他当年46岁。”比较《史集》上面的两段记载,可知《史集》认为阿里不哥比忽必烈先一步登上了汗位。那么下面看一下《元史》对此事的记载,“中统元年(1260年)春三月戊辰朔,车驾至开平。亲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爪都率东道诸王,皆来会,与诸大臣劝进。帝三让,王大臣固请。辛卯,帝即皇帝位。”“四月,阿里不哥僭号于和林城西按坦河。”也就是说,《元史》认为阿里不哥比忽必烈后一个月称汗。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