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蒙古语 :ᠠᠶᠤᠷᠪᠠᠷᠪᠠᠳᠠ ,鲍培转写 :Ayuur balbad ,西里尔字母 :Аюурбарбад [ 5] ;藏語 :ཨཡུརྤརྦཏཿ། ,威利转写 :a yu par pa ta [ 6] ,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梵语 意为寿山 [ 7] ),中国元朝 第4位皇帝 及蒙古帝国 第8位大汗 ,于公元1311年4月至1320年3月在位,共计近9年。
元仁宗早年助兄长海山 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 (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 8] ),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武宗逝世后,其即位,前后使用年號皇慶 、延祐 。
去世后,諡號 聖文欽孝皇帝 ,廟號 仁宗 ,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 [ 9] [ 10] [ 11] (蒙古语 :ᠪᠤᠶᠠᠨᠲᠤ ᠬᠠᠭᠠᠨ ,鲍培转写 :Buyan-tu qaγan ,西里尔字母 :Буянт хаан [ 12] [ 5] [ 13] ;又譯巴顏圖可汗。
倾心儒学
至大 四年正月初八日(1311年1月27日),元武宗 病逝。至大四年三月十八日(1311年4月7日),元仁宗在大都 大明殿 即位。
仁宗自幼熟讀儒籍,傾心釋典。他从十几岁起就师从著名儒士李孟 ,儒家的伦理和政治观念对他有很强的影响。[ 14] 他在登基称帝之前,先后在身边任用的有王约 、赵孟頫 、张养浩 等汉儒和很多艺术家以及翻译家和散曲作家。[ 15]
仁宗不仅能够读、写汉文,还能鉴赏中国书法与绘画,此外他还非常熟悉儒家学说和中国历史。[ 16]
仁宗下诏下令將《貞觀政要 》、《帝範 》、《資治通鑒 》和儒家经典《尚书 》、《大学衍义 》等書翻译成蒙古文并刊行天下,令蒙古人 、色目人 誦習。
仁宗支持下刊行天下的汉文著作包括:儒家经典《孝经 》、《烈女傳 》、《春秋纂例》、《辨疑》、《微旨》以及元朝官修农书《农桑辑要 》。[ 17]
恢复科举
1234年起,蒙古帝国 灭金朝 、控制中原 地区之后需要大量人才治理国家。1237年秋八月,元太宗 窝阔台根据中书令耶律楚材 的建议下诏开科取士 ,诸路考试均于1238年(戊戌年)举行,史称“戊戌选试 ”;这次考试共录取东平杨奂 等4030人,皆为一时名士,朝廷得到了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但后来因“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18] 在此之后,定宗(贵由 )、宪宗(蒙哥 )、世祖 、成宗 、武宗 等朝,朝廷多次讨论恢复科举,但因为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 19] 。
皇庆 改元(1312年)仁宗将其儒师王约特拜集贤大学士,并将王约、李孟 “兴科举”的建议“著为令甲”(《元史》列传第六十五王约)。皇庆 二年(1313年)农历十月,仁宗要求中书省议行科举 。中书省官员建议只设德行明经一科取士,仁宗同意。[ 20]
皇庆二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12月6日),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以朱熹 集注的《四书 》,即《四书章句集注 》为所有科举考试者的指定用书,并以朱熹和其他宋儒注释的《五经 》为汉人科举考试者增试科目的指定用书。[ 21] 指望中举的读书人必须熟读,不得另外解释。明清两朝沿用该做法。[ 22]
这一变化最终确定了程朱理学 在今后600年里的国家正统学说地位,因为后来明 清 两朝的科举取士基本上沿袭元朝 的科举制度及实施办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展、充实和完善。
中书省对于乡试 、会试 (“会试”之名亦始见于金朝 )、殿试 的举行时间,每次考试的录取人数、考试内容、考官来源、各行省的乡试录取名额分配、考试过程中的考场纪律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23]
乡试 ,每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二十日举行,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进行名额分配,从赴试者中选300名合格者次年二月到大都 参加会试 。值得注意的是,高麗王朝 所在的征东行省 也有乡试科场,并在300名乡试中选者中有3人的名额。[ 24]
延祐 元年(1314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全国举行乡试 ,一共录取三百人。
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二月初一日,三百名乡试合格者在大都 举行会试 第一场,初三日第二场,初五日第三场,取中选者一百人。
延祐二年(1315年)农历三月七日,一百名会试中选者在大都皇宫举行殿试 (廷试 ),最终录取护都答儿 、张起岩 等五十六人为进士 。
当元仁宗在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时,距离元太宗窝阔台在1238年的“戊戌选试”已经有75年,史稱“延祐復科 ”[ 25] ;至此天下读书的士人 再次获得以科举方式晉身做官的途徑,方便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缓和了社会矛盾。
从1315年元仁宗开科取士到1368年元順帝 逃离大都 使元朝 垮台形成北元 为止,科举每三年一次,元朝一共举行了16次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的共计1139人(中间因为因为元順帝 时期丞相伯颜 擅权,执意废科举,1336年科举和1339年科举停办),国子学 积分及格生员参加廷试录取正副榜284人,总计为1423人。
延祐经理
延祐元年(1314年),元仁宗下诏在江浙、江西、河南等三行省地进行田产登记,清查田亩,以增加国家税收,但是当1314年农历十月经理正式实行时,由于官吏对此上下其手导致的执行不力,很多富民通过贿赂官吏隐瞒田产,很多贫苦农民和有田富民则被官吏乱加亩数,广大农民深受其害,最终导致1315年江西赣州蔡五九 起义,虽然两个月中就被平定,但是元仁宗迫于形势,不得不停止经理,并减免所查出的漏隐田亩租税。「延祐经理 」以失败告终。
风宪宏纲
元仁宗即位后,“以格例条画有关于风纪者,类集成书,”[ 26] 编修成一部专门的监察法规《风宪宏纲 》,并命监察御史马祖常作《风宪宏纲序》。[ 27]
元順帝 至元 二年(1336年),在增订《风宪宏纲》的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 》。
大元通制
至大 四年(1311年)三月元仁宗即位不久,允中书所奏,“择耆旧之贤、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制法程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 28] 分为制诏 、条格 、断例 三部分:此外将介于《条格》、《断例》之间的内容编成成别类 。
延祐 三年(1316年)五月,书成。书成之后,又命“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与正是,凡经八年而是事未克果。”[ 28]
至治 三年二月十九日(1323年3月26日),元英宗 最终审定,命名《大元通制 》,颁行天下。全书共88卷,2539条。
《大元通制》是继《至元新格 》之后元朝的第二部法典,现在只有条格 的一部分(22卷,653条)流传下来,称为《通制条格 》。
内外政绩
在位期間,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國”政策。
又出兵西北,击败察合台 后王也先不花 。
打破叔侄相传
元朝历代皇帝中,仁宗是对元朝较有贡献和有一番作为的其中一位(其他几位較有作為的分别是元世祖 、元成宗 、元英宗 和元文宗 )。
仁宗后将武宗之長子和世㻋 徙居云南,立自己兒子碩德八剌 为皇太子,打破叔侄相传的誓約。這個做法導致後來元朝長達二十年的政治混亂及宮廷鬥爭。
去世
延祐 七年正月二十一日(1320年3月1日),元仁宗在大都 光天宫驾崩,享年三十六岁(虚龄),其英年早逝可能和好酒伤身有关。
尊谥庙号
延祐 七年八月初十日(1320年9月12日),元英宗 为父亲愛育黎拔力八達上諡號 聖文欽孝皇帝 ,廟號 仁宗 ,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 [ 9] [ 10] [ 11] 。
《仁宗皇帝谥册文》[ 29] ,内容如下:
维延祐七年,岁次庚申、八月丁未朔、越十日丙辰,孝子嗣皇帝臣某谨再拜稽首言:
臣闻观其谥而知其行,著王者之丕称;禋于庙而诔于郊,实邦家之彝典。虽天地之大,莫能拟议;而臣子之情,宜极形容。爰体至公,式扬景铄。钦惟大行皇帝聪明冠古,勇智自天。初大德之陟遐,生内衅于不测。乃从潜邸,独运圣谟,正神器于几危,定乾维而重构。丰功盛烈,奋立一时;伟望英声,扬溢四海。寻被武皇之历试,纳于大麓以弗迷。由母弟之懿亲,膺元良之重寄。取法裕庙,王鬯之道隆;奉养东朝,因心之孝全。及嗣历服,益见猷为。月恒日升,廓昭代文明之治;海涵春煦,推圣人博爱之仁。至于敦劝农桑,不嗜田猎。每覆奏于庶狱,必恻怛于宸衷。肇设制科以待天下之士,特旌死节以励天下之忠。临御十年,始终一德。身卫斯文而不倦,人由其道而莫知。克谨持盈,谅多遗美。属升崇于吉祔,用袛荐于鸿名。上以慰在天之灵,下以协造庭之请。是诹刚日,备举缛仪,谨遣太尉某官某,奉玉册玉宝,上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
伏冀睿灵,俯垂歆鉴,流光有水,锡羡无疆。
仁宗实录
延祐 七年十一月初九日(1320年12月9日),元英宗 敕翰林国史院纂修《仁宗实录》[ 30] 。
至治 三年二月初四日(1323年3月11日),翰林国史院向元英宗进呈《仁宗实录》[ 31] 。《仁宗实录》,包括《仁宗皇帝实录》60卷,《事目》17卷,《制诏录》13卷,总计9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参照实录修成《仁宗本纪》3卷,《仁宗实录》今已失传,其主干内容保存在《仁宗本纪》中。
翰林国史院《进实录表》[ 32] ,内容如下:
十年御极,聿修四系之编;亿载扬休,殊乏三长之笔。袛成信史,上彻宸旒。洪惟仁宗圣文钦孝皇帝,仁静根心,温恭合德。诗书造士,阐学制以设科;法律为师,严官规而限禄。诹经作则,稽古鉴今,蓍龟定主鬯之公,棫朴蔼奉璋之众。宜登琬琰,永秘缣缃。钦惟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陛下,慕切羹墙,令行金石。率时昭考,摭言行以无遗;迪惟前人,继圣明而有造。臣等尊闻传信,竭思纂题。阅历岁年,已深惭于尸素;经纬日月,期不朽于汗青。臣某等所编成《仁宗皇帝实录》六十卷,《事目》一十七卷,《制诏录》一十三卷,总计九十卷,用黄罗袱封全,谨具进呈。
家庭
父母
答剌麻八剌 ,1286年真金太子去世后元世祖本打算立为皇太子,但因病1292年去世,1307年元武宗 追尊为皇帝,为答剌麻八剌上廟號 順宗 ,汉文諡號 昭聖衍孝皇帝 。
答己 王妃,1307年元武宗登基后尊为皇太后 ,1311年元仁宗登基后继续尊为皇太后,1320年元英宗 登基后尊为太皇太后 ,1322年病逝,1323年元英宗上谥号 昭献元圣皇后。
兄弟姐妹
大哥 阿木哥 ,郭妃所生,1307年元武宗即位,封为魏王 ,赐兽纽金印。1311年元仁宗赐钞二万锭,1312年,赐庆元路定海县六万五千户为食邑。不久因为获罪贬谪到高丽 耽罗岛,后来贬谪到高丽 大青岛,后来因涉嫌谋反被贬谪到山西大同 。1324年,元泰定帝 将阿木哥召回京师,1324年六月去世。长子阿鲁 ,1330年被元文宗 封为西靖王 ,出镇陕西;次子孛罗帖木儿 ,1324年袭封魏王 ,1353年在河南因为疏于防范被红巾军 所杀。
二哥 元武宗 海山 ,生母答己 王妃,1307年即位称帝,1311年去世。
鲁国公主 祥哥剌吉 (约1283-1331年),生母答己 王妃,下嫁碉阿不拉 ,1307年元武宗即位,封鲁国大长公主,1311年元仁宗即位,进号皇姐大长公主。热衷书画收藏,有“皇姊图书”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收藏家。
妻妾
阿纳失失里 皇后,弘吉剌氏,1322年元英宗上谥号庄懿慈圣皇后,1327年元泰定帝改谥宣慈惠圣皇后
答里麻失里 皇后,金氏,高丽人
伯颜忽笃 皇后,王氏,高丽人
子女
相關史料
評價
明朝 官修正史 《元史 》宋濂 等的評價是:“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平居服御质素,澹然无欲,不事游畋,不喜征伐,不崇货利。事皇太后,终身不违颜色;待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赉;太官进膳,必分赐贵近。有司奏大辟,每惨恻移时。其孜孜为治,一遵世祖之成宪云。”[ 33]
清朝 史学家邵远平 《元史类编 》的評價是:“册曰:立极电扫,稗政悉除;设科辍猎,屏言利徒;澹然无欲,十年罔渝;是惟令主,信史用书。”[ 34]
清朝 史学家毕沅 《续资治通鉴 》的評價是:“帝天性恭俭,通达儒术,兼晓释典,每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大。’在位十年,不事游畋,不喜征伐,尊贤重士,待宗戚勋旧,始终有礼。有司奏大辟,每惨恻移时。其孜孜为治,一遵世祖成宪云。”[ 35] [ 36]
清朝 史学家魏源 《元史新编 》的評價是:“武仁授受之际,无可议者,仁宗初政,首革尚书省敝政,在位九年,仁心仁闻,恭俭慈厚,有汉文帝之风。惟武宗初约,由帝传位己子和世㻋而后及于英宗。及武宗崩,仁宗立,乃出封和世㻋于云南,而立子硕德八剌为太子。虽迫于皇太后之命,而已不守初约矣。和世㻋不之云南而举兵赴漠北,又不予以总兵和林之任,于是英宗被弑而泰定以晋王入绍大统,武宗旧臣燕帖木儿不服,遂于泰定殂后迎立周王于漠北,迎立怀王于江陵。怀王先立,周王后至,岂肯让于兄,于是弑之于中途,而国乱者数世。使当初即立周王,何至于此。至铁木迭儿奸贪不法,已经言官列款弹劾,而犹碍于皇太后,不敢质问,遂贻英宗以奸党谋逆之祸,不得谓非仁宗贻谋不臧有以致之也。”[ 37]
清朝 史学家曾廉 《元书 》的評價是:“论曰:元代科举之议久矣,至延祐而后行之,何其难乎?夫元代文学之盛,亦不须科举也。然儒风以振矣。天下啧啧以盛事归之。仁宗不亦宜乎?”[ 38]
清 末民 初史学家屠寄 《蒙兀儿史记 》的評價是:“汗事兴圣太后。终身不违颜色,手勘内难,迎奉海山汗,退处东宫,不矜不伐,及海山汗升遐,哀恸不已。居丧再逾月,而后践阼。其孝友盖天性也。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居东宫日,即有志兴学,以铁穆耳汗朝建国子监未成,趋台臣奏毕其功。既即位,一再增广国子生额,行科举取士之法。又尝遣使四方,旁求经籍。得秘笈,辄识以小玉印,命近侍掌之。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刘赓进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汗觉而善之,谓侍臣曰:‘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命翰林学士阿邻铁木儿并《贞观政要》皆译以国语,与图象《孝经》、《列女传》同刊印,以赐蒙兀、色目诸臣。平居服御,质素澹然,无欲不事游畋,不喜征伐,不崇货利,不受虚誉。待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太官进膳,必分赐贵近;有司奏大辟,每惨恻移时。尝谓札鲁忽赤买闾曰:‘札鲁忽赤,人命所系,其详阅狱辞,事无大小,必谋诸同寮,疑不能决,与省台臣集议以闻。’又顾谓侍臣曰:‘卿等以朕居帝位为安耶?朕惟太祖创业艰难,世祖混一不易,兢业守成,恒惧不能当天心,绳祖武,使万方百姓各得其所,朕念虑在兹,卿等固不知也。’其孜孜为治,一遵忽必烈汗成宪。 惟饮酒无度,或其短祚之由欤。”[ 39]
民国 官修正史 《新元史 》柯劭忞 的評價是:“仁宗孝慈恭俭,不迩声色,不殖货利。侍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赍。有司奏大辟,辄恻怛移时,晋宁侯甲兄弟五人,俱坐法死,帝悯之,宥一人以养其父母。崇尚儒学,兴科举之法,得士为多,可谓元之令主矣。然受制母后,嬖幸之臣见权用事,虽稔知其恶,犹曲贷之。常问右丞相阿散曰:‘卿日行何事。’对曰:‘臣等奉行诏旨而已。’帝曰:‘祖宗遣训,朝廷大法,卿辈犹不遵守,况朕之诏旨乎。’其切责宰相如此。有君而无臣,惜哉!”[ 40]
注释
^ 《元史》卷二十五《仁宗本纪二》:延祐三年九月,“庚戌,割上都宣德府奉圣州怀来、缙山二县隶大都路,改缙山县为龙庆州,帝生是县,特命改焉。”
^ 明朝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七《关镇杂记》:“隆庆州本汉广宁县地。晋改县为郡,北齐改郡名为北燕。唐并入潘县,置北燕州,寻改妫州。辽改州为缙阳军,治缙山县。元初省缙山入怀来,后以仁宗生於此,升为龙庆州。州治东有香水园故址,即其诞处。”
^ 朝阳延庆区县合作专题:历史沿革 . [2012-09-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9).
^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龙庆州,唐为妫川县。金为缙山县。元至元三年,省入怀来县,五年复置,本属上都路宣德府奉圣州。二十二年,仁宗生于此。延祐三年,割缙山、怀来来隶大都,升缙山为龙庆州。”
^ 5.0 5.1 见《黄金史纲 》
^ 见《红史 》
^ 伯希和考证爱育黎是梵语,为“寿”,拔力八达是藏语,为“药”。姚大力根据赵孟頫《上卿真人张公碑铭并序》:“武宗、仁宗之始生也,上命公皆以拟命进,仁宗五岁时,译为梵文,今庙讳是也”,考证认为该名为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见姚大力: 《元仁宗与中元政治》,《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元史》卷二十二《武宗本纪一》记载,大德十一年,“六月癸巳朔,诏立母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受金宝。”
^ 9.0 9.1 《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
^ 10.0 10.1 《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
^ 11.0 11.1 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
^ 见《蒙古源流 》
^ 「普顏篤」在蒙古語中意思是「善者、福者」。
^ 《元史·李孟传》 . [2011-10-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9).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提到,爱育黎拔力八达在怀州任宗王及后来身为海山的皇太子时期先后在身边任用的汉儒有陈颢(1264—1339年)、王毅、王约(1252—1333年)、赵孟頫(1254—1322年)、王结(1275—1336年)、张养浩(1269—1329年)、尚野(1244—1319年)、姚燧(1238—1313年)和萧■(1241—1318年);艺术家有商琦和王振鹏;此外还有色目学者板勒纥人察罕(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翻译家)和畏兀儿散曲作家小云石海涯(贯云石,1286—1324年)。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提到,关于汉文化对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影响,见[653]《元史》,卷24,第535—536页;[557]吉川幸次郎:《元代诸帝的文学》,第235—240页;[122]傅海波:《蒙古皇帝能读、写汉文吗?》,第31—33页;[84]窦德士:《征服者与儒士》,第13—15页;[801]罗贤佑:《元朝诸帝汉化述议》,第71—72页。
^ 《元史》卷二十四《仁宗本纪一》,《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
^ 《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 [2011-10-0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26).
^ 自1238年元太宗窝阔台“戊戌选试”之后科举就停止算起,至1313年仁宗下诏恢复科举,科举停废长达75年。如果从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登基算起,至1313年仁宗下诏恢复科举,科举停废则长达53年。从1271年正式建立元朝时算起,也有42年。以下内容选自韩儒林 《元朝史》:“元朝前期,科举长期停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忽必烈(1260年)登基之前,蒙古对北方中原统治已长达半个世纪。在这一时期,凡纳土归降者,均命其为当地长官,依照金朝的官制授予官职,其中许多汉人儒士和官吏、地主等成为蒙古统治区的政权主宰者。他们在自己的辖境内,既统军,又管民,有权任命其下属官吏。到忽必烈更定官制时,“先帝朝廷旧人,圣上潜邸至龙飞以来凡沾一命之人,随路州府乡曾历任司县无大过之人,暨亡金曾入仕及到殿举人”(《紫山大全集》卷12),几乎都成为既定官员人选。因此,元朝开国之初,客观上没有迫切需要另辟取仕途径。 第二,中统、至元之际,国家多事,大量的军费开支使元朝面临着严重的财政短缺问题。忽必烈重用阿合马、桑哥等人,让他们"理财助国",遭到朝中许多儒臣的反对。科举取士是汉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朝全面实行此种办法便意味着全面的汉化,意味着蒙古贵族特权的丧失。而忽必烈又一向嫌恶金朝儒生崇尚诗赋之作风,他认为“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这时的忽必烈对于儒学已失去原有的热忱和兴趣,他所急需的是增强军力,保证财用。儒臣们反对阿合马、桑哥等人理财,就进一步加深了蒙古统治者与儒臣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遴选“真儒”的科举制度十分冷淡。 第三,在忽必烈疏远儒臣、科举制度滞泥不前的同时,由吏入仕逐渐制度化。这种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以越来越大的力量排挤和对抗实行科举制来求得自身的生存,最后导致科举制的流弊日趋甚笃。元灭南宋后,一部分儒生痛呼“以学术误天下者,皆科举程文之士。儒亦无辟以自解矣!”(谢枋得《程汉翁诗序》,《叠山集》卷6)理学家许衡等人由于忌恶宋、金科场遗风,自己重举办学校,以培养新的人材,对立即恢复科举也不感兴趣。社会对以章句注疏、声律对偶之学取士的严厉批评,也加深了蒙古统治者对科举制本身的不信任(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
^ 根据《元史》卷八十一《选举》记载,仁宗皇庆二年十月,中书省臣奏:“科举事,世祖、裕宗累尝命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夫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己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
^ 根据《元史》卷八十一《选举》记载,皇庆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乃下诏曰:“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徵用儒雅,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绦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具合行事宜于后:科场,每三岁一次开试。举人从本贯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遣,资诸路府。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所在官司迟误开试日期,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纠弹治罪。流官子孙荫叙,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升一等。在官未入流品,愿试者听。若中选之人,已有九品以上资级,比附一高,加一等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从优铨注。乡试处所,并其余绦目,命中书省议行。於戏!经明行修,庶得真儒之用;风移俗易,益臻至治之隆。咨尔多方,体予至意。”
^ 冯友兰; 赵复三.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北京: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05: 323. ISBN 9787108030795 .
^ 《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有详细记载。《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根据《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记载,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乡试,行省一十一:河南,陕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河东,山东。直隶省部路分四: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五人,上都六人,河东五人,真定等五人,东平等五人。山东四人,辽阳五人,河南五人,陕西五人,甘肃三人,岭北三人,江浙五人,江西三人,湖广三人,四川一人,云南一人,征东一人。色目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人,上都四人,河东四人,东平等四人,山东五人,真定等五人,河南五人,四川三人,甘肃二人,陕西三人,岭北二人,辽阳二人,云南二人,征东一人,湖广七人,江浙一十人,江西六人。汉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东平等九人,山东七人,河东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云南二人,甘肃二人,岭北一人,陕西五人,辽阳二人,征东一人。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人,江西二十二人,河南七人。”
^ 元朝的科举取士一共经历四个阶段:戊戌选试、延祐复科、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在科举 条目中,对元朝科举取士的四个阶段有详细的介绍,此外,在窝阔台 条目中,对“戊戌选试”有详细介绍,在元順帝 条目中,对“至元废科”和“至正复科”有详细介绍。
^ 《元史》卷一0二《刑法志》
^ 马祖常 《风宪宏纲序》:“世祖肇建官制,兴起文物,属命御史台昭布体统,振肃纲维,正仪崇化,靡不缉绥。迨及列圣继明,屡扬宝训,亦靡不显示常宪,儆尔有官。钦惟皇上,日月中天,烛见幽隐,绍述祖宗成法,申命台端。严兹纠劾,不俾瘝官,贻忧惸独,于是台臣协恭奉职,上体渊衷,下宣风纪,谓古象魏有法,道路有徇。今国家肃清宪纲,汲引言路,其见诸训辞者,光大深厚,粲然有章,宜编缀成书,载在简册,垂告内外,俾当察视司持平者,有所征焉。既奏上,制曰可。呜呼盛哉。凡我耳目之官,尚知佩服之,毋怠。”(元)马祖常.石田先生文集[M].卷九,元四大家集本。
^ 28.0 28.1 节选自孛术鲁翀(1279年-1338年)在1323年写的《大元通制序》(节选自《元文类》卷三六),《大元通制序》全文如下:
“至治二年冬十有一月,皇帝以故丞相东平忠宪王之孙中书左丞相位右丞相,总百官,新庶务,徵用老成,开明治道。
皇元圣圣相继,百有余年。宸断之所予夺,庙谟之所可否,禁顽戢暴,仁恤黎元,绰有成宪。然简书所载,岁益月增,散在有司,既积既繁,莫知所统。挟情之吏,用谲行私,民恫政蠹。台宪屡言之,鼎轴大臣恒患之。
仁庙皇帝御极之初,中书奏允,择耆旧之贤,明练之士,时则若中书右丞伯杭、平章政事商议中书刘正等,由开创以来政制法程可著为令者,类集折衷,以示所司。其宏纲有三:曰制诏,曰条格,曰断例。经纬乎格例之间,非外远职守所急,亦汇辑之,名曰别类。延佑三年夏五月,书成,敕枢密、御史、翰林、国史、集贤之臣,相与正是。凡经八年,事未克果。
今年春正月辛酉,上御椶殿,丞相援据本末,奏宜如仁庙制,制可。於是枢密副使完颜纳丹、侍御史曹伯启、判宗正府普颜、集贤学士钦察、翰林直学士曹元用,以二月朔奉旨,会集中书平章政事张珪暨议政元老,率其属众共审定。时上幸柳林之辛巳,丞相以其事奏,仍以延佑二年及今所未类者,请如故事。制若曰:此善令也,其行之。繇是堂议题其书曰《大元通制》,命翀序之。
翀惟圣人之治天下,其为道也,动与天准,其为法也,粲如列星,使民畏罪迁善,而吏不敢舞智御人。鞭笞斧钺,礼乐教化,相为表裏。及其至也,民协於中,刑措不用,二帝三王之盛,尽於此矣。虽刑罚世轻世重,而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教祗德,古之制也。圣朝因事制宜,因时立制,时有推迁,事有变易,谋国之臣,斟酌损益,以就中典,生民之福也。仁庙开本於先,皇上继志於今,万世虑也。虽然,明罚敕法,朝廷之道揆在焉,惟良折狱,哀敬折狱,有司之法守亲焉。源则浚矣,流斯承之,可不慎欤!”
^ 《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为张士观,册文内容节选自: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
^ 参见《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
^ 参见《元史》卷二十八《英宗本纪二》
^ 《进实录表》作者为袁桷,内容节选自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六《表》。
^ 《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紀三》 . [2011-06-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9).
^ 《元史类编》卷六《仁宗》
^ 《续资治通鉴》卷二百《元纪十八》 . [2012-08-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09).
^ 根据《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1979年6月上海第4次印刷)卷二百《元纪十八》,文中写作“在位七年”。已根据《元史·仁宗本纪》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校正为:“在位十年”。根据《元史·仁宗本纪》记载,仁宗于至大四年(1311年)农历三月即位,延祐七年(1320年)农历正月去世,期间使用两个年号:皇庆,1312—1313年,共使用二年。延祐,1314—1320年,共使用七年。而且《元史·仁宗本纪》末尾对于仁宗在位时间有明确记载:“在位十年”。毕沅在《续资治通鉴》中误写为“在位七年”,可能是将年号“延祐”使用七年而当做仁宗的在位时间了,实际上,“延祐”只是仁宗的第二个年号,而不是唯一的年号。也可能是《续资治通鉴》在刊印的时候,将“十”误刻为“七”。
^ 《元史新编》卷九《仁宗本纪》
^ 《元书》卷八《仁宗本纪》
^ 《蒙兀儿史记》卷十一《爱育黎拔力八达汗本纪》
^ 《新元史》卷十七《仁宗本紀下》 . [2011-06-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4).
元仁宗
出生于: 1285年4月9日逝世於: 1320年3月1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元武宗
大元皇帝 1311年—1320年
繼任者:元英宗
前任者:曲律汗 (元武宗)
蒙古大汗 1311年—1320年
繼任者:格坚汗 (元英宗)
大蒙古国 大汗兼称皇帝元朝皇帝 兼任大汗北元 皇帝兼任大汗北元瓦解后 的蒙古大汗2 博克多蒙古 的大汗5 1 两者未获普遍承认。
2 自元昭宗以後,所有北元君主皆不自稱皇帝,只自稱大汗。漢文的廟號與諡號也不再有。一说此时大元国号亦不再使用(黎東方,《細說元朝》;二六〈蒙古可汗與元朝皇帝的名單〉,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第215頁)。坤帖木兒败亡之后
四卫拉特 (
瓦剌 )与蒙古本部(
鞑靼 )分立。
3 瓦剌太師
篡位 ,非黄金家族的
绰罗斯氏 称汗。
4 最后一位获公认的蒙古大汗林丹汗病故后其子额哲被后金俘获,随后漠南蒙古各部歸降
皇太极 ,并上尊號為“
博格达汗 ”(《清史稿》太宗纪)。此称被
清代皇帝 与蒙古王公交往时沿用,但清帝詔書自稱則為“皇帝”(达力扎布,清代察哈尔扎萨克旗考,《历史研究》2005年05期;《清内阁蒙古堂档》)。蒙古语俗称“额真汗”,额真意为主子(札奇斯钦,《蒙古史论丛》,台北学海出版社,1980年版下册)。
5 辛亥年库伦宣告脱离清朝并恢复大蒙古国,哲布尊丹巴登基为大汗(《清史稿》列傳三百八·藩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