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sit(其他汉藏语)
suv
蘇龍語是珞巴族苏龙部落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舍朱奔语支,也有学者认为可能属于南亚语系。有5千人使用。苏龙人在中国为珞巴族的一支,在阿鲁纳恰尔邦为在册部落。苏龙人自称“布瑞”/pɯh31ɣut55/,“苏龙”/su55loŋ33/是当地珞巴族崩尼人对苏龙人的贬称。苏龙语和布贡语可以互通。
据Remsangpuia (2008:17),苏龙语分布在东卡门县约70个村、库朗库美县、帕普派尔县和西卡门县。
据《民族语》,苏龙语分布在阿鲁纳恰尔邦巴河沿岸的53个村。
苏龙语分布在西巴霞区至唐汪河河漫滩盆地(Li 2005)。[1]内名是pɯh˧˩ ɣut˥,邦尼语外名是su˥ loŋ˧。截至2002年有约3千苏龙人,被中国政府划为珞巴族。
Lieberherr (2015)[2]认为苏龙语是方言连续体,地理上距离远的方言不能互通。苏龙语的内部多样性与西舍朱奔语支相近。[3] Lieberherr (2015)和Lieberherr & Bodt (2017)[3]列出苏龙语下列方言,以自东向西的顺序排列。
Lieberherr & Bodt (2017)[3]将苏龙语分入舍朱奔语支,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与布贡语勉强可以互通,Burling (2003)将它们和舍朱奔语放在一类,与利西语和萨尔当语同属于舍朱奔语支。
詹姆斯·马提索夫 (2009)[4]认为苏龙语是藏缅语,经历过以下音变:
Lieberherr (2015)[2]也认为苏龙语是藏缅语,他也注意到它有很多从非藏缅语借来的词。Roger Blench (2011)将苏龙语划为孤立语言。[5]
这里列出的苏龙语语法主要摘自Tayeng (1990)。[6]
苏龙语中的数不少语法特征。复数以huangda表示,几乎是一个实词,意为“多”。
苏龙语没有语法上的性标记,但当需要时可以区分2种语义性。阳性后缀是-aphu,阴性后缀是-amua。
区分7种格:主格、宾格、工具格、与格、离格、属格和方位格。
人称代词区分3个人称和2种数(单数和复数)。性同理。
有4种形容词:质形容词、量形容词、指示形容词、疑问形容词。
苏龙语动词不参与数和人称的变化。3种主要时(过去、现在、将来),包括不定体和连续体,通过后缀助词表达。有4种语气:祈使、可能、条件和虚拟。 祈使语气用后缀-bo、-da和-ge表达。 可能语气用后缀-pa表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条件语气用后缀-re/-hangra表达义务。
副词可被分为4种:时间、地点、方式和疑问。
下面是3种苏龙语方言181个词的词表以及原始鲁苏语,均来自Lieberherr (2015: 280–286)。Lieberherr (2015)[2]构拟的原始苏龙语,数据来自查央他乔方言、最近新描述的科乔-罗乔方言和布鲁方言。也参考了拉瓦方言和萨莉亚方言的一些形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