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 」重定向至此。關於電學單位,請見「
絕對安培 」。
鉍 83 Bi 银白色光泽 名稱·符號 ·序數 鉍(bismuth)·Bi·83 元素類別 贫金属 族 ·週期 ·區 15 ·6 ·p 標準原子質量 208.98040(1)[ 1] 电子排布 [Xe ] 4f14 5d10 6s2 6p3 2, 8, 18, 32, 18, 5
鉍的电子層(2, 8, 18, 32, 18, 5) 發現 克劳德·弗朗索瓦·若弗鲁瓦 (1753年)物態 固体 密度 (接近室温 ) 9.78 g ·cm −3 熔点 時液體密度10.05 g·cm−3 熔点 544.7 K ,271.5 °C ,520.7 °F 沸點 1837 K ,1564 °C ,2847 °F 熔化热 11.30 kJ·mol−1 汽化热 179 kJ·mol−1 比熱容 25.52 J·mol−1 ·K−1 蒸氣壓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941
1041
1165
1325
1538
1835
氧化态 −3、−2、−1、0[ 2] 、+1、+2、+3 、+4、+5 (弱酸性氧化物) 电负性 2.02(鲍林标度) 电离能 第一:703 kJ·mol−1 第二:1610 kJ·mol−1 第三:2466 kJ·mol−1 (更多 ) 原子半径 156 pm 共价半径 148±4 pm 范德华半径 207 pm 鉍的原子谱线 晶体结构 三方 [ 3]
磁序 抗磁性 電阻率 (20 °C)1.29 µΩ·m 熱導率 7.97 W·m−1 ·K−1 膨脹係數 (25 °C)13.4 µm·m−1 ·K−1 聲速 (細棒)(20 °C)1790 m·s−1 杨氏模量 32 GPa 剪切模量 12 GPa 体积模量 31 GPa 泊松比 0.33 莫氏硬度 2.25 布氏硬度 70–95 MPa CAS号 7440-69-9 主条目:鉍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t 1/2 )
衰變
方式
能量 (MeV )
產物
207 Bi
人造
31.22 年
β+
1.375
207 Pb
208 Bi
人造
3.68×105 年
β+
1.856
208 Pb
209 Bi
100%
2.01×1019 年
α
3.137
205 Tl
210 Bi
痕量
5.012 天
β−
1.161
210 Po
α
5.036
206 Tl
210m Bi
人造
3.04×106 年
α
5.308
206 Tl
211 Bi
痕量
2.14 分钟
α
6.750
207 Tl
β−
0.573
211 Po
212 Bi
痕量
60.55 分钟
β−
2.251
212 Po
α
6.207
208 Tl
213 Bi
痕量
45.60 分钟
β−
1.422
213 Po
α
5.988
209 Tl
214 Bi
痕量
19.9 分钟
β−
3.269
214 Po
α
5.621
210 Tl
铋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粤拼 :bei3 ;英語:Bismuth ),是一種化學元素 ,其化學符號 为Bi ,原子序數 为83,原子量 為7002208980400000000♠ 208.98040 u 。铋是一種貧金屬 ,化學性質類似於同屬氮族 的砷 和锑 。鉍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它的硫化物和氧化物是重要的商業礦石。純鉍的密度是純鉛 的86%。它剛產出時是銀白色的易脆金屬,但表面氧化後呈粉紅色。铋是天然的反磁性 金属,也是金屬中熱導率 最低的元素之一。
铋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原子序 最大的穩定元素,但是在2003年,科學家發現其唯一的穩定同位素 鉍-209 其實有極其微弱的放射性 ,會進行α衰變 ,半衰期 超過宇宙年齡 的十億倍。[ 4] 因為鉍的半衰期 極長,其微乎其微的放射性不會對生物造成任何影響(甚至比人體的放射性低得多),僅是物理模型預言有放射性才被發現,所以在几乎所有应用方面中,它还是可以基本視為穩定元素。
歷史
古時候人們就已經知道鉍金屬的存在。它是最早發現的十種金屬 之一,但其英文名稱Bismuth詞源不詳。它可能起於德語 Bismuth、Wismut、Wissmuth(16世紀初);它們可能與古高地德語 hwiz(“白色”)有關。[ 5] 新拉丁語 bisemutium (由格奧爾格·阿格里科拉 創造;他當時將許多德語的採礦和技術詞彙轉為拉丁詞語)源自德語Wistuth,可能來自weiße Masse(“白色的物質”)。[ 6] [ 7]
因為铋的性質與錫 和鉛 相似,所以早期人們常常把這三個元素搞混。由於鉍很早發現,沒有人能確定它最先是被誰發現的。格奧爾格·阿格里科拉(1546年)指出,鉍屬於一類獨特的金屬,這一類也包括錫和鉛。[ 8] 煉金術時代的礦工也將鉍命名為Tectum argenti(“正在製造的銀”)。[ 9] [ 10] [ 11]
印加人也知道鉍的存在,將其和銅、錫一起混合,製造一種特殊的青銅 ,用來鑄刀。[ 12]
從1738年的約翰·海因里希·波特、[ 13] 卡爾·威廉·舍勒 和托爾貝恩·貝里曼 開始,鉛和鉍漸漸得以區分。1753年,克勞德·弗朗索瓦·若弗魯瓦 證明這種金屬不同於鉛和錫。[ 10] [ 14] [ 15]
性质
物理性质
左边是有阶梯状结构的彩虹色铋晶体,右边是未被氧化的1 cm3 金属铋立方体
图为铋的相图 ,T c 是铋的超导 转变温度
铋是深银色,略带粉红色的脆性金属,表面通常覆盖着彩虹色 的氧化层 。铋晶体的螺旋阶梯状结构源自晶体生长 过程中各个地方不同的生长速度。表面氧化层不同的厚度会导致薄膜干涉 ,造就了铋晶体的彩色。铋在氧气 中燃烧 时会产生蓝色火焰 和黄色的氧化铋 蒸汽 。[ 14] 铋的毒性 比元素周期表旁边的铅 、锑 低。[ 16]
在金属之中,铋的抗磁性 最强[ 14] [ 17] 、热导率 几乎最低(仅次于镎 、钚 、锰 )、霍尔系数 最高。[ 18] 它的电阻 高。[ 14] 铋在液态时的密度 比固态时大,具有类似性质的物质还有锗 、硅 、镓 、水 。[ 19]
高纯铋可以形成独特的彩虹色 晶体。因为铋相对无毒、熔点也只有271 °C,所以使用家用炉灶就足以制造铋晶体。[ 20] 在标准情况下,铋有着与砷 、锑 相同的层状晶体结构,[ 21] 呈三方晶系 [ 22] ,皮尔逊符号 hR6,空间群 R3 m(No. 166)。[ 3] 常压下的Bi-I结构在2.55 GPa下会变成单斜晶系 的Bi-II,在2.7 GPa下变成四方晶系 的Bi-III,最终在7.7 GPa下变成体心立方晶系 的Bi-V。这些晶体结构变化可通过电导率的变化监测。这些变化可重复且突然,因此用于高压设备的校准。[ 23] [ 24]
化学性质
鉍晶體
铋的化学性质 和砷 、锑 相似。常温的铋不会与空气的水 及氧 反应,但炽热的铋会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铋:[ 25]
2 Bi + 3 H2 O → Bi2 O3 + 3 H2
加热至熔点时,铋的表面逐渐生成灰黑色的氧化物。金属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卤素 直接反应,生成三卤化铋,但是铋在500 °C下会与氟反应生成五氟化铋 。[ 26] [ 27] [ 28] 三卤化物具腐蚀性,容易与水分反应,生成化学式为BiOX的卤氧化物 。[ 29]
4 Bi + 6 X2 → 4 BiX3 (X = F, Cl, Br, I)
4 BiX3 + 2 O2 → 4 BiOX + 4 X2
在高温下,金属铋能与很多非金属和金属反应,生成三价铋的化合物。铋的还原电势 为正值,即在电动序 中位于氢 后,所以铋不会与非氧化性 酸反应。铋能溶于热的浓硫酸中,生成硫酸铋 和二氧化硫 (1 );[ 25] 也可以与硝酸 反应,生成硝酸铋 (2 )。与砷、锑不同,铋有生成含氧酸盐 的明显趋势,如硫酸铋、硝酸铋、砷酸铋 等。铋不和碱反应。
(1 ) 6 H2 SO4 + 2 Bi → 6 H2 O + Bi2 (SO4 )3 + 3 SO2
(2 ) Bi + 6 HNO3 → 3 H2 O + 3 NO2 + Bi(NO3 )3
铋也可以在氧的存在下溶于盐酸 :[ 25]
4 Bi + 3 O2 + 12 HCl → 4 BiCl3 + 6 H2 O
需要指出的是,铋与氧化剂 反应时通常只生成三价铋而不是五价铋。五价铋远不如五价砷以及五价锑稳定。这不仅是因为铋的第IV电离能 和第V电离能之和(9.776mJ·mol-1 ),而且还因为6s2 的一个电子激发 到6d空轨道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用低氧化态的铋生成五价铋化合物很困难。[ 30]
此外,铋还能形成原子簇化合物。
同位素
铋唯一的天然同位素是铋-209 ,自从得到发现以来被认为是最重的稳定同位素 。它是錼衰變鏈 的最終產物。然而,科學家长期以来一直怀疑它在理論上是不稳定的。[ 31] 2003年,法国 奧賽 天體物理研究所 的研究人員證實铋-209具有極其微弱的放射性 ,會發生α衰变 形成鉈-205 ,測得的半衰期为7019190000000000000♠ 1.9× 1019 年 [ 32] ,相当于目前估計的宇宙年龄 的十亿倍。[ 4] 由于其具有極长的半衰期,極微的放射性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甚至比人體本身的放射性低得多,因此在所有目前已知的医疗和工业应用中,铋可以当作稳定的非放射性元素;由於過於穩定,本來人們對其放射性一無所知,而对其放射性的研究纯粹是基於学术兴趣,因为铋-209是少數幾個在理论上被預測有放射性,之後才真的從实验室中被檢測出的核素 之一。[ 4] 铋-209具有已知最长的α衰变半衰期,不過仍短於碲 -128發生雙β衰變 的半衰期,長達7024220000000000000♠ 2.2× 1024 年 。
幾個半衰期較短的鉍同位素存在於自然界的鈾衰變鏈 、錒衰變鏈 和釷衰變鏈 中,其中鉍-213也存在於錼 -237和鈾-233 的衰變鏈 中。[ 33] 此外,還有更多的同位素通過實驗合成出来。
在商业中,可以在直线加速器 中利用軔致輻射 光子 轰击鐳 ,來生產放射性同位素铋-213。1997年開始,一種與铋-213結合的抗體複合體可以用来治療白血病 患者。铋-213的半衰期 為45分鐘,在體內會隨著α粒子 的發射而衰減。铋-213也试过用在癌症 的放射治療 ,例如ɑ粒子標靶治療 (TAT)中。[ 34] [ 35]
化合物
鉍可以形成三價和五價化合物,其中三價化合物較為常見。铋的許多化學性質類似於砷 和銻 ,儘管铋化合物的毒性比这两个元素的化合物的低。[ 16]
氧化物和硫化物
在高溫下,金屬鉍的蒸氣会與氧迅速結合,形成黃色的Bi 2 O 3 。[ 19] [ 36] [ 28] 熔融時,在710 °C以上的溫度中,這種氧化物會腐蝕任何金屬氧化物,甚至是鉑。與鹼反應時,它會形成兩種含氧離子 系列:BiO− 2 (为聚合物,会形成線性鏈)和BiO3− 3 。Li 3 BiO 3 中的負離子Bi 8 O24− 24 是立方形的八聚體陰離子,而Na 3 BiO 3 中的負離子則是四聚體。[ 37]
深紅色的鉍(V)氧化物Bi 2 O 5 不穩定,加熱時會釋放出O 2 。[ 38]
NaBiO3 是一種強氧化劑。[ 39]
硫化鉍(III) Bi 2 S 3 存在於天然的鉍礦石中。它由熔融的鉍和硫結合產生而来。[ 40] [ 27]
氯氧化鉍(BiOCl)的結構(礦物氯鉍礦)。灰色:鉍;红色:氧;绿色:氯
在化學計量上,氯氧化鉍 (BiOCl,右圖)和硝酸氧鉍 (BiONO3 )以鉍酰离子(BiO+ )的簡單陰離子鹽的形式出現。铋酰离子通常在含水鉍化合物中出現。然而,在BiOCl的情況下,鹽晶體以Bi、O和Cl原子的交替板的結構形成,其中每個氧在相鄰平面中與四個鉍原子配位。這種礦物化合物被用作顏料和化妝品(見下文)。[ 41]
氫化鉍(III)和鉍化物
與較輕的氮族元素 氮、磷和砷不同,但與銻 相似,鉍不能形成穩定的氫化物 。氫化鉍 (BiH 3 )是在室溫下自發分解的吸熱化合物 。它僅在-60°C以下穩定。[ 37] 鉍化物 是鉍與其他金屬之間的金屬間化合物 。
在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鉍鈉可以以一種稱為“三維拓撲狄拉克半金屬”(3DTDS)的形式存在,該物質散裝具有3D狄拉克費米子 。它是石墨烯 的天然三維對應物,具有相似的電子移動率 和漂移速度。石墨烯和拓撲絕緣體 (例如3DTDS中的絕緣體)都是晶體材料,它們在內部是與電絕緣的, 但在表面上是可以導電的,從而可使用在電晶體 和其他電子設備上。儘管鉍鈉(Na 3 Bi )太不穩定,以至於無法在沒有包裝的設備中使用, 但它仍可以展示出3DTDS系統的潛在應用,且在半導體 和自旋電子學 的應用中, 它與平面石墨烯相比, 具有明顯的效率和製造優勢。
[ 42] [ 43]
鹵化物
低氧化態的鉍鹵化物 已被證明具有不同尋常的結構。最初被認為是氯化鉍(I)(BiCl),結果是由Bi5+ 9 陽離子和BiCl2− 5 、Bi 2 Cl2− 8 陰離子組合成的複合化合物。
[ 37] [ 44] Bi5+ 9 陽離子具有扭曲的三鍵三角柱狀分子幾何形狀, 也存在於Bi 10 Hf 3 Cl 18 之中,Bi 10 Hf 3 Cl 18 是通過將四氯化鉿 和氯化鉍 與元素鉍的混合物還原而製成的,具有[Bi+ ]、[Bi5+ 9 ]、[HfCl2− 6 ] 3 的結構。[ 37] :50 其他多原子鉍陽離子也已經被知悉,例如:在Bi 8 (AlCl 4 ) 2 中被發現的Bi2+ 8 。[ 44] 鉍也能形成具有與“BiCl”相同結構的低價溴化物。另外,還有一個真正的單一碘化物BiI,它包含Bi 4 I 4 單元鏈。BiI可加熱分解為BiI 3 和元素鉍。此外,也存在有相同結構的一溴化物。[ 37]
在氧化態為+3時,鉍與所有的鹵素(即BiF 3 、BiCl 3 、BiBr 3 、BiI 3 )都會形成三鹵化物。這些鹵素除了BiF 3 之外,都會被水水解。[ 37]
氯化鉍 與氯化氫 在乙醚 溶液中會反應生成酸HBiCl 4 。[ 25]
鉍很少出現+5的氧化態。其中一種這樣的化合物便是BiF 5 ,一種強效的氧化劑和氟化劑。它也是強氟化物的受體,会與四氟化氙 反應形成XeF+ 3 陽離子[ 25] :
BiF 5 + XeF 4 → XeF+ 3 BiF− 6
含水化合物
在水溶液 中,Bi3+ 離子在強酸的條件下會被溶劑化,形成水離子Bi(H 2 O)3+ 8 。 在pH> 0的條件下,則會存在多核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八面體複合物[Bi 6 O 4 (OH) 4 ]6+ 。
產地和生產
砷鉍礦
在地殼中,鉍的含量大約是金的兩倍。鉍最重要的是礦石是砷鉍礦和輝鉍礦。天然鉍礦的產地主要來自澳洲、玻利維亞和中國[ 14] [ 47] [ 48] 。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2016年全球的鉍採礦產量為10,200公噸,主要產自中國(7,400噸)、越南(2,000噸)、墨西哥(700噸)[ 49] 。2016年的全球精煉廠產量則為17,100噸,其中中國生產11,000噸、墨西哥539噸、日本428噸[ 50] ;這個數量上的差異顯示出,鉍的地位是作為提取其他金屬(例如:鉛、銅、鋅、錫、鉬、鎢等)的副產品。精煉廠生產的全球鉍產量的統計數據是較為完整與可靠的[ 51] [ 52] [ 53] [ 54] 。
鉍存在於粗鉛锭中(含鉍量高達10%),經過數個精煉的階段,直到透過白特頓-克洛耳法 的程序將之分離出來例如爐渣等的雜質,或是以貝滋電解法 將之提煉出來。鉍與另一種主要金屬銅的作用相似[ 52] 。生鉍礦經過上述兩種處理程序後,仍存有相當多的其他金屬,其中最主要的是鉛。藉由熔融混合物與氯氣反應,其他金屬可以轉化為氯化物,而鉍則仍保持不變。雜質也可以透過各種其他方法去除,例如:使用助熔劑等處理方法,來製成高純度的鉍金屬(純度超過99%)。
金属冶炼
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氧化铋 的氧化还原反应 冶炼铋,反应方程式为:
Bi2 O3 + 3C → 2Bi + 3C O ↑
Bi2 O3 + 3C O → 2Bi + 3C O2
所产生的一氧化碳还可能把杂质金属的氧化物还原:
PbO + CO → Pb + CO2
这些杂质溶于金属铋中,形成粗铋。如果铋矿中还含有铜,则通常加入黄铁矿 来回收铜:
2 Cu + FeS2 → Cu2 S + FeS
可以往硫化铋 矿中加入铁 屑来冶炼铋,反应方程式为:
Bi2 S3 + 3 Fe → 2 Bi + 3 FeS
同样,有部分杂质熔入金属铋,形成粗铋。
氧化铋和硫化铋的混合矿则可以通过混合熔炼法来冶炼金属铋,冶炼过程使用氧化铋和硫化铋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Bi2 S3 + 2 Bi2 O3 → 6 Bi + 3 SO2 ↑
湿法冶炼铋常用氯化铁 -盐酸 法和铁粉置换法。氯化铁-盐酸法是将硫化铋矿溶解在三氯化铁和盐酸(HCl)的混合溶液中:
Bi2 S3 + 6 FeCl3 → 2 BiCl3 + 6 FeCl2 + 3 S
其中,FeCl3 还能溶解铋矿中的天然铋:
3 FeCl3 + Bi → BiCl3 + 3 FeCl2
矿中如果有氧化铋则直接被盐酸溶解:
Bi2 O3 + 6 HCl → 2 BiCl3 + 3 H2 O
盐酸有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所生成的BiCl3 水解成不溶的BiOCl 沉淀。铁粉则是把生成的氯化铋 中的铋置换出来:
3 Fe + 2 BiCl3 → 2 Bi + 3 FeCl2
这时沉淀出来的铋是海绵状的。海绵状的铋直接在空气中加热会氧化,因此工业上通常在熔融的氢氧化钠 中将铋熔化,这样既可以防止铋的氧化 ,又可以让形成的液态铋下沉易于聚集。铋中的氧化物 及杂质能被氢氧化钠溶解。[ 55]
價格
World mine production and annual averages of bismuth price (New York, not adjusted for inflation).[ 56]
鉍金屬全球產量和年平均價格除了1970年代的飆升之外,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純鉍金屬的價格一直相對地穩定。鉍一直以來主要是作為提煉鉛的副產品而生產的,因此價格通常反映出生產、需求和回收成本之間的平衡[ 56]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對鉍的需求很小,而且主要是用在醫藥上,鉍化合物被用來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性傳播疾病 和燒傷等。少數鉍金屬則是用在消防噴水 系統和保險絲 的易熔合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鉍被認為是一種戰略性材料,用於焊料、易熔合金、藥物和原子研究。為了穩定市場,生產商在戰爭期間將價格定為每磅1.25美元(每公斤2.75美元),從1950年到1964年的價格則定為每磅2.25美元(每公斤4.96美元)[ 56] 。
1970年代初期,由於作為鋁、鐵和鋼的冶金添加劑,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因此價格迅速上漲。隨後由於全球產量增加、消耗量穩定,以及1980年、1981年至1982年的經濟衰退,其價格下降。到了1984年,隨著全球消費量的增加,價格又開始攀升,特別是在美國和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對鉍進行評估研究,因為鉍可以作為鉛的無毒替代品,例如可用於:陶瓷釉料、魚墜、食品加工設備、管線應用的車床加工黃銅 、潤滑油脂和水禽狩獵 [ 57] 。儘管得到了美國聯邦政府的鉛替代政策支持,在1990年代中期,在這些領域中鉍的使用率依然增長緩慢,直到2005年左右,增長有所加劇,導致價格迅速且持續地上漲[ 56] 。
回收
大多數鉍是作為提取其他金屬的副產品而生產的,包括鉛,鎢和銅的冶煉,該材料的可持續性 取決於廢料回收業的投入。
曾有人認為,鉍可以從電子設備的焊接接頭中完整的回收,可是隨著最近電子設備中焊料應用的效率增加,因此焊料的用量明顯減少,故而難以回收。要從含銀焊料中回收銀仍具有經濟效益,但回收鉍的經濟效益則少了許多[ 58] 。
因此,未來可行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回收鉍含量較大的催化劑,例如磷鉬酸鉍[來源請求] 、用於鍍鋅的鉍,以及作為快削加工的冶金添加劑[來源請求] 。
鉍最廣泛使用的用途包括胃藥(次水楊酸鉍 )、油漆塗料(釩酸鉍 )、珠光化妝品(氯氧化鉍 )和含鉍子彈,但從這些用途回收鉍是不切實際的。
應用
目前在鉍的產量中,其化合物態就佔了一半。鉍在商業上的應用不多,且需要使用的量通常相對於其他原材料較少。在美國,2016年消耗了733噸鉍,其中70%用於化學品(包括藥品、顏料和化妝品),11%用於鉍合金。
一些製造商使用鉍作為閥門等飲用水系統設備的替代品,以滿足美國的“無鉛”要求(始於2014年)。這是一個相當廣泛的應用,因為它涵蓋了所有住宅和商業建築。[ 59]
在1990年代初期,研究人員開始評估將鉍作為鉛 的無毒替代品的可行性。
藥理學
维基百科 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 ,並
不能 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
鉍是一些藥物的成分[ 60] ,但其中部分藥物的用量逐漸下降[ 61] 。
化妝品和顏料
氯氧化铋 (BiOCl)有時用於化妝品中,作為眼影,髮膠和指甲油中的顏料[ 66] [ 67] 。這種化合物是一種礦物質雙晶石,並且以晶體形式包含原子層,其以光為基礎折射光,產生類似於珍珠母珍珠層的虹彩外觀。它曾在古埃及等其他地方作為化妝品。鉍白(又稱西班牙白),是一種白色顏料,它包括氧氯化鉍或硝酸氧鉍 。釩酸鉍是一種具有光穩定性的非反應性塗料,通常作為毒性較強的硫化鎘黃和橙黃色顏料的替代品。這使得它常用在檸檬黃色顏料,而且和原本的含鎘顏料在視覺上無法區分。
金屬和合金
鉍和鐵等金屬可製造合金,用於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它也被用來製造青銅時代使用的鉍青銅。
鉛的代替品
鉍在重金屬中毒性比較低,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鉛 的毒性,鉍合金(大約是鉍產量的三分之一)越來越常作為鉛的替代品。因為鉛(11.32克/立方公分)和鉍(9.78克/立方公分)之間的密度差異小,在子弹和配重等方面,鉍可以代替鉛。例如,它可以取代鉛製造鉛墜。現已替代鉛彈作為鎮暴霰彈槍中的彈藥。荷蘭,丹麥,英國,威爾斯,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現在禁止使用鉛彈來捕獵濕地的鳥類,因為許多鳥類以為鉛彈可幫助消化而誤食,導致鉛中毒。而荷蘭甚至禁止在所有狩獵行為中使用鉛彈。鉍錫合金子彈是一種替代方案,其性能與鉛彈相似。(另一種較便宜但性能較差的替代品是“鋼”彈)然而,鉍由於缺乏可塑性而不適合用作為狩獵子彈。
鉍是一種高原子量的緻密元素,浸漬鉍的乳膠護罩用於阻擋醫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 )中的X射線,一般認為它是無毒的[ 68] 。
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 (RoHS)減少了鉛的使用,並擴大鉍在電子產品中作為低熔點焊料的成分,作為傳統錫鉛焊料的替代品。它的低毒性使它可作為食品加工設備和銅水管的焊料,而在歐盟,它也被應用於汽車工業。
鉍已被評估為用於管道應用 的易切削黃銅中的鉛的替代品[ 69] ,雖然它和含鉛鋼的性能不同。
其他金屬用途和特殊合金
大部分的鉍合金熔點很低,可用於特殊用途如焊料。火災探測和撲滅系統中的許多自動灑水器、熔斷器 和安全裝置常見到易熔的In19.1-Cd5.3-Pb22.6-Sn8.3-Bi44.7合金,熔點為47°C(117°F)。這是一個方便的溫度,因為在正常的生活條件下不太可能超過該溫度。會在70°C熔化的Bi-Cd-Pb-Sn合金,可用於汽車和航空工業。在薄壁金屬零件變形之前,先填充熔融液或覆蓋一層薄薄的合金以減少斷裂的機會,然後將零件浸入沸水中以除去合金。因為鉍在凝固的時候會異常膨脹,所以適合用於某些地方,例如印刷鑄件。
鉍用於製造易切削鋼和易切削鋁合金 ,以實現精密加工性能。因為鉛的凝固收縮和鉍的膨脹幅度差不多,因此鉛和鉍的含量通常一樣[ 70] [ 71] 。含相同比例的鉍鉛合金在熔化、凝固時變化不明顯。這樣的合金可用於高精度鑄造中,例如在牙科領域可以創建模型和模型。鉍還用作鍛鑄鐵的合金劑和熱電偶 材料。
鉍還會用在鋁矽合金中,用來改善矽的型態[ 72] [ 73] 。一些鉍合金(例如Bi35-Pb37-Sn25)會與不粘材料(雲母、玻璃、搪瓷)結合使用。因為它們很容易潤濕,從而可以與其他零件接合。在銫中添加鉍可以提高銫陰極的產率。鉍粉和錳粉在300°C的溫度下燒結會產生永久磁鐵和磁致伸縮材料,可於10–100 kHz範圍內的超聲波發生器和接收器以及磁存儲設備中工作。
鉍化合物的其他用途
鉍包含在鉍鍶鈣氧化銅 (BSCCO)中,鉍鍶鈣氧化銅是1988年發現的一群類似超導化合物,具有最高超導轉變溫度。
次硝酸鉍 是製造虹彩釉料的一種成分,用作油漆中的顏料。
碲化鉍 是一種半導體和優良的熱電材料。碲化鉍二極管用於移動式冰箱,CPU冷卻器和紅外光分光光度計中的探測器。
氧化鉍 的δ形式是氧的固體電解質。這種形式通常在高溫閾值以下分解,但在強鹼性溶液中可在遠低於該閾值的溫度下電鍍。
鍺酸鉍 是一種閃爍體,廣泛用於X射線和伽馬射線探測器。
釩酸鉍 是一種不透明的黃色顏料,被一些藝術家作為畫油畫的染料,亦被水彩顏料公司使用,主要用作替代毒性較大的硫化鎘當作黃色染料,最常被製作為檸檬色的顏料。它在抗紫外線降解性,不透明度,著色力和不易與其他顏料反應等方面與鎘顏料相同。除了作為幾種鎘黃的替代品外,它還可作為以往用鋅、鉛和鍶製成的鉻酸鹽顏料的無毒替代品。如果將釩酸鉍添加入綠色顏料及硫酸鋇(增加透明度),它也可以作為鉻酸鋇的替代品,甚至比其他的更綠。而與鉻酸鉛相比,它不會因空氣中的硫化氫而變黑(受紫外線照射將加速反應),並且具有更明亮的顏色,尤其是檸檬黃,由於產生該顏色所需的硫酸鉛百分比較高,它是最透明、無光澤且最快變黑的。它也被用來作為汽車烤漆,但由於成本較高,仍不普遍[ 74] 。
作為製造丙烯酸纖維時的催化劑。
將 CO2 轉化為 CO 的電催化劑 [ 75] 。
潤滑油的成分。
毒理學與生態毒理學
维基百科 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 ,並
不能 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
科學文獻指出,與其他重金屬 (鉛 、砷 、銻 等)相比,鉍化合物對人體的毒性較小,可能是因為鉍鹽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對較低、造成其中的鉍離子較難以被人體吸收所致[ 76] 。研究指出,鉍滯留於全身的生物半衰期為5天,但它會在接受鉍藥物治療的人的腎臟中積存多年[ 77] 。
鉍可能會引發中毒,在近年來越來越普遍。與鉛中毒一樣,鉍中毒會導致在牙齦上形成黑色沉澱物,稱為鉍線 [ 78] [ 79] 。鉍中毒或許可用二巯基丙醇 治療,其療效目前尚不明確[ 80] 。
鉍對環境的影響尚不清楚,它可能比其他的重金屬更不容易產生生物積累,而這是一個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的領域[ 81] 。
生物修復
硬柄小皮伞 (Marasmius oreades )可以用來修復被鉍汙染的土壤[ 81] 。
參見
参考资料
^ Prohaska, Thomas; Irrgeher, Johanna; Benefield, Jacqueline; Böhlke, John K.; Chesson, Lesley A.; Coplen, Tyler B.; Ding, Tiping; Dunn, Philip J. H.; Gröning, Manfred; Holden, Norman E.; Meijer, Harro A. J. Standard 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21 (IUPAC Technical Report) .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22-05-04. ISSN 1365-3075 . doi:10.1515/pac-2019-0603 (英语) .
^ Bi(0)已知存在於二鉍烯的N -雜環碳烯 錯合物中,參見:Deka, Rajesh; Orthaber, Andreas. Carbene chemistry of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origin, evolu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May 6, 2022, (51): 8540 [2023-05-28 ] . doi:10.1039/d2dt00755j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9-22).
^ 3.0 3.1 Cucka, P.; Barrett, C. 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i and of solid solutions of Pb, Sn, Sb and Te in Bi. Acta Crystallographica. 1962, 15 (9): 865. doi:10.1107/S0365110X62002297 .
^ 4.0 4.1 4.2 Kean, Sam. The Disappearing Spoon (and other true tales of madness, lov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 New York/Boston: Back Bay Books. 2011: 158 –160. ISBN 978-0-316-051637 .
^ Harper, Douglas. bismuth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
^ Bismut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 Norman, Nicholas C. Chemistry of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 1998: 41 [2022-03-28 ] . ISBN 978-0-7514-0389-3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1).
^ Agricola, Georgious. De Natura Fossilium . New York: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55: 178 [1546] [2022-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1-05-14).
^ Nicholson, William. Bismuth . American edition of the British encyclopedia: Or,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 comprising an accurate and popular view of the present improved state of human knowledge. 1819: 181 [2022-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1).
^ 10.0 10.1 Weeks, Mary Elvira . The discovery of the elements. II. Elements known to the alchemist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32, 9 (1): 11. Bibcode:1932JChEd...9...11W . doi:10.1021/ed009p11 .
^ Giunta, Carmen J. Glossary of Archaic Chemical Terms . Le Moyne College . [2022-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4-12). See also for other terms for bismuth, including stannum glaciale (glacial tin or ice-tin).
^ Gordon, Robert B.; Rutledge, John W. Bismuth Bronze from Machu Picchu, Peru. Science. 1984, 223 (4636): 585–586. Bibcode:1984Sci...223..585G . JSTOR 1692247 . PMID 17749940 . S2CID 206572055 . doi:10.1126/science.223.4636.585 .
^ Pott, Johann Heinrich. De Wismutho . Exercitationes Chymicae. Berolini: Apud Johannem Andream Rüdigerum. 1738: 134 [2022-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1).
^ 14.0 14.1 14.2 14.3 14.4 Hammond, C. R. The Elements, in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1st. Boca Raton (FL, US): CRC press. 2004: 4.1. ISBN 978-0-8493-0485-9 .
^ Geoffroy, C.F. Sur Bismuth . Histoire de l'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 Avec les Mémoires de Mathématique & de Physique ... Tirez des Registres de Cette Académie. 1753: 190 [2022-03-28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12-18).
^ 16.0 16.1 Levason, W.; Reid, G. 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the s, p, and f Metals. Comprehensiv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I. Amsterdam: Elsevier Pergamon. 2003. ISBN 0-08-043748-6 . doi:10.1016/B0-08-043748-6/02023-5 .
^ Krüger , p. 171.
^ Jones, H. The Theory of the Galvomagnetic Effects in Bismuth.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1936, 155 (886): 653–663. Bibcode:1936RSPSA.155..653J . JSTOR 96773 . doi:10.1098/rspa.1936.0126 .
^ 19.0 19.1 Wiberg , p. 768.
^ Tiller, William A. The science of crystallization: microscopic interfacial phenomen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ISBN 978-0-521-38827-6 .
^ Wiberg , p. 767.
^ Krüger , p. 172.
^ Boldyreva, Elena . High-Pressure Crystallography: From Fundamental Phenomena to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 Springer. 2010: 264–265. ISBN 978-90-481-9257-1 .
^ Manghnani, Murli 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igh Pressur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ress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RAPT-17) 2 .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ies Press (India). 25–30 July 1999: 1086 (2000). ISBN 978-81-7371-339-2 .
^ 25.0 25.1 25.2 25.3 25.4 Suzuki , p. 8.
^ Wiberg , pp. 769–770.
^ 27.0 27.1 Greenwood , pp. 559–561.
^ 28.0 28.1 Krüger , p. 185
^ Suzuki , p. 9.
^ 无机化学丛书.第四卷.P484.铋的化学性质
^ Carvalho, H. G.; Penna, M. Alpha-activity of 209 Bi . Lettere al Nuovo Cimento. 1972, 3 (18): 720. S2CID 120952231 . doi:10.1007/BF02824346 .
^ Marcillac, Pierre de; Noël Coron; Gérard Dambier; Jacques Leblanc & Jean-Pierre Moalic. Experimental detection of α-particles from the radioactive decay of natural bismuth. Nature. 2003, 422 (6934): 876–878. Bibcode:2003Natur.422..876D . PMID 12712201 . S2CID 4415582 . doi:10.1038/nature01541 .
^ Loveland, Walter D.; Morrissey, David J.; Seaborg, Glenn T. Modern Nuclear Chemistry . 2006: 78 [2022-01-17 ] . Bibcode:2005mnc..book.....L . ISBN 978-0-471-11532-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1-18).
^ Imam, S. Advancements in cancer therapy with alpha-emitters: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1, 51 (1): 271–8. PMID 11516878 . doi:10.1016/S0360-3016(01)01585-1 .
^ Acton, Ashton. Issues in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esearch . 2011: 520 [2022-01-17 ] . ISBN 978-1-4649-6352-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1-18).
^ Greenwood , p. 553.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Godfrey, S. M.; McAuliffe, C. A.; Mackie, A. G.; Pritchard, R. G. Nicholas C. Norman , 编. Chemistry of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Springer. 1998: 67–84. ISBN 978-0-7514-0389-3 .
^ Scott, Thomas; Eagleson, Mary. Concise encyclopedia chemistry . Walter de Gruyter. 1994: 136 . ISBN 978-3-11-011451-5 .
^ Greenwood , p. 578.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emistry . Forgotten Books. : 363 [2019-11-30 ] . ISBN 978-1-4400-5235-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21).
^ Krüger , p. 184.
^ 3D counterpart to graphene discovered [UPDATE] . KurzweilAI. 2014-01-20 [2014-0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9-27).
^ Liu, Z. K.; Zhou, B.; Zhang, Y.; Wang, Z. J.; Weng, H. M.; Prabhakaran, D.; Mo, S. K.; Shen, Z. X.; Fang, Z.; Dai, X.; Hussain, Z.; Chen, Y. L. Discovery of a Thre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Dirac Semimetal, Na3 Bi. Science. 2014, 343 (6173): 864–7. Bibcode:2014Sci...343..864L . PMID 24436183 . arXiv:1310.0391 . doi:10.1126/science.1245085 .
^ 44.0 44.1 Gillespie, R. J.; Passmore, J. Emeléus, H. J.; Sharp A. G. , 编. Advanc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Radio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1975: 77–78. ISBN 978-0-12-023617-6 .
^ Anthony, John W.; Bideaux, Richard A.; Bladh, Kenneth W.; Nichols, Monte C. (编). Bismuth (PDF) . Handbook of Mineralogy. I (Elements, Sulfides, Sulfosalts). Chantilly, VA, US: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1-12-05 ] . ISBN 978-0-9622097-0-3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07-19).
^ Krüger , pp. 172–173.
^ Anderson, Schuyler C. 2017 USGS Minerals Yearbook: Bismuth (PDF)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9-11-30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1-11).
^ Klochko, Kateryna. 2018 USGS Minerals Yearbook: Bismuth (PDF) .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19-11-30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1-11).
^ Krüger , p. 173.
^ 52.0 52.1 Ojebuoboh, Funsho K. Bismuth—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JOM. 1992, 44 (4): 46–49. Bibcode:1992JOM....44d..46O . doi:10.1007/BF03222821 .
^ Horsley, G. W. The preparation of bismuth for use in a liquid-metal fuelled reactor. Journal of Nuclear Energy (1954). 1957, 6 (1–2): 41. doi:10.1016/0891-3919(57)90180-8 .
^ Shevtsov, Yu. V.; Beizel’, N. F. Pb distribution in multistep bismuth refining products. Inorganic Materials. 2011, 47 (2): 139. doi:10.1134/S0020168511020166 .
^ 无机化学丛书.第四卷.P472.铋的生产与应用
^ 56.0 56.1 56.2 56.3 Bismuth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ee "Metal Pr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1998" for a price summary and "Historical Statistics for Mineral and Material Commod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production. USGS.
^ Suzuki , p. 14.
^ Warburg, N. IKP, Department of Life-Cycle Engineering (PDF) .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2009-05-05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9-02-25).
^ Klochko, Kateryna. Klochko, Kateryna. . www.usgs.gov. 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1-03).
^ Kean, Sam. The disappearing spoon and other true tales of madness, lov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iodic table of the elements. http://worldcat.org/oclc/935530837 . ISBN 978-1-4464-3765-0 . OCLC 935530837 .
^ Bismuth . Wikipedia. 2019-12-18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31) (英语) .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Shigella – Shigellosis | CDC . www.cdc.gov. 2019-01-17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09) (美国英语) .
^ Sox, T E; Olson, C A. Binding and killing of bacteria by bismuth subsalicylate. .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89-12, 33 (12): 2075–2082 [2020-01-03 ] . ISSN 0066-4804 . PMID 269494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31).
^ Parnell, R. J. G. Bismuth in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 .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924, 17 (War Sect): 19–26 [2020-01-03 ] . ISSN 0035-9157 . PMC 2201253 . PMID 1998421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31).
^ Manufacture of bismuth tartrates , 1924-09-09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1-05) (英语)
^ Maile, Frank J.; Pfaff, Gerhard; Reynders, Peter. Effect pigments—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05-11, 54 (3): 150–163. ISSN 0300-9440 . doi:10.1016/j.porgcoat.2005.07.003 .
^ Pfaff, Gerhard. Special Effect Pigments: Technical Basics and Applications. Vincentz Network GmbH & Co KG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Q1Pc0aY-vg4C&pg=PA36 . 2008 [2020-01-03 ] . ISBN 978-3-86630-905-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6) (英语) .
^ Hopper, K D; King, S H; Lobell, M E; TenHave, T R; Weaver, J S. The breast: in-plane x-ray protection during diagnostic thoracic CT--shielding with bismuth radioprotective garments. . Radiology. 1997-12, 205 (3): 853–858. ISSN 0033-8419 . doi:10.1148/radiology.205.3.9393547 .
^ La Fontaine, A.; Keast, V.J. Compositional distributions in classical and lead-free brasses .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06-12, 57 (4-5): 424–429. ISSN 1044-5803 . doi:10.1016/j.matchar.2006.02.005 .
^ Llewellyn, David; Hudd, Roger. Steels: Metallurgy and Applications. Elsevier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Wl1azjcJblIC&pg=PA239 . 1998-02-24 [2020-01-03 ] . ISBN 978-0-08-051776-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4) (英语) .
^ Davis, Joseph R.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 ASM International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Lskj5k3PSIcC&pg=PA41 . 1993 [2020-01-03 ] . ISBN 978-0-87170-496-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21) (英语) .
^ FARAHANY, S; OURDJINI, A; IDRIS, M H; THAI, L T. Poisoning effect of bismuth on modification behaviour of strontium in LM25 alloy .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1-10, 34 (6): 1223–1231. ISSN 0250-4707 . doi:10.1007/s12034-011-0239-5 .
^ FARAHANY, S.; OURDJINI, A.; IDRIS, M.H.; THAI, L.T. Effect of bismuth on microstructure of unmodified and Sr-modified Al-7Si-0.4Mg alloys .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07, 21 (7): 1455–1464. ISSN 1003-6326 . doi:10.1016/s1003-6326(11)60881-9 .
^ Tücks, Andreas; Beck, Horst P. The photochromic effect of bismuth vanadate pigments: Investigations on the photochromic mechanism . Dyes and Pigments. 2007-01, 72 (2): 163–177. ISSN 0143-7208 . doi:10.1016/j.dyepig.2005.08.027 .
^ DiMeglio, John L.; Rosenthal, Joel.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CO2 to CO with High Efficiency using an Inexpensive Bismuth Based Electrocatalyst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3-06-19, 135 (24): 8798–8801 [2020-01-03 ] . ISSN 0002-7863 . PMC 3725765 . PMID 23735115 . doi:10.1021/ja403354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31).
^ DiPalma, Joseph R. Bismuth Toxicity, Often Mild, Can Result in Severe Poisonings . Emergency Medicine News. 2001-04, 23 (3): 16. ISSN 1054-0725 . doi:10.1097/00132981-200104000-00012 .
^ FOWLER, BRUCE A.; SEXTON, MARY J. Bismuth. Handbook on the Toxicology of Metals . Elsevier. 2007: 433–443. ISBN 978-0-12-369413-3 .
^ Levantine, Ashley; Almeyda, John. Drug induced changes in pigmentation .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973-07, 89 (1): 105–112. ISSN 0007-0963 . doi:10.1111/j.1365-2133.1973.tb01932.x .
^ bismuth line . TheFreeDictionary.com.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09).
^ Dimercaprol Monograph for Professionals . Drugs.com.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2-21) (英语) .
^ 81.0 81.1 Wayback Machine (PDF) . web.archive.org. 2016-03-03 [2020-01-03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延伸閱讀
Greenwood, N. N. & Earnshaw, A.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2nd.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ISBN 978-0-7506-3365-9 .
Krüger, Joachim; Winkler, Peter; Lüderitz, Eberhard; Lück, Manfred; Wolf, Hans Uwe. Bismuth, Bismuth Alloys, and Bismuth Compounds.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 Wiley-VCH, Weinheim. 2003: 171–189. ISBN 978-3527306732 . doi:10.1002/14356007.a04_171 .
Suzuki, Hitomi. Organobismuth Chemistry . Elsevier. 2001: 1–20 [2022-03-28 ] . ISBN 978-0-444-20528-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11).
Wiberg, Egon; Holleman, A. F.; Wiberg, Nils. Inorganic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2001. ISBN 978-0-12-352651-9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