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郡
別名:郯郡、東晦郡、沂平郡 |
---|
|
• 行政中心 | 郯縣 朐山縣 |
---|
|
歷史 | |
---|
|
• 成立 | 秦代 |
---|
• 废除 | 758年 |
---|
|
|
|
地望:山東臨沂、 江蘇連雲港、徐州一帶 |
東海郡,一名郯郡、東晦郡,中國古郡名。
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與江蘇省北部、安徽省天长市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魏置東海國。西晉復置郡。南北朝時為雙方爭奪之地。東魏置海州。隋初廢,大業中復置郡,治朐山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海州為東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海州。
建置沿革
秦代
東海郡在秦代又稱郯郡[1],始置年代已不可考。秦始皇滅楚國後,於楚國東部之地置陳郡、薛郡[2]。《元和郡縣志》謂秦時分薛郡置郯郡[3],治所在郯縣[4]。劉師培認為:“疑在秦名郯,楚名東海,高祖初年名郯,又改名東海。”[5]
根據出土的秦代封泥有東晦□馬字樣,研究者認為秦代東海郡的正式名稱應為東晦郡[6]。“晦,暝也”[7],東晦與東海意義相同[8]。
西漢
漢高帝五年(前202年),徙齊王韓信為楚王,以東海郡、會稽郡、泗水郡、薛郡、陳郡置楚國。次年,廢楚王韓信,分其地為二國:立劉交為楚王,以彭城郡、東海郡、薛郡置楚國;立劉賈為荊王,以東陽郡、鄣郡、會稽郡置荊國。景帝三年(前154年),削楚國東海郡為漢郡,又削趙國、膠西等國,引發了七國之亂。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東海郡南部數縣置泗水國。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東海郡治郯縣,屬徐州刺史部,領二十縣、十八侯國。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省臨沂市大部、江蘇省連雲港市全境,以及徐州市東部一帶。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東海郡有358414戶,1559357人。
又《漢書》王子侯表載東海郡有辟土、東平、運平、文成、翟彭、東淮、淯、參鬷、沂陵、江陽、藉陽、就鄉等侯國,地望無考。[11]
新莽、東漢
王莽改東海郡為沂平郡。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封皇子劉陽為東海公,十七年進爵為王,東海遂為王國。建武十九年(43年),立東海王劉陽為皇太子,改名劉莊,並改封原皇太子劉彊為東海王。二十八年(52年),徙魯王劉興為北海王,東海王劉彊兼食魯郡,東海國的都城由郯縣遷往魯郡魯縣[19]。東海王劉彊遷都魯郡後,多次上書要求將東海郡歸還朝廷。明帝永平中,劉彊薨,其子劉政繼立,東海郡收歸朝廷,改魯郡為魯國。劉政雖以魯國為封國,但王號不改,仍為東海王。永平十五年(72年),析東海郡之下邳、曲陽、司吾、良成四縣與臨淮郡數縣置下邳國。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東海郡領十三縣:郯、蘭陵、戚、朐、襄賁、昌慮、承、陰平、利城、合鄉、祝其、厚丘、贛榆。郯縣為東海郡治、徐州州治。
獻帝建安三年(198年),析東海郡、琅邪郡、北海郡之地置昌慮郡、利城郡。十一年,昌慮郡併入東海郡。建安十七年(212年),封皇子劉敦為東海王,復置東海國。此時魯國劉羨仍為東海王,出現了兩個東海王並存的局面,直至曹魏代漢。
魏晉南北朝
魏時省東海郡贛榆縣。太和六年(232年),封文帝子曹霖為東海王,置東海國。晉復置東海郡。太康元年(280年)復置贛榆縣。此時東海郡領郯、祝其、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蘭陵、承、昌慮、合鄉、戚,共十二縣。有11100戶。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置蘭陵郡。永嘉以後,東海郡沒於後趙。晉安帝時收復淮北,復置東海。
南朝宋明帝泰始中,青、徐二州為北魏攻佔,於贛榆縣僑置青州。泰始七年(471),置東海縣。又析贛榆縣置鬱縣,立西海郡,屬青州。劉宋末年,東海郡領襄賁、贛榆二縣,全郡有2411戶,13941人。又於今江蘇鎮江一帶置南東海郡,領郯、祝其、襄賁、利成、西隰、丹徒、武進等縣,屬南徐州。南齊建元初,於今江蘇省漣水縣一帶置北東海郡,領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等縣,屬冀州(僑置)。
東魏武定七年(549年),得梁青州北海郡(僑置)之地,置東海郡,領贛榆、安流、廣饒(梁僑置)、下密(梁僑置)四縣,有1242戶,5904人,屬海州。武定八年,置郯郡,治郯縣,領郯、臨沂、建陵、歸昌四縣,屬東徐州。北周改置朐山郡。
隋唐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天下諸郡。大業三年(607年)改海州為東海郡,治朐山縣,領朐山、東海、漣水、沭陽、懷仁五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東海郡,置海州,領朐山、龍沮、新樂、曲陽、沭陽、厚丘、利城、懷仁等縣。天寶元年(742年),仍以海州為東海郡,領朐山、東海、沭陽、懷仁四縣,有28549戶,184009人。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海州。
太守
東海太守
東海相
注
- 昌豨,首任兼末任昌慮郡太守,建安三年臘月(199年初)至十一年(206年)八月在任,死後該郡併入東海郡。[42][43]
人物
参见
註釋及徵引文獻
- ^ 《漢書》地理志郯縣下應劭注:“秦郯郡。”《水經注》沂水:“秦始皇以為郯郡。漢高帝二年更從今名。”
- ^ 《水經注》泗水謂秦始皇二十三年置薛郡。
- ^ 《元和郡縣志》:“秦置三十六郡,以魯為薛郡,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郡為東海郡。”
- ^ 《史記》陳涉世家:“陳王初立時,陵人秦嘉、銍人董紲、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守慶於郯。”
- ^ 《秦四十郡考》,收於《左盦集》
- ^ 《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页93,傅嘉仪,2002,杭州:西泠印社
- ^ 《淮南子》高誘注
- ^ 《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
- ^ (明)郑复亨修、裴天祐校,《隆庆海州志》.
- ^ 存档副本. [2015-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王先謙《漢書補注》地理志上三
- ^ 人民網:《煌煌圣地 悠悠兰陵》. [2010-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 ^ 利成,東漢、魏晉作利城。
- ^ 海西,今本《漢書》誤作海曲。《後漢書》郡國志:“海西,故屬東海。”
- ^ 蘭祺,《漢書》王子侯表作蘭旗。
- ^ 南成,一作南城。
- ^ 祝其,《魯相謁孔廟殘碑》作況基,見《隸釋》卷十七。
- ^ 承縣,一作氶縣。徐松《漢書地理志集釋》:“氶縣以氶水得名,作承者誤。”楊樹達曰:“周泰明《再續封泥考略》卷二有承丞之印,則承字不誤。”
- ^ 《後漢書》東海恭王彊傳
- ^ 《史記》陳涉世家
- ^ 《漢書》張馮汲鄭傳
- ^ 《漢書》惠帝功臣侯表
-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漢書》儒林傳
- ^ 《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 ^ 《漢書》韋賢傳
- ^ 《漢書》馮奉世傳
- ^ 《漢書》霍光金日磾傳
- ^ 《唐刺史考全编》
- ^ 《後漢書》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
- ^ 《後漢書》皇后紀上
- ^ 《論衡》程材。宗均,《後漢書》本傳作宋均。
- ^ 32.0 32.1 《隸釋》東海廟碑
- ^ 《後漢書》陳蕃王允列傳
- ^ 《隸釋》漢太尉劉寬碑、《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
- ^ 《後漢書》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風俗通義》十反
- ^ 《隸續》劉寬門生題名碑
- ^ 《容齋隨筆》五筆引《風俗通義》
- ^ 《碑錄》
- ^ 《氏族典》卷五百七十七引《袁宏集》
- ^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 ^ 《通志》氏族略
- ^ 《三國志·魏武帝紀》:(建安三年)(呂)布敗,獲(臧)霸等,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分瑯邪、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郡。 【《魏志十八·臧霸傳》:《臧霸傳》載『霸為琅邪相,(吳)敦利城、(尹)禮東莞、(孫)觀北海、(孫)康城陽太守』】……(建安十一年八月)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以益瑯邪,省昌慮郡。
- ^ 【《後漢書·郡國志三·徐州》東海郡〖昌虑縣〗有蓝乡。】【《晉書·地理志下·徐州》東海郡漢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一千一百。……朐、襄賁、利城、贛榆、厚丘、蘭陵、昌慮、合鄉、戚】
- ^ 44.0 44.1 44.2 《漢書》雋疏于薛平彭傳
- ^ 《漢書》酷吏傳
- ^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 ^ 《漢書》蕭望之傳
- ^ 《漢書》匡張孔馬傳
- ^ 49.0 49.1 《漢書》薛宣朱博傳
- ^ 《漢書》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 《漢書/卷095》,出自班固《漢書》
參考書目
-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南齊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水經注》,1990,陳橋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載于《文史》2006年第1期
|
---|
關中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河北地區 | |
---|
淮汉以南 | |
---|
待考 | |
---|
注1:本模板依五十四郡說列出秦郡。此外皆列入待考一欄。下劃線者為 前221年秦代的36個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在()中注明曾用名稱。 |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