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郡級行政區
|
說明:此表大致從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五十四郡說,其他郡名列入「待考」項內。
|
地理區域 |
順序 |
郡名 |
治所(今地位置) |
轄縣數 |
可考縣數 |
郡名所見文獻 |
備注
|
關中地區
|
|
內史直管
|
咸陽縣(今陝西省咸陽市東)
|
41
|
41
|
《史記·秦本紀》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
80餘[註 2]
|
1
|
隴西郡
|
狄道縣(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
21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後漢書·西羌傳》 《水經·河水注》
|
原為義渠國之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以前秦攻義渠後置郡。[參 23][參 24][參 25][參 26]
|
2
|
上郡
|
膚施縣(今陝西省靖邊縣西北)
|
21
|
《史記·秦本紀》 《史記·魏世家》 《史記·匈奴傳》 《漢書·地理志》 《後漢書·西羌傳》 秦郡封泥「上郡太守」、「上郡候丞」
|
原屬魏國之郡,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國獻出上郡十五縣後置郡。[參 27][參 28][參 26]
|
3
|
北地郡
|
義渠縣(今甘肅省寧縣西北)
|
15
|
《史記·匈奴傳》 《漢書·地理志》 《後漢書·西羌傳》
|
原為義渠國之地,秦昭王時期征服義渠後置郡。[參 29][參 30][參 26]
|
4
|
雲中郡
|
雲中縣(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東北)
|
12[參 31]
|
12
|
《史記·匈奴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河水注》
|
原為趙國之郡,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年)秦攻趙取其地後置郡。[參 32][參 33][參 34]
|
5
|
九原郡
|
九原縣(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南)
|
|
8
|
《史記·趙世家》 《漢書·地理志》
|
原為趙國之郡,秦滅趙後以其地設郡。[註 3]
|
6
|
新秦中[註 4]
|
|
34[參 35]
|
6
|
|
原為匈奴河南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將蒙恬破匈奴取其地後設郡,郡名不詳。因河南地富庶可與關中相媲美,故號「新秦中」。秦末漢初時,匈奴奪回此地。[註 5]
|
河南地區
|
7
|
三川郡[註 6]
|
雒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滎陽縣(今河南省鄭州市西北)
|
|
22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陰溝水注》 秦郡封泥「叁川尉印」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韓國之地,秦莊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韓,韓獻成暨、鞏等地後合併置郡。因河、雒、伊三川匯集之處得名。[參 36][參 37][參 38]
|
8
|
潁川郡
|
陽翟縣(今河南省禹州市)
|
|
23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潁水注》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韓國之地,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秦滅韓後置郡。因潁水之名得名。[參 39][參 40][參 41]
|
9
|
碭郡
|
碭縣(今安徽省碭山縣南)
|
|
22
|
《漢書·地理志》 《水經·睢水注》 秦封泥「碭丞之印」
|
原為魏國之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滅魏後置郡。[參 42][參 43][參 44]
|
10
|
東郡
|
濮陽縣(今河南省濮陽市西南)
|
|
26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河水注》 岳麓書院秦簡
|
原為魏國之地,秦始皇五年(前242年)秦取魏國二十城地後置郡。因在魏都大梁之東得名。[參 45][參 46][參 47]
|
11
|
薛郡
|
魯縣(今山東省曲阜市)
|
|
22
|
《漢書·地理志》 《水經·濟水注》、《泗水注》 秦封泥「薛丞之印」
|
原為齊國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攻齊取其地後設郡。[參 48][參 49]
|
12
|
東海郡[註 7]
|
郯縣(今山東省郯城縣西南)
|
|
18
|
《史記·陳涉世家》 《史記·絳侯世家》 《水經·沂水注》 秦封泥「東晦司馬」、「東晦都水」
|
原屬薛郡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薛郡設郡。[參 50][參 51][參 52]
|
13
|
四川郡[註 8]
|
相縣(今安徽省宿縣西北)
|
|
25
|
《漢書·地理志》 《水經·睢水注》 秦封泥「四川太守」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楚國之地,秦滅楚後,於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設郡。因郡域有淮、沂、濉、泗4條河水而得名。[參 53][參 54][參 55]
|
14
|
淮陽郡
|
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
|
|
27
|
《史記·楚世家》、《白起王翦列傳》 秦封泥「淮陽發弩」
|
原為楚國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滅楚後設郡。初名陳郡,後來改稱淮陽郡。[參 56][參 57]
|
15
|
南陽郡
|
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
|
|
27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秦封泥「南陽邸丞」、「南陽司馬」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韓、楚、魏三國交界地,秦取三國地後,於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郡。[參 58][參 59]
|
16
|
臨淄郡[註 9]
|
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
|
73[參 60]
|
10
|
《史記·田世家》 《漢書·地理志》 《水經·淄水注》 秦封泥「臨菑司馬」、「齊囗尉印」
|
原為齊國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後設郡。初名齊郡,後來齊郡分割為數郡,改稱為臨淄郡。[參 61][參 62][參 63]
|
17
|
濟北郡
|
廬縣(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西南)
|
9
|
秦封泥「濟北太守」
|
原屬齊郡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齊郡西部設郡。
|
18
|
泰山郡[註 10]
|
博陽縣(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
|
9
|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王國維《秦郡考》考證認為是秦統一後,分齊郡、琅邪郡而設的郡。
|
19
|
琅邪郡
|
東武縣(今山東省諸城市)
|
6
|
《漢書·地理志》 《水經·濰水注》 秦封泥「琅邪司馬」等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齊國之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後設郡。[參 64][參 65]
|
20
|
膠東郡[註 11]
|
即墨縣(今山東省平度市東南)
|
8
|
秦封泥「即墨太守」
|
原屬琅邪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琅邪郡北部設郡。疑初名即墨郡,後來分割西部設膠西郡後,改稱膠東郡。
|
21
|
膠西郡[註 12]
|
|
8
|
|
王國維《秦郡考》考證認為是秦統一後,分齊郡、琅邪郡而設的郡。
|
22
|
城陽郡[註 13]
|
莒縣(今山東省莒縣)
|
5
|
秦郡封泥「城陽侯印」
|
王國維《秦郡考》考證認為是秦統一後,分齊郡、琅邪郡而設的郡。
|
河北地區
|
23
|
河東郡
|
安邑縣(今山西省夏縣北)
|
52[註 14]
|
19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涑水注》
|
原為魏地,秦昭王二十一年(前290年)魏國獻出河東地四百里給秦後置郡。[參 66][參 67][參 68]
|
24
|
河內郡
|
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西)
|
19
|
秦封泥「河內邸丞」、「河內左工」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河東郡設郡。
|
25
|
上黨郡
|
長子縣(今山西省長子縣西)
|
13
|
《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秦郡封泥「上黨府丞」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韓國之郡,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韓國割讓此郡給秦,上黨郡守率眾投趙。秦國至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才盡定其郡。[參 69][參 70]
|
26
|
太原郡[註 15]
|
晉陽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
|
21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秦郡封泥「太原守印」、「太原大府」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趙國之地,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盡定太原之地,於莊王三年(前247年)置郡。[參 71][參 72]
|
27
|
代郡
|
代縣(今河北省蔚縣西北)
|
9[參 73]
|
11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纝水注》
|
原為趙國之郡,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都邯鄲,趙公子嘉出奔至代,自立為代王。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代後設郡。[參 74][參 32][參 75][參 76]
|
28
|
雁門郡
|
善無縣(今山西省右玉縣南)
|
17[參 77]
|
10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
原為趙國之郡,秦始皇十三年(前234年)左右,秦攻趙,取其地置郡。[參 32][參 78]
|
29
|
邯鄲郡
|
邯鄲縣(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
|
|
11
|
《史記·秦始皇本紀》、《白起王翦列傳》 《漢書·地理志》 秦封泥「邯鄲造工」、「趙郡左田」
|
原為趙國之地,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攻陷趙都邯鄲後置郡。[參 79][參 80]初名趙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趙郡一分為二,改稱邯鄲郡。[參 81][參 82][註 16]
|
30
|
鉅鹿郡
|
鉅鹿縣(今河北省平鄉縣)
|
|
10
|
《漢書·地理志》 《水經·濁漳水注》 秦封泥「鉅鹿之丞」
|
原為趙國之地,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秦滅趙後置趙郡,二十五年(前222年)分郡置鉅鹿郡。[參 83][參 84]
|
31
|
恆山郡
|
東垣縣(今河北石家莊市東北)
|
27[參 85]
|
22
|
秦封泥「恆山侯丞」等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屬邯鄲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邯鄲郡設郡。
|
32
|
清河郡[註 17]
|
疑漢治清陽縣(今山東省臨清市北)
|
4
|
秦封泥「清河太守」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屬鉅鹿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分割鉅鹿郡設郡。
|
33
|
河間郡[註 18]
|
|
|
10
|
秦封泥「河間尉印」等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屬鉅鹿郡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因鉅鹿郡域較大而分割設郡。因在黃河和漳水之間而得名。
|
34
|
廣陽郡
|
薊縣(今北京市主城區西南)
|
|
9
|
《水經·漯水注》
|
原為燕國之地,秦破燕都薊後,於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置郡。[參 86]
|
35
|
右北平郡
|
無終縣(今天津市薊州区)
|
16[參 87]
|
9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鮑丘水注》
|
原為燕國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參 88][參 89][參 90]
|
36
|
上谷郡
|
沮陽縣(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
12[參 91]
|
10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聖水注》 秦封泥「上谷府丞」
|
原為燕國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二十三年(前224年)置郡。因郡在谷之頭而得名。[參 88][參 92][參 93]
|
37
|
漁陽郡
|
漁陽縣(今北京市密雲区西南)
|
12[參 94]
|
3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鮑丘水注》
|
原為燕國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參 88][參 95][參 96]
|
38
|
遼西郡
|
陽樂縣(今遼寧省錦州市西)
|
29[參 97]
|
7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濡水注》
|
原為燕國五郡,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攻燕,取其地置郡。[參 88][參 98][參 99]
|
39
|
遼東郡[註 19]
|
襄平縣(今遼寧省遼陽市)
|
3
|
《史記·匈奴列傳》 《漢書·地理志》 《水經·大遼水注》 秦封泥「潦東守印」
|
原為燕國五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攻遼東,滅燕後置郡。[參 74][參 88][參 100][參 101]
|
淮漢以南
|
40
|
漢中郡
|
南鄭縣(今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東)
|
初31,後41[參 102][參 103]
|
12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沔水注》 秦郡封泥「漢中底印」
|
原為巴蜀之地,秦滅巴蜀後,於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攻取楚國漢中郡後合併置郡。因位於漢水之中而得名。[參 104][參 105][參 106]
|
41
|
蜀郡
|
成都縣(今四川省成都市)
|
18
|
《漢書·地理志》 《華陽國志·巴志》 秦郡封泥「蜀左織官」、璽泥「蜀邸倉印」
|
為古蜀國之地,秦惠王後九年(前316年)秦滅蜀國後,於武王元年(前314年)設置封國。昭王二十二年(前285年)秦廢封國改置郡。[參 107][參 108]
|
42
|
巴郡
|
江縣(今重慶市北)
|
11
|
《漢書·地理志》 《華陽國志·巴志》 《水經·江水注》 秦郡封泥「巴左工印」
|
為古巴國之地,秦惠王後九年(前316年)秦滅巴國後,於武王元年(前314年)置郡。[參 102][參 109][參 110]
|
43
|
南郡
|
江陵縣(今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
|
|
18
|
《史記·秦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江水注》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楚地,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攻取楚都郢後置郡。[參 111][參 112][參 113]
|
44
|
九江郡
|
壽春縣(今安徽省壽縣)
|
|
13
|
《漢書·地理志》 《水經·淮水注》 秦郡封泥「九江守印」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楚國之地,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後設郡。因有九條江水匯流,東合為大江而得名。[參 114][參 115]
|
45
|
廬江郡[註 20]
|
番陽縣(今江西省鄱陽縣東北)
|
|
5
|
《水經·贛水注》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原為楚地,秦滅楚後,析九江郡南部置郡。[參 116][參 117]
|
46
|
衡山郡
|
邾縣(今湖北省黃岡市)
|
|
5
|
秦封泥「衡山發弩」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以前設郡,因九江郡域過於遼遠而分割設郡。[參 118]
|
47
|
會稽郡
|
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
|
|
26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
原為楚國江南之地,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滅楚取江南地後設郡。[參 119][參 120]
|
48
|
長沙郡
|
臨湘縣(今湖南省長沙市)
|
|
6
|
《漢書·地理志》 《水經·湘水注》
|
原為楚國之地,秦滅楚平江南地後,於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郡。[參 121][參 122][參 123]一說秦統一後,併入秦蒼梧郡。[參 124]
|
49
|
洞庭郡[註 21]
|
疑黔中郡治臨沅縣(今湖南省常德市)
|
|
10
|
里耶秦簡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所設的新郡。一說秦統一後,改黔中郡為洞庭郡。
|
50
|
蒼梧郡[註 22]
|
|
|
13
|
秦官印「蒼梧侯丞」 里耶秦簡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所設的新郡。
|
51
|
象郡
|
臨塵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境內)
|
|
2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水經·溫水注》
|
原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嶺南地後設郡。[參 125][參 126][參 127]
|
52
|
南海郡
|
番禺縣(今廣東省廣州市)
|
|
5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秦郡璽印「南海司空」
|
原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嶺南地後設郡。[參 125][參 128]
|
53
|
桂林郡
|
桂林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境內)
|
|
5
|
《史記·秦始皇本紀》 《漢書·地理志》
|
原為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取嶺南地後設郡。因江源多桂,不生雜木而得名。[參 125][參 129][參 130]
|
54
|
閩中郡
|
閩中縣(今福建省福州市)
|
|
1
|
《史記·東越列傳》
|
原為越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以後,派遣尉屠雎五路大軍其中一路東向[來源請求],攻取東甌和閩越後設郡。[參 131]
|
待考
|
|
鄣郡
|
今江蘇、安徽、浙江3省境內
|
|
|
《續漢志·郡國四》 《晉書·地理志》
|
錢大昕認為楚漢之際分會稽郡西部置郡;洪亮吉和劉師培主張為秦三十六郡之一;譚其驤、周振鶴以為秦統一後增設的新郡。
|
|
州陵郡
|
今湖北省境內
|
|
|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陳松長謂是當時秦國在征服楚地過程中,臨時設置的郡,待戰事結束,降格為南郡所屬的縣。
|
|
江湖郡
|
疑今安徽、江西2省境內
|
|
|
《岳麓書院秦簡》[參 22]
|
陳松長謂是秦朝為了加強吳楚地區江河湖泊之地的統治而特設的郡,隨著後來郡置的分割和細化而消失。
|
|
巫黔郡[註 23][註 24]
|
|
|
|
《史記·秦本紀》 《續漢書·郡國志》 《水經·沅水注》 秦郡封泥「巫黔囗邸」、「巫黔右工」
|
原為楚國之地,秦昭王三十年(前277年)秦取楚國巫、黔中二郡及江南地後合併置郡。[參 132][參 133][參 134]可能隨著後來郡置的分割和細化而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