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羅德西亞保護領 Protectorate of Northern Rhodesia |
---|
|
|
国歌:《天佑吾王》 |
|
地位 | 英国保护领 |
---|
首都 | 李文斯頓(1935年以前) 路沙卡(1935年以後) |
---|
常用语言 | 英語 |
---|
英國國王 | |
---|
|
• 1923年–1936年 | 喬治五世 (首) |
---|
• 1952年–1980年 | 伊利莎白二世 (末) |
---|
|
總督 | |
---|
|
• 1924年–1927年 | 赫伯特·斯坦利 |
---|
• 1959年–1964年 | 伊夫林·霍恩 |
---|
|
總理 | |
---|
|
• 1964年 | 肯尼思·卡翁达 |
---|
|
历史 | |
---|
|
| 1911年 |
---|
• 保護領 | 1924年 |
---|
• 英國保護領 | 1924年 |
---|
| 1953年-1963年 |
---|
• 尚比亞獨立 | 1964年10月24日 |
---|
• 獨立 | 1964年10月24日 |
---|
|
货币 | 南羅德西亞鎊 |
---|
|
北羅德西亞(Northern Rhodesia)是位在非洲南部的英國保護領。於1911年通過巴羅茲蘭 - 西北羅得西亞和東北羅得西亞的兩個早期保護區而形成。英國南非公司(BSAC)是一家代表英國政府的特許公司,它最初是由兩個早期的保護國管理的。從1924年起,它由英國政府管理,作為與其他英國管理的保護國類似條件的保護國,並且終止由BSAC管理時所需的特殊規定。1964年10月24日,作為尚比亞共和國獨立。
雖然根據BSAC章程,它具有特許殖民地的特徵,但BSAC與當地統治者和英國立法的條約賦予其保護地位。該領土吸引了相對較少數量的歐洲定居者,但從這些首次獲得政治代表的時候起,他們就作為一個單獨的實體或與南羅得西亞和可能的尼亞薩蘭有關的白人少數民族統治而激動。北羅得西亞的礦產財富使南羅得西亞政治家充分融合,但英國政府傾向於選擇一個包括尼亞薩蘭在內的更寬鬆的協會。這是為了保護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的非洲人免受歧視性的南羅得西亞法律的影響。1953年成立的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聯邦在廣大的非洲大多數人中非常不受歡迎,其形成加速了對多數統治的呼籲。由於這種壓力,該國於1964年成為贊比亞獨立。
地理上,而不是政治上的術語“羅得西亞”指的是一個地區,通常包括今天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地區。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
北美洲 |
---|
|
- 1. 同美国共同占据。
- 2.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过,加拿大和其他英国自治领获准成立自治政府。
- 3. 1934年放弃自治,但法理上仍为自治领,直至1949年加入加拿大。
|
|
|
非洲 |
---|
|
- 6. 國際聯盟託管地。
- 7. 自治的南罗得西亚于1965年单方面宣布独立(罗得西亚)并作为一个不受承认的国家持续存在,直至1979年《兰开斯特府协议》。1980年独立受到承认后,津巴布韦为英联邦成员,直至2003年退出。
|
|
|
|
南极洲和南大西洋 |
---|
|
- 14. 自2009年起为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的一部分;阿森松岛(1922起)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1938起)前为圣赫勒拿的附属地。
- 15. 1908年宣称;1962年建立英属南极领地,1985年建立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领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