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宇宙論(英語:Acosmism)與泛神論相反,否認宇宙的實在,認為它最終只是錯覺,只有無限未顯(英语:unmanifest)的「絕對」是真實的。[1] 東、西方哲學中都能夠找到無宇宙論的概念。
「摩耶」(梵語:माया,māyā)在印度教不二論派中是一種無宇宙論的形式。「摩耶」的意思是"幻影"。 [2][3]宇宙被認為是摩耶,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認為宇宙是虛幻的。溫迪·多尼格(英语:Wendy Doniger)解釋:“說宇宙是幻影(摩耶)不是說這是不現實的,而是說,它不是看起來的這樣,它是持續地被造的。摩耶不僅欺騙人對物的認識。更基本地,它將人對物的知識限制於次等的認識論和本體論上。[4]
無宇宙論可以在一些西方哲學家的作品中看到,包括巴门尼德、柏拉圖、斯賓諾莎、康德、黑格爾、叔本華,以及布拉德利等英美理想主義者。[5][6] 無宇宙論(Acosmism)一詞,通常會追朔到黑格爾的宗教哲學,特別在他對於泛神論的理解,以及駁斥斯賓諾莎是無神論者的指控。[7][8][9]
斯塔斯認為所有哲學上的無宇宙論都植根於神秘經驗,無論作者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斯塔斯指出,大多數西方哲學家傾向一種合格的無宇宙論形式,世界不是那麼真實,而不是完全虛幻。他看見無宇宙論有兩個神秘來源來自「永恆時刻」,首先這個神秘的時刻包含永恆和無窮,所以沒有什麼是在其之外的,第二是因為「永恆時刻」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價值。[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