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子(英語:Exon)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 而内含子则会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
所有的外显子一同组成了遗传信息,该信息会体现在蛋白质上。
剪接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参看替代剪接),所以外显子只能在成体mRNA中被看出。即使是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要精确预测外显子的位置也是非常困难的。
真核生物的基因,其线性表达被内含子阻断,这就是所谓的断裂基因(split gene),该现象的发现者理察·羅伯茨(Richard J. Roberts)和菲利普·夏普(Phillip A. Sharp)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
在反式剪接中,不同mRNA的外显子可以被接合在一起。
一个外显子经常编码蛋白的一个蛋白质结构域。
基因组内所有的外显子构成了外显子组。
PAB2、CFI及CFII)
RNA剪接: 内含子 / 外显子 · snRNA · snRNP · 剪接體(次要剪切体(英语:Minor spliceosome)、U1(英语:U1 spliceosomal RNA)) · 選擇性剪接 · 前体mRNA加工因子 (PLRG1、PRPF3、PRPF4、PRPF4B、PRPF6、PRPF8、PRPF18、PRPF19、PRPF31、PRPF38A、PRPF38B、PRPF39、PRPF40A及PRPF4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