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5′端帽

5′端帽[1]five-prime cap,5′ cap)是在真核细胞病毒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5′端经修饰後形成封闭的帽状结构(端帽[2]),为双核苷酸端点[3]

5′加帽的過程對建立成熟的mRNA作轉譯非常重要。加帽確保了mRNA在蛋白質生物合成中進行轉譯的穩定性,並在細胞核中是高度調控的過程。

結構

核酸糖結構顯示2′、3′及5′碳的位置

5′端帽是在mRNA分子的5′端,並且包含一個以不正常5′至5′三磷酸鹽鏈結著mRNA的鳥苷

更多的修飾包括鳥苷的甲基化、及其他mRNA的5′端內頭兩個核酸糖的2′羥基的甲基化。兩個2′羥基的甲基化於圖內可見。

5′端帽的功能與RNA分子的3′端相似,但端帽核酸糖的5′碳是鏈接的,但3′端則不是的。這會提供足夠對核酸外切酶的抵抗。

加帽過程

加帽會是由RNA沒有修改的5′端開始。這會形成一個最後的核苷酸,而隨後附帶於5′碳的三個磷酸基

  1. 其中一個終結的磷酸基會由磷酸酶移除,留下兩個磷酸基。
  2. 三磷酸鳥苷(GTP)會被鳥苷轉移酶加入磷酸基,並在過程中會失去本身的兩個磷酸基。這就會造成5′至5′三磷酸基鏈結。
  3. 鳥苷會被甲基轉移酶甲基化
  4. 其他甲基轉移酶會選擇性地將接近5′的核苷酸甲基化。

加帽目標

轉錄前進行加帽所需的是與RNA聚合酶Ⅱ連結的。當新轉錄本的5′端進入酶時就會開始進行加帽,這種方式的加帽是要確保進行多聚腺苷酸化

用作加帽的酶必須是與RNA聚合酶Ⅱ連結的,為要確保其對某一轉錄本(差不多就是mRNA)的獨有性。

功能

5′端帽有四個主要功能:

参见

参考文献

  1. ^ 黄庆生,姜绍谆.5′端帽状结构对乙脑病毒RNA稳定性和感染性的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1999, 15(2):1.DOI:10.3321/j.issn:1007-8738.1999.02.026.
  2. ^ 羅竹芳. 生物科學與生命.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4: 35. ISBN 9789570174021. 
  3. ^ 王懋梁.信使核糖核酸5′末端帽状结构和功能[J].生理科学进展, 1981(4):4.
  4. ^ Recognition of cap structure in splicing in vitro of mRNA precursors. [11 Dec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外部連結

  • RNA Caps. PubMed Medical Subject Heading (MeSH).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Chemical RNA Caps. Bio-Synthesis, Inc. [2014-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