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初在模版上用中國與台灣來分別代表兩岸的,就是模版原作者的我,因為我認為在清一色全是國家與地區簡稱、只是用於檢索連結的模版上,特別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的名稱,是一種蓄意凸顯其特殊點與爭議的作法,不是非常恰當。畢竟,如果每個國家都要如同兩岸這樣非得以全名寫出才正確的話,那我們是否應該也在模版上使用美利堅合眾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乃至於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些正式全名,才顯得公平?但如果真的這樣寫,那還真是沒完沒了呢!不過,我已經懶得為了這問題再爭論些什麼了,反正如果一個簡單的簡稱老是會被冠以意識型態上的解讀的話,我只能說這樣的心胸未免有點狹窄。但是,為了版上的和平,我願意pass過這個議題不再去改變它,各位看著辦吧!--泅水大象 07:39 2005年3月6日 (UTC)
东沙群岛等,因为有争议就列为特别行政区的话,是不是要把钓鱼岛甚至台湾岛都加上?--列那狐 (留言) 20:02 2005年5月21日 (UTC)
移动自Wikipedia:聊天
Template:Asia太长了,感觉是小作品加这模版就变大作品了,为什么不能像英文版一样分开呢?另外,这北亚更多的时候仅指俄罗斯亚洲部分,把蒙古国算进去,又加了两行:)。还有就是,海外属地与其他特殊政区,这一栏有点多余,其实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连人都没有,只能叫有争议的地区吧(钓鱼岛、独岛、北方四岛怎么没有,太给日本人面子了)。我做了一个东亚的模版,帮忙看一下下,谢了: Template:东亚 --本本一世 09:16 2005年8月15日 (UTC)
"何況,釣魚台雖然離中國大陸很遠,但是它離台灣非常近呀"要驳斥这句话很容易,大象兄自己都可以想出来吧。 进入正题,“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可惜的是我没看过(PS:不过非常想看)你提出的參考書目,不过FACTBOOK BY CIA(只有南沙群岛)、其它版本的WIKI以及大陆出版的地图册是没有南海诸岛了,为什么一定要和那本书上一致呢?这些条目如果一定要列出,用一个更全面的Template:有争议的地区吧,如果你不反对,我去做一个(不知是不是首创)。喔,问一句,把蒙古国移到东亚可以吧--本本一世 14:48 2005年8月15日 (UTC)
我觉得如果分的太细,争议一定会太大的。同时,我也不认为亚洲的分区的方法已经被普遍接受。举个极端的例子,在很多老美的眼里,亚洲和中东是两个并列的词汇。当然,现在长的像猛犸一般的模板,很多时候都有些喧宾夺主,需要精简。真是个两难的问题--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File:Nomorecommunism.gif 19:21 2005年8月15日 (UTC)
東沙群島除了中國大陸與台灣外,沒有與其他國家或地區有主權爭議。建議把東沙群島拿掉。 (閒聊一句,香港有條街道叫東沙島街,英語叫Pratas Street) -Hello World! 03:56 2005年8月16日 (UTC)
1印度尼西亚的部份地區和东帝汶有時被視為大洋洲。 2新西兰與巴布亚新几内亚有時被認為屬於澳大拉西亞地區。 3新西兰與紐埃、库克群岛組成联系邦。 4美国與帛琉、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馬紹爾群島組成联系邦。
呵呵,你好。关于Template:Asia模板,感觉是太繁杂了,像个橄榄球似的,拆分没有什么不恰当,只要界面设计好些就OK,容易查找。我看比照英文相关的模板,是不错和简洁很多,英文参与者众多,人多力量大嘛,直接参照或取之并非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当然让其精美更好,你认为呢?!Cncs talk 11:02 2005年11月20日 (UTC)
針對很多人的提到,原本的各大洲國家模板有體積過份龐大容易喧賓奪主的問題,因此特別以新的橫排格式將各大洲的模板的改正過。新改版的模板體積變小很多,但仍具有與原本一樣的資訊豐富度,希望這可以在版面與搜尋效率上達到一個較優秀的平衡。--泅水大象 訐譙☎ 09:30 2005年12月23日 (UTC)
我反對把東沙群島加到template:Asia中,一來它不是國家或獨立政區,二來主權無爭議(如果硬要說PRC與ROC的爭議那我無話可說,那就請解釋一下為什麼不把澎湖、金門、馬祖加上去)--Hello World! (✉) 07:34 2006年3月18日 (UTC)
老實說,我也沒看過任何一本把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阿布哈茲、南奧賽梯、德涅斯特河东岸、索马里兰列出來的地理圖鑑或百科書籍,但我覺得它們應符合模板中「特殊政區」的收錄範圍。出現這個原因,也許是中文版書刊的作者未聽過,但亦可能是十多年前還只是有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該些刊物出版的時候根本未出現這些獨立政治體系。香港、澳門、東沙等,能在中文版書刊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們是使用中文的地方;至於巴勒斯坦——中國大陸看似把巴勒斯坦看成是國家——所以也可在大多書刊找到。
我覺得有兩件事情要考慮,首先是模板應該包括世界各地所有的政治體(最少要有自己的政府、行政架構、法律、有一定常住人口等,而他們聲稱他們的主權不隸屬其他國家),另外,就是嘗試找找其他語言的書刊是怎樣處理(會否很困難?)--Hello World! (✉) 04:40 2006年3月19日 (UTC)
慨嘆香港的地位太過奇怪------香港竟是不少國際組織的「創始會員國」,例如GATT、WTO、以及由始至終都是WHO的成員(WHO卻沒有台灣的一份)--Hello World! (✉) 09:21 2006年4月2日 (UTC)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
现在Template:Asia中,中华民国被视为一个东亚国家,这是许多大陆人无法接受的事情。但为了尽量中立,中华民国在这个模版中的地位真的很难定,所以请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请参考以下几点:
个人观点:中华民国的定位是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政区。参见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列表--Finblanco 08:40 2006年4月2日 (UTC)
請到template talk:asia討論,謝謝--Hello World! (✉) 09:19 2006年4月2日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日本|……
我想再重申一次,香港和澳門並非海外屬地、亦非主權地位不明的「其他特殊政區」。請問是把港澳這樣歸類是誰發明的?--Hello World! (✉) 13:52 2006年4月2日 (UTC)
書刊除了政治外,還不知不覺間滲入了大量經濟因素。如果東沙這種外島應加入的話,應加入琉球;如果香港和澳門這兩個曾被外國統治的地方應加入的話,琉球(曾被美國管轄)也應該加入。如果琉球不被加入的話,是因為政治?因為經濟地位?還是因為它全不重要?這個我不知道。而我覺得,應找出的是加入模板的準則,而不是照搬別人的列表--Hello World! (✉) 15:06 2006年4月3日 (UTC)
Image:Geography Books.jpg 唉,雖然已經解釋過N百次解釋到有點膩了,但還是很遺憾看到小小一個地理介紹的模板,又被拿來炒作政治議題。我想大部分資深點的維基人都很清楚,維基百科並不是讓我們闡述新理論的地方,一切的敘述、解說、分類,都應該要以實際存在可供驗證的參考資料為主。如同之前說到都說破嘴的,「模板上的特殊地區不等於爭議地區」這件事,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鑽牛角尖,只能說,或許中文版上的諸位比較喜歡吵吵鬧鬧,所以老是特別專注在「爭議」這件事上?無論如何,不管你是質疑當初這些模板是根據什麼理由而這樣設計,或是懷疑把港澳列在特區的方式是誰發明的,為了解釋清楚,我直接把最根本的參考資料全部「照」出來讓大家看個清楚,這些資料全都是歐美等國最知名的大型出版商所發行的、世界地理相關的圖鑑作品,雖然我不敢說他們的分類立場能符合各位的期望或是100%中立,但至少,這些書籍可以明確的反映出來,在兩岸以外,其他國家的民間是如何看待台灣與港澳的定位(別跟我說聯合國、WHO還是GATT之類的事情,那些是政治,是有幕後黑手在操作的,相比之下這些出版品才真正反映了自由言論立場下的觀點)。很有趣的是,幾乎所有的歐美出版品都把台灣當作是一個國家來介紹,使用與其他國家相同的格式與欄位,而港澳與南海諸島則偶爾會在特定的幾本書中被單獨列出,這些都是我當初設計模板時所參考的依據,而不是口說無憑自己創造的。我希望各位在看完我提供的資料後,也能相對地提出你們所根據的資料一同討論,畢竟太多空口說白話的意見是永遠不會達到共識的。提供各位參考之!
其實我擁有的資料還不只這些,只是不想佔用太多篇幅,先把實際上在製作模板時有參考到過的幾本提出來介紹而已。最後,我想要以一介地理迷的身分(肯花錢買這麼多地理圖鑑堆在家裡,我想我有資格如此自稱),呼籲大家別把太多政治摻雜在這裡,多花點功夫來看看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的其他角落是什麼模樣吧!--泅水大象 訐譙☎ 19:25 2006年4月2日 (UTC)
对于上面象兄提供的资料我有些个人看法说说。西方出版的主流读物涉及到全球的书籍总是从西方的视角出发的,他们对亚非国家的历史的了解是很不够的。看看英文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条目en:World War II,完全是把欧洲战场作为红花,亚洲战场相比之下完全是配衬绿叶,其中涉及到中国抗战的段落更是只有寥寥几句话。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个案。对于地理我了解得不多,但是我是学建筑的,对建筑史书我也算是看过不少。世界建筑史的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这门课其实以前叫西方建筑史,现在虽然改名叫世界建筑史其实还是西方建筑史,以目前世界主流的建筑界观点来看西方建筑史就是世界建筑史。所以你翻开任何一本西方出版的建筑史书,不管是塔夫里还是弗兰普顿,不管是剑桥还是那个不知名的小出版社,全书百分之九十五的篇幅就是西建史,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工艺美术运动/古典复兴/芝加哥学派-〉现代主义-〉多元化时期。日本在现代部分一般会有少量篇幅,古代就是神社和鸟居,中国更惨,一般只会出现在某个介绍古代城市的章节,如长安北京的规划,再放个天坛祈年殿的照片就over了,拉美可能出个玛雅金字塔,至于非洲和东南亚一般连出现原始建筑的可能都没有。中国建筑再不济至少营造法式还算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为数不多的关于建筑形制规范的典籍,中国园林也算是可以和西方园林并驾齐驱的两种风格吧。这些书可以花几十页篇幅不厌其烦的去描述古希腊的柱式规范,却不会写一句话讲中国古建筑的法式规范。而提到中国园林必然是在说英国的风致式园林的时候。所有这些书全都称自己叫世界建筑史,既全面又权威,老实说,它们配叫世界两个字吗?恕我斗胆猜测一下,您那几本书的编辑没有一个是真的很清楚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这几者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所以这些书来举证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这就好像中国人永远也不可能比意大利人更了解文艺复兴,不可能比欧洲人更了解中世纪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国历史。所以我想这个中国的问题还是应该我们中文维基内部通过协商来自己解决才好。--3dball 22:17 2006年4月3日 (UTC)
尋找非西方和非中文的視角,恐怕不是一件易事,因為很多時其他語言的新聞、文獻等,都是由英語(或許有法語)翻譯而成,下意識地,連價值觀都一併搬過去了。另外,一本書在哪裡出版,也影響了該書偏頗哪些地區,就如上面舉出的《Geographica》這本書,是一本澳洲的書,關注點當較多在太平洋島嶼,所以才會出現東沙群島這種東西。(可否找找裡面收錄了多少印度洋、加勒比海或南大西洋的島嶼?)可能對於一本印度出的地圖冊來說,內裡會有安達曼、尼科巴、聖誕島等,卻遺漏一大堆太平洋島嶼也說不定。
對「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這種表達方法我沒有異義(我不排除信奉泛綠的人士會反對),我覺得有問題的是為何把那些出版物對某地區的偏頗照單全收。我始終認為應找出收錄的準則,然後把符合該準則的所有東西都收錄在內。 --Hello World! (✉) 13:35 2006年4月4日 (UTC)
通过这个模板争议我忽然发现了维基的一个罩门^_^以前我以为按照维基的可供查证的原则,只描述不评论是可以做到绝对中立的,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阴暗的角落,就是分类。按照上述原则,条目内容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绝对中立,但是条目的分类就不行了,因为作为百科全书分类永远只能有一种,即所有的条目只能按照唯一的某个目录结构体系下存在,而这种目录结构体系竟然也是隐含着某种以前我们不怎么会注意到的价值判断的,这时候前面的只引用其他来源的原则就失灵了,条目可以正反两方面都引用,目录就不行了,维基一定要在这众多的分类主张中选定一种,而只要是选定了一种就一定等于做出了价值判断。那对于这里出现的争议怎么办?可供查证的原则在此处失灵,所以只能依靠大家的相互协商妥协来达成共识。比如xxx有人认为他是军阀有人认为他是军事家我们可以把它归入军事人物,这就是一种妥协。对于内容我们可以设定收录的标准,但是对于分类这办法显然不行,否则在出现相互矛盾的不同分类法时听谁的?大家只能通过协商妥协。--3dball 13:36 2006年4月4日 (UTC)
我另外想說的是條目的命名。雖然這裡的政策是先來者得的方式,但使用維基百科內容的人並不會理會這些;他們只會覺得「既然維基百科都這樣用,我想這都是正式的了吧」。我們當然不是這樣認為,但會使其他使用者有這種感覺,尤其是當報刊在這裡找資料作引用的時候。--Hello World! (✉) 14:16 2006年4月4日 (UTC)
阿儒 | 這裡泡茶 20:31 2006年4月4日 (UTC)
我想问一下,这个讨论是不是基本已经结束了?目前版本就算是一个折中版本了吧?Zhuhui 23:17 2007年4月12日 (UTC)
先不管台湾问题,那位朋友先把香港、澳门前面的海外属地去掉好么?--蓝色理想@郁郁竹林 03:05 2006年4月20日 (UTC)
一般來說,模版都是以簡潔扼要、可以快速找到關連目標作為主要用途,但日前有人將亞洲各國模版加上了國旗,並將國名全改為全名,不僅增加模版的位元數,而且也把原本簡潔的版面弄得花花綠綠一大片,也與其他各洲(例如美洲、歐洲模版)的設計完全不同。個人不是很贊同這般的修改方式,不知其他用戶是否有相同的感覺?或是有其他的意見呢?—泅水大象 訐譙☎ 2008年3月20日 (四) 01:50 (UTC)回复
以色列是歐洲國家噢?我怎麼不知道?我一直以為以色列是中東國家 以色列列真的是歐洲國家嗎?怎麼會?--36.224.17.77(留言) 2014年6月1日 (日) 21:17 (UTC)回复
哈薩克是「也」歐洲國家噢 !哈薩克「也」是歐洲國家噢。長知識了!--1.171.223.243(留言)2014年6月21日 (六) 21:49 (UTC)回复
歐亞分界的烏拉河穿過哈薩克境內,所以哈薩克有一部份在歐洲。--全無尊嚴先生(留言) 2014年6月22日 (日) 03:31 (UTC)回复
酬勞是我們公司有沒有問題、唔──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83.179.180.219(討論)於2021年2月25日 (四) 13:31 (UTC)加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