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为选出于2025年4月21日去世的教宗方济各的继任者而召开。根据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发表的宗座憲令《主的普世羊群》,只有在宗座出缺当日未满80岁、即1945年4月21日或之後出生者的枢机,方具資格参与本次会议[1][2]。虽未有正式规定,但樞機團一般会选出一名枢机成为继任教宗。本次会议按规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举行。[1]
枢机团在宗座出缺当日共有252名成员,其中有135名樞機符合選舉人資格[3]。但按《主的普世羊群》规定,选举人团最多为120人。枢机团在四月三十日宣佈所有135名符合選舉人资格的枢机均有權投票。[4]当选教宗最低所需票数为与会枢机人数的三分之二。扣除缺席的二人,按133人算,即89票。[1][5]
这135名枢机中,有5名主教级枢机,110名司铎级枢机、20名执事级枢机;其中5人由若望保禄二世擢升,22人由本笃十六世擢升,108人由方济各擢升;29人在圣座(如罗马教廷等机构)奉职,79人在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地任职,28人荣休。最年长者为79岁的嘉祿·奧索羅·西耶拉,最年轻者为45岁的尼各老·比乔克(英语:Mykola Bychok)。另有116名枢机因序齿丧失资格[註 1]。
2025年5月7日,樞機選舉人進入西斯汀小堂開始首場的選舉秘密會議[8][9]。經過兩日內的四輪投票,樞機團最終於翌日選出主教部部长罗伯特·方济各·普雷沃斯特繼任教宗,並取名號為良十四世[10][11][12]。
樞機團一般分為三等,依次為主教、司鐸、執事,樞機們按此為列隊進入會議場地、宣誓及投票順序的依據,並能夠反映樞機的資歷及榮譽[13]。 除了東儀天主教會的主教外,主教級樞機以樞機團團長為首,副團長為次,餘者則按照委任為主教級樞機的日期排序。東儀天主教會主教、司鐸級樞機和執事級樞機則是按他們獲冊封為樞機的樞機會議日期及其出現於官方公告中的時間排列[14]。
本次选举人中有5人来自东仪天主教会,分别为加色丁礼的类斯·辣法厄尔一世·萨科、叙利亚-玛兰卡礼的巴西流·克利米斯·托通克爾、埃塞俄比亚礼的貝爾哈內耶蘇斯·德梅雷烏·蘇拉菲爾、乌克兰希腊礼的尼各老·比乔克(英语:Mykola Bychok)及叙利亚-玛拉巴礼的乔治·雅各伯·科瓦卡德(英语:George Koovakad)。最年长的主教级枢机、司铎级枢机与执事级枢机,以及最年轻的执事级枢机亦分别被任命不同的职务,譬如最年长的主教级枢机负责主持选举秘密会议、最年长的执事级枢机则负责在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宣告选举结果;在这次会议中,这些职位分别由伯多禄·帕罗林、雲先·普利奇、道明·方济各·若瑟·曼玻第、乔治·雅各伯·科瓦卡德(英语:George Koovakad)出任。
雲先·普利奇原先以健康欠佳為由宣佈自己無法參加是次教宗選舉[131],但在獲得醫生的首肯後決定前往梵蒂岡[132]。
(時年78—79歲)
本篤十六世
135名樞機選舉人分別來自除南極洲外的6個大洲上的7个個國家及地區[137]:
|access-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