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形目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依次為:
烏鰭石斑魚 (Epinephelus marginatus )
独角雪冰鱼 (Chionodraco hamatus )
大龍鰧 (Trachinus draco )
細鱗綠鰭魚 (Chelidonichthys lucernus )
毒擬鮋 (Scorpaenopsis diabolus )
锦鳚 (Pholis gunnellus )
海刺鱼 (Spinachia spinachia )
梅花鱸 (Gymnocephalus cernuus )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类:
棘鰭類 Acanthopterygii
亚类:
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
真鲈形系 Eupercaria
目:
鲈形目 Perciformes Bleeker , 1859
模式属
鲈属 Perca
亞目[ 1]
(传统分类法見正文 )
異名
鮋形目 Scorpaeniformes
刺鱼目 Gasterosteiformes
鲈形目 (學名 :Perciformes)是輻鰭魚纲 的一目 ,在传统的鱼类分类法中,约有40%的鱼隸屬於此,因此傳統分類中的鲈形目為脊椎动物 最大的目,共有7800餘种 ,形態、大小各异,几乎在所有的水體中都有出现,绝大多数为海水鱼 [ 2] 。已知最早的鲈形目化石 產生於白垩纪 晚期,其内部各类群在当时便已开始分化。
早期分类法将一大部分棘鳍鱼类都纳入鲈形目,使鲈形目在早期成为了硬骨鱼最大的一个目,包含25亚目160科,中国大陆的一些网站(如百度百科 )现在还依旧在沿用25亚目的鲈形目分类法,新分类法中的真鲈形系 约等于传统分类法当中的鲈形目。
形态特征
鲈形目鱼类通常有两个背鳍,腹鳍和臀鳍一般分为数束前硬后软的鳍,这些鳍可能部分或者完全连在一起。腹鳍位于喉部或腹部,通常有一根刺。鳞一般呈栉 状,但也有圆形或其他形状。
分类
鲈形目的分类有较大的變動,传统上它是一个並系群 ,如使用單系群 分类,則鲉形目 、鲀形目 和鰈形目 應為鲈形目的亚目 ,而其眾多亚目中也有一些是並系的。
为解决其中存在的并系群问题,近年一些鱼类分类学者[ 1] [ 3] [ 4] 倾向于将庞大的传统鲈形目拆分成多个较小的目 。例如,依鱼类分类学网站 DeepFin 采用的分类法(即2017年美国 学者 Betancur-R 等人修订的硬骨魚 系統發育 分类),整个传统的鲈形目及其近亲被提升归类为棘鳍类 之下的鲈形亚类 、真鲈形系 。鲈形亚类的分类层级是介于纲 与目之间的“亚类”(subdivision ),依系统发生学 的研究分成9个系,再细分成不同的总目、目、亚目及下目等,共有30个目,相当于传统的鲈形总目 ,而真鲈形系包括狭义的鲈形目等,共16目、161科 ,与传统上广义的鲈形目相当。
現行分类
依据 DeepFin 分类系统,鲈形目属于真鲈形系 ,拟金眼鲷目 与日鲈目 是其姐妹群 ;真鲈形系现存各类群与鲈形目的分化关系如下[ 1] :
真鲈形系
笛鲷目 Lutjaniformes
蓋刺魚科 Pomacanthidae
諧魚科 Emmelichthyidae
刺尾鲷目 Acanthuriformes
銀鱗鯧科 Monodactylidae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鮟鱇目 Lophiiformes
菱鲷目 Caproiformes
大眼鲷目 Priacanthiformes
金錢魚科 Scatophagidae
藍子魚科 Siganidae
鲷形目 Spariformes
松鲷目 Lobotiformes
白鲳目 Ephippiformes
狼鲈科 Moronidae
鱚科 Sillaginidae
日鲈目 Centrarchiformes
拟金眼鲷目 Pempheriformes
鲈形目 Perciformes
䲢形目 Uranoscopiformes
银鲈目 Gerreiformes
Eupercaria
在 DeepFin 分类系统中,鲈形目现存9个亚目 ,其中8個亚目的分化关系如下,诺曼鱼亚目 的位置有待遗传学 進一步检测[ 1] :
鲈形目 Perciformes
鮨亚目 Serranoidei
基于以上分类,狭义的鲈形目共61科 ,传统上的鲉形目 及刺魚目 均合併至此[ 1] [ 3] [ 4] :
传统分类
在传统分类法中,广义的鱸形目包含如下20個亚目 ,分為156科 [ 5] ,此套分類系統不能反映真实的种系发生 情況:
常见俗称
現時有多種鱸形目魚類,都以「鱈魚 」的名稱在市場上出售,例如:
巴塔哥尼亞美露鱈 (Dissostichus eleginoides )
南極美露鱈 (Dissostichus mawsoni )
黑鱈魚 (Notothenia microlepidota )
毛利鱈魚 (Paranotothenia magellanica ,亦作藍鱈魚)
為避免食品商將其他魚類(如蠟油魚 )當作鱈魚出售,2007年香港 食物安全中心 發出《有關識別及標籤:油魚/鱈魚的指引》[ 6] ,規定只有鱈形目 魚類才可標為「鱈魚」,其他不屬於鱈形目的魚類若充當鱈魚出售,可能會因違反香港的《商品說明條例》而遭檢控。然而,長久以來一直被當作是鱈魚的魚種,則不受此影響[ 7] [ 8] 。
参考文献
^ 1.0 1.1 1.2 1.3 1.4 Betancur-R., R.; Wiley, E.O.; Arratia, G.; Acero, A.; Bailly, N.; Miya, M.; Lecointre, G. & Ortí, G.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 2017, 17 (162). OCLC 7079229862 . PMC 5501477 . PMID 28683774 . S2CID 26509184 . doi:10.1186/s12862-017-0958-3 .
^ 中国大百科智慧藏:鲈形目
^ 3.0 3.1 Betancur-R, R.; Wiley, E.O.; Bailly, N.; Miya, M.; Lecointre, G. & Ortí, G.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 Version 3 . DeepFin . 2014-07-31 [2021-03-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6).
^ 4.0 4.1 Betancur-R, R.; Broughton, R.E.; Wiley, E.O.; Carpenter, K.; Lopez, J.A.; Li, C.; Holcroft, N.I.; Arcila, D.; Sanciangco, M.; Cureton, J.; Zhang, F.; Buser, T.; Campbell, M.; Ballesteros, J.A.; Roa-Varon, A.; Willis, S.; Borden, W.C.; Rowley, T.; Reneau, P.C.; Hough, D.J.; Lu, G.; Grande, T.; Arratia, G. & Ortí, G. The tree of life an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ony fishes . PLOS Currents Tree of Life . 2013-04-18 [2016-06-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11).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6). Perciformes . FishBase . Version 2016-06.
^ 有關識別及標籤:油魚/鱈魚的指引 (PDF ) . 2007 [2021-03-03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1-02-20). (繁體中文)
^ 安全中心發標籤油魚指引 . 明報即時新聞. 2007 [2007-08-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09-27). (繁體中文)
^ 食物安全:蠟油魚不可採用鱈魚標籤 .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7 [2007-08-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09-30).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