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日語(日语:やさしい日本語/やさしいにほんご yasashii nihongo */?)是指透過使用簡單表達(日语:表現)、簡化句子構造、對漢字註上振假名等方式,令不諳日語的外國人更易理解的日語。也被称为“简明日语”[1]。
1995年發生的阪神・淡路大震災中,有不少受災者是在日外国人。事後調查發現,有外國人未能理解與避難所及生命線有關的資訊,在地震中遇到困難。在日外国人的母語各有不同,而災害發生時,資訊亦很難即時翻譯成多國語言[2]。
弘前大学的佐藤和之等人據此進行研究,提出經過斟酌的「簡單日語」,有日本語能力試驗旧3級左右日語能力(小学3年生的学校文法(日语:学校文法))即可理解[3]。
1999年3月,弘前大学社会言語学研究室網站發布「發生災害時幫助外国人指南(弘前版)」,載有具体草稿文(日语:案文)及地圖,以簡單日語傳遞災害及避難資訊。指南經過特別設計,更換地名後可在日本各地使用[4]。
2005年及2013年,指南增補改訂[5]。網站並提供簡單日語的說明冊及製作指引,供下載列印[6][7]。
2016年,弘前大学社会言語学研究室製作並發布《簡單日語用字用語辞典》(やさしい日本語用字用語辞典),收錄災害發生72小時後的生活必須用語,約7600詞[8]。
2020年1月17日、弘前大学社会言語学研究室的網頁關閉。並公告「不要將『簡單日語』用於商業用途」。
在日本定居的外国人不斷增加,国立国語研究所的調查顯示,62.6%的定居外国人表示「日語」是他們能理解的外語,「英語」則為44%。庵功雄等人的研究團隊認為,外国人移住者是支撐未來日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需要對他們進行「補償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並提議日本人方面不應一味只要求外国人學日語,在磨合過程中可用最基本的「簡單日語」互相溝通[9]。
庵功雄等人也认为,简单日语不仅对外国人起到作用,对于本身以日语为母语的人群亦有实际意义,并可以指导学术写作等非外国人交流场景[10]。
現時,日本全国各自治體及各種團體、社區FM(日语:コミュニティ放送#災害情報番組),在面向外国人的資訊雜誌、防災指南等處可見使用「簡單日語」[11]。
2012年4月1日,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局開設使用簡單日語的公開實驗網站「NEWS WEB EASY」,刊載NHK新聞。此舉在日本乃至世界獲得積極反響[12]。
2015年9月10日,NTT DOCOMO發放災害資訊的Area Mail(日语:エリアメール)開始支援「簡單日語」設定[13]。
一些日本的自治体陆续提供基于简单日语的资讯和生活帮助[14]。
日本NHK在官网网站提供简明日语的教学资源[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