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东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路,民间称为江东或江南,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境内);後於宋朝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江浙行省等。[1]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在並沒有行駛主權的幽雲十六州地區,宋朝也預設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2] 天禧二年(1018年)复升昇州为江宁府;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
北宋时期, 今天江苏省西南部,安徽省东南部属于江南东路,江南东路置一府(江宁府)、7州、2军、68县。
在宋代,江南东路是中国最繁荣的省份之一。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名之内,与淮南东路,两浙路相当,明显领先于附近的淮南西路、江南西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