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衔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军衔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借鉴了苏联军衔样式于1955年实行军衔制度,1965年廢止[1],1988年恢復,之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2][3]。
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于1988年实行,初设为6等17级。在首次授衔中,截至1988年年底,解放军陆军全军各级军官58.7万余人,文职干部14.7万余人都获得了军衔。其中,中央军事委员会共批准授予上将17人,中将146人,少将1279人;校官17.8万余人;尉官48.8万人。同时,解放军空军也单独举行了授衔仪式。此时,空军在各级军官中的比例较1955年已有显著提升[2]。
1993年将士兵军衔由3等6级增设为3等9级,1999年将士兵军衔由3等9级精简为2等8级,2009年又改为2等9级,现行军衔分为5等19级[4] [5]:
下表列出了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含学员衔,图样为现行的07式军服肩章。[3]
下表列出了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含学员衔,图样为已停止使用的87式军服肩章[3]。
1985年將幹部和戰士的領章做出區隔,幹部將本來的紅領章改為藍底並增加一金星與金框,此項改動算是在替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做預備。此時的軍服為65式過渡至87式的樣式,擁有兩者的共通點。
1965年解放軍將軍銜制廢除,軍官改稱幹部,軍士和士兵則改稱作戰士。新採用的空軍65式軍服紅領章通用並且褲子改為藍色,僅將幹部和戰士以上衣的口袋數量(幹部4個,戰士2個)做出區隔。
曾在1955年-1965年间实行,分为5等18级。1955年授衔时,解放军全军共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军官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共批准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800人,校官3.2万余名,尉官49.8万余名,准尉11.3万余名。同时,解放军空军也单独举行了授衔仪式,[2][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一次修订,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军士。”自此,志愿兵役制士兵的称呼正式从“士官”变为“军士”。
2022年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衔级制度的决定》,自2022年3月31日起施行。军士军衔设“三等七衔”,分别为高级军士: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军士:一级上士、二级上士;初级军士:中士和下士。军士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下士为最低军衔。义务兵军衔由高至低分为上等兵、列兵。[7]。
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新的士官制度始于2009年[8]。其中,高级士官包括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包括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包括中士、下士。
下表列出了2009年士官军衔在07式军服体系中的肩章标识。此外,二级军士长至下士军衔肩章,同时亦为1999年士官军衔六级至一级士官在07式军服体系中的肩章标识[3]:
下表列出了1999年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军衔。其中,高级士官包括空军六级士官、空军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包括空军四级士官、空军三级士官;初级士官包括空军二级士官、空军一级士官[3]。
1993年军衔制度里的士官军衔区分为两种。军士长指经过军事院校或者士官训练机构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士兵。而专业军士指服现役满五年、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士兵[3]。
在1993式士官军衔中,士官包括空军四级军士长(空军四级专业军士)、空军三级军士长(空军三级专业军士)、空军二级军士长(空军二级专业军士)、空军一级军士长(空军一级专业军士);军士包括空军上士、空军中士、空军下士[3]。
1988年军衔制度里的士官军衔区分为两种。军士长指经过军事院校或者士官训练机构培训,被任命担任基层行政或者专业技术领导管理职务的士兵。而专业军士指服现役满五年、自愿继续服现役,经批准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士兵[3]。
在1988式士官军衔中,士官包括空军军士长、空军专业军士;军士包括空军上士、空军中士、空军下士[3]。
1985年將幹部和戰士的領章做出區隔,戰士將本來的紅領章改為藍底並增加帶翼八一紅星。此時的軍服為65式過渡至87式的樣式,擁有兩者的共通點。
下表列出了1955年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士官和士兵军衔[3]。
下表列出了1955年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士官和士兵军衔[3]。
现行的解放军空军07式军服对非作战部队,即文职干部和仪仗队、军乐队等的肩章作了特殊规定[3]。其中,图示的仪仗队肩章已于2014年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