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錦(1933年5月20日—),臺中豐原人,臺灣電影攝影師,第61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林文錦出生於臺中豐原,父親在台灣糖業公司工作,母親為家庭主婦,家中七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1950年,他從豐原高商畢業,畢業後曾在糖廠工作過一段時間,後經考試身份入職農業教育電影公司,接受全方位的電影技術訓練,訓練結束後隨錢小佛沖洗劇照,1951年任電影《永不分離》擔任第二錄音助理,1952年被委派台北總公司業務部,負責影片出租工作。
1954年服補充兵役入伍,四個月後回業務部。同年農教與台灣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併的中影公司,他被調回台中製片廠,入職攝影部門,在首部冠以中影之名的電影《梅崗春回》中擔綱攝影助理,之後與華慧英、方壯猷、賴成英、洪慶雲等人合作。1956年,負責《薛平貴與王寶釧》的錄音工作,同時在幾部台語片中任攝影助理。
1962年,在蔡秋林導演的台語片《烈女養夫》中首次以攝影師身份亮相,之後為中影拍攝《誰能代表我》,是他個人首部以攝影師身份參與的電影。之後陸續拍攝獨立製片公司向中影公司外借的多部台語片,與蔡秋林、李泉溪、林福地、辛奇、張曾澤、李嘉、鄒亞子、丁善璽、陳耀圻、朱延平、劉立立、歐陽俊(蔡揚名)、楊家雲等導演合作,作品包括《雪梅教子》《李亞仙》《桃花泣血記》《悲戀公路》等片。
1966年,憑藉《我女若蘭》獲得第5屆金馬獎最佳彩色影片攝影獎與第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攝影獎。並以《蒂蒂日記》《源》分別入圍第15屆亞洲影展與第17屆亞洲影展的最佳攝影,另外還有《英烈千秋》《突破國際死亡線》《八百壯士》《晚春情事》等片入圍多屆東南亞影展最佳攝影。
1981年,個人執導兼攝影的首部長片《第二次一對一》上映。1992年,生涯掌機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不要回頭望》上映,至此生涯攝影電影共八十餘部。1990年,升任中影公司影視製作組組長,1994年調任技術組組長, 1998年於組長任內退休。2020年出版回憶錄《掌鏡人生:金馬獎攝影師林文錦自傳,見證1950-1980年代台灣電影發展史》(ISBN 9789571382500),惟林在書稱中華民國電影攝影協會秘書長呂俊銘「成天處心積慮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遭對方提告,事後林已經登報道歉,答應即刻下架,不再販售。針對林在2024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事宜,金馬執委會表示會在典禮結束後召開會議討論。[1][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