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端吾(?—?),字元庄,號嵩螺,河南歸德府夏邑县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1],授中书舍人,考選山西道御史,三十七年巡按南直隸两淮盐政,又巡按漕運,四十年巡按四川。万历四十四年四月,升山西道御史彭端吾为陕西参政。天启三年三月,升行人司右司副彭端吾为光禄寺寺丞。五月,光禄寺寺丞彭端吾为本寺少卿。十月,光祿寺少卿彭端吾为太常寺少卿。五年(1625年)四月,通政使司右通政彭端吾自陈乞休,命着致仕。
家族
曾祖彭悠久,號久塘,弘治年间自江西廬陵縣徙居河南夏邑。祖彭中美,嘉靖乙酉舉人。父彭好古,號慕州,舉人,官新城、同官二知县,有八子,號為老八門。兄彭健吾,万历十一年進士。子彭尧谕、彭尧泰。孫彭舜龄(彭尧泰子),清順治六年己丑进士,文林郎,浙江嘉兴府、山东登州府推官。
参考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41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