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邦謨(1484年—1564年),字舜俞,號松泉,四川涪州(今重慶市墊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治《易經》,由國子生中式四川鄉試第十二名舉人,年二十五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一百五十五名,第二甲第五十八名進士[1],授戶部主事,后調吏部員外郎,因事牽連[2],謫運司判官,歷通州知州,正德十五年十一月升贵州按察司僉事。
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升雲南布政司左参议,四年五月升湖广按察司副使,歷江西按察副使,十三年六月升雲南右参政,十四年七月升福建按察使,十月升广西右布政使,十六年十一月升贵州左布政使,调江西左布政,十八年闰七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处,并剿平海盜秦璠黃良之亂。二十一年二月升南京戶部侍郎,二十三年十一月改北京户部右侍郎,二十四年四月升本部左侍郎,二十五年三月晉升南京戶部尚書,二十六年九月召入为戶部尚書,二十八年九月改任吏部尚書,三十年二月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七月去世[3]。
曾祖夏輔。祖夏友綸。父夏彦策。母郭氏。具庆下,兄邦勲、弟邦功、邦齊、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