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8′08″N 120°57′38″E / 23.968754°N 120.960683°E / 23.968754; 120.960683
埔里酒廠,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市區的酒廠,由臺灣菸酒公司經營,主要生產紹興酒、愛蘭白酒與愛蘭囍酒(女兒紅),因此也有別稱為紹興酒的故鄉。曾因洋酒的進口而大受衝擊,面臨關廠危機,以基層員工發起自救推動轉型,現在以觀光酒廠的經營方向轉型,每年入園人次高達130至150萬[1]。對外開放供民眾參觀酒文物館、品酒、介紹紹興酒與愛蘭白酒的特色、產製及飲酒文化;以及販賣相關酒副產品,其中以紹興酒蛋與紹興香腸最為熱銷。
在臺灣實施酒專賣之前,因為埔里的天然環境,埔里地區已有兩所民間的酒廠,其一是在1909年7月,由游禮堂設立的「埔里社製酒組合」,另一是在1912年12月,由蘇逢時設立的「埔里社酒造株式會社」,而後者於1918年轉售給川澄惠之等日人[2],因而埔里酒廠為地方上最大的私營釀造酒廠,直到1922。臺灣總督府後來為了實施酒專賣,先於1922年4月11日在能高郡役所內,成立了「專賣局埔里出張所」臨時事務所。酒類專賣在1922年7月1日實施後,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徵收埔里社酒造株式會社,將埔里出張所設置於此,並將原本的酒場改為埔里出張所的「埔里酒工場」。埔里酒工場最初沿用埔里社酒造會社的造酒設備,並在1928年至1931年間陸續改建,可生產福祿清酒(萬壽理研酒)、金標米酒、銀標米酒、赤標米酒[3]。
埔里出張所原僅負責酒類製造、販售、取締,並在同年9月開始負責當地菸草專賣,在1926年8月開始府則食鹽專賣,在1933年7月開始啤酒專賣,在1934年7月開始負責粗製樟腦和樟腦油製作業務,專賣的管轄範圍包含了臺中州能高郡、新高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