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实证主义 (英語:postpositivism )或后经验主义 (postempiricism )是一种元理论 立场,它批判并改进了实证主义 [ 1] ,影响了哲学 、社会科学 和各种科学探究模型的理论与实践。实证主义者强调研究人员和被研究的人(或对象)之间的独立性,而后实证主义者则认为研究人员的理论、假设、背景知识和价值观会影响观察到的内容。[ 2] 后实证主义者通过认识偏见的可能影响来追求客观性。[ 2] [ 3] [ 4] 实证主义者强调定量 方法,而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定量 和定性 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4]
哲学
认识论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知识不是基于客观个体的先验 评估,[ 4] 而是基于人类的推测 。由于人类知识不可避免地是推测性的,因此这些推测的断言是有根据的,或者更具体地说,藉由一组根据来证明是合理的,这些根据可以随着进一步的调研被修改或撤销。然而,后实证主义不是相對主義 的一种形式,它通常仍然相信存在客观真理 。
本体论
后实证主义者相信现实存在,但与实证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人只能不完全地了解现实。[ 2] 后实证主义者在形成对现实的理解和定义时也借鉴了社会建构主义 。[ 3]
价值论
实证主义者认为研究是或可以是价值中立的,而后实证主义者则认为偏见虽然不受欢迎,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努力发现并纠正它。后实证主义者努力了解其價值論 (即价值观和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的研究,包括通过他们选择的措施、总体、问题和定义,以及通过他们对他们工作的解释和分析。[ 3]
历史
历史学家辨别出了两种类型的实证主义:一种是古典实证主义,即经验主义传统,首先由亨利·德·圣西门 和奥古斯特·孔德 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 5] [ 1] ;另一种是逻辑实证主义 ,后者与维也纳学派 (1920-193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关系密切。[ 3] 后实证主义是D.C. Phillips命名的[ 3] ,是指对两种形式的实证主义的一套批判和修正。[ 3]
最早批评逻辑实证主义 的思想家之一是卡尔·波普尔 。他提出以证伪 来代替证实主义 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 3] 证伪主义认为,不可能验证关于普遍性或不可观察性的信念是真实的,但如果以易于证伪的方式措辞,则有可能拒绝错误的信念。
1965年,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 进行了一场辩论,缘由是托马斯·库恩的理论没有包含这种证伪思想。这场辩论影响了当代的研究方法。
托马斯·库恩被誉为普及并至少部分开创了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6] 库恩的范式转变 思想对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更广泛的批评,认为不仅仅是单个理论,而且整个世界观 都必须不定期地转变以回应证据。[ 3]
后实证主义不是拒绝科学方法 ,而是对实证主义进行改革以应对这些批评。它重新引入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假设:客观真理 的可能性和可取性,以及实验 方法 的使用。哲学家南希·卡特莱特 和伊恩·哈金 的著作就是这些思想的代表。[來源請求] 这种类型的后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的指南中有所描述。[ 7]
后实证主义理论的结构
罗伯特·杜宾认为,一个后实证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认为是由基本“单元”或想法和感兴趣的主题、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对理论“边界”的描述组成。[ 3] 后实证主义理论还包括将理论与可观察现象联系起来的“经验指标”,以及可以使用科学方法检验的假设。[ 3]
托马斯·库恩认为,后实证主义理论可以根据它是否“精确 ”、“一致 ”、“广泛”、“简约 ”和“富有成效”来评估。[ 3]
主要出版物
Karl Popper (1934) Logik der Forschung ,英文重写本为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59),中文标题为《科学发现的逻辑 》
Thomas Kuhn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科学革命的结构 》
Karl Popper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猜想与反驳》
Ian Hacking (1983)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表征与干预》
Andrew Pickering (1984) Constructing Quarks ,《构建夸克》
Peter Galison (1987) How Experiments End ,《实验是如何终结的?》
Nancy Cartwright (1989) Nature's Capacities and Their Measurement
参见
参考文献
^ 1.0 1.1 Bergman, Mats. Positivism. 2016: 1–5. ISBN 9781118766804 . doi:10.1002/9781118766804.wbiect248 .
^ 2.0 2.1 2.2 Robson, Colin.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Second. Malden: Blackwell. 2002: 624. ISBN 978-0-631-21305-5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Miller, Katherine. Communication theories :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2n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5–45. ISBN 9787301124314 .
^ 4.0 4.1 4.2 Taylor, Thomas R.; Lindlof, Bryan C.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3r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2011: 5 –13. ISBN 978-1412974738 .
^ Auguste Comte . Sociology Guide. [2 October 200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7 September 2008).
^ Thomas, David 1979 Naturalism and social sciences , ch. Paradigms and social science, p.161
^ Trochim, William.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Knowledge Base . socialresearchmethods.net. [2023-04-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08).
参考书目
Alexander, J.C. (1995), Fin De Siecle Social Theory: Relativism, Reductionism and The Problem of Reason, London; Verso.
Phillips, D.C. & Nicholas C. Burbules (2000): Postpositivis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Lanham & Boulder: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Zammito, John H. (2004): 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stemes. Post-positivism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from Quine to Latour.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pper, K.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Moore, R. (2009), Towards the Sociology of Truth, London; Continu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