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卡维文

卡維文
类型
使用时期
公元8世紀至16世紀
书写方向從左至右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印度尼西亞語言菲律賓語言馬來西亚語言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子体系巴厘文
巴塔克文
貝貝因字母
庫利坦字母
布希德文
哈努诺文
爪哇字母
隆塔拉文
巽他文英语Old Sundanese script
仁崇字母
勒姜文
塔格班瓦文
Unicode
范围U+11F00–U+11F5F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卡維文 (源自梵語कवि "kavi",意即“詩人”)[1]古爪哇文 是起源於爪哇書寫系統。此書寫系統自公元8世紀到大約公元16世紀在海洋东南亚廣泛地被使用[2] 卡維文是由在南印度的帕拉瓦王朝泰米爾王國的商人所帶來的帕拉瓦文所衍生的,[3] 主要用于編寫淡米爾語, 梵語和古爪哇語。卡維文是傳統的印度尼西亞文字的祖先,例如爪哇文,巴厘文以及傳統的菲律賓文,如呂宋內湖省銅板銘文 822A.D. 和 公元1500年的貝貝因字母

概述

一些東南亞文字是卡維文的派生。這是由東南亞研究學學者們喬治·賽代斯和D·G·E·霍爾提出的。[來源請求] 帕拉瓦文曾主要被用於書寫中古淡米爾語

已知最早的卡維文文本是位於東爪哇辛加薩里王國時期。更多的文本是在滿者伯夷、東爪哇、巴厘島、婆羅洲蘇門答臘

这些文本是元音附標文字,每個字符可被讀出一個固有元音,而變音符號被使用,既可以抑制元音和代表一个純粹的輔音,或代表其它的元音。

一個眾所周知[哪個/哪些?]以卡維文書寫的書面文件是1989年發現於貝湖附近的拉古那銅版銘文英语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4] 。 它上面刻有塞迦紀年 822,即公元900年5月10日,[5] 和書寫包含許多外來詞的馬來語例如梵語。當中一些非馬來語的詞彙的起源是模棱兩個兩可的,可能源自古爪哇語或古他加祿語[6] 這份文件,比其他最近幾年發現於該國如武端的金塔拉和在宿雾島發現的14世紀的陶器及黄金珠寶在修訂古代菲律賓歷史中更為重要。

圖片

以卡維文寫成的石碑(拷貝) 爪哇字母與其他印度字母的比較

注釋

  1. ^ Prelimininary proposal for encoding the Kawi script in the UCS (PDF).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2). 
  2. ^ De Casparis, J. G. Indonesian Palaeography: A History of Writing in Indonesia from the beginnings to c. AD 1500, Leiden/Koln, 1975
  3. ^ 存档副本. [2016-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3). 
  4. ^ Expert on past dies; 82.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2008-10-21 [200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4). 
  5. ^ 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 - Article in English.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5). 
  6. ^ Postma, Antoon. (1992). The Laguna Copper-Plate Inscription: Text and Commentary. Philippine Studies vol. 40, no. 2:183-203

參考文獻

參閲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