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泛民主派初選是泛民主派為決定參與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之代表,而於2012年1月8日上午10時正至下午7時正進行之一場非政府選舉。這次也是泛民第一次於行政長官選舉未實施普選前,以初選形式決定人選。
有別於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泛民主派初選,是次初選採用開放式,任何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有否登記作選民均可參與,到全港74個投票站中任何一個投票。
民主黨楊森於2011年12月17日於明報撰文,指「普選」定義於2017年或仍有爭議,但候選人接受市民以一人一票的投票方式表達意願則是不可逆轉的。他又指自己「深信市民是期望泛民方面,能以一個公開、公平和民主的甄選機制,產生一位泛民代表去參與特首選舉」,又指「泛民代表的初選和參選並非是個別民主派政黨的參與,而是一個民主運動的推動過程。」[1]
民協廖成利於2011年12月16日則於經濟日報《政治擂台》中撰文,指當中四大意義為入場券、泛民代表之候選人、政綱及管治團隊。其中於管治團隊方面,他提到「一旦香港實行特首普選,泛民各政黨就要創造執政條件或組成一個較全面的反對黨影子內閣」,而全民參與的泛民初選可以有此作用。他又提出,泛民初選有為普選作熱身之意義。於政綱當中,他提到泛民參與的重要性,當中07年梁家傑和曾蔭權之爭,成功令曾承諾就最低工資提出條例草案,並於2010年正式立法。[2]
參選人之一馮檢基則表示希望借此機會,向選民表達清楚,泛民有能力成為執政黨,而非只是反對。[3]
每個組織派一代表組成籌委會,並邀請學者出任顧問。召集人為民主動力鄭宇碩。
委員會表示,由於缺乏初選法律和政府資源,香港實行初選的規模會有重大限制,並不能有如美國總統大選般由政府出資。是次初選採用公眾投票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意調查各佔一半的計算方法。不過,勝出的候選人仍須獲得150名選委提名方能正式成為特首選舉候選人。籌委會在投票前舉辦論壇讓公眾了解各候選人。投票及民調結果在同日晚上8時正公佈,何俊仁出選。
投票日期為2012年1月8日(星期日),投票時間為上午10時正至下午7時正。市民應帶同身分證到任何一個投票站(可跨區投票)投票。
有關方面於宣傳初選的期間,也花了不少篇幅,說明有關資訊保安及個人私隱問題,提及加密性及事後資料將會在一個月內刪除等。[4]
是次共有兩個候選人,2011年12月30日進行之抽籤,決定候選人編號如下:
我以堅守香港的核心價值為綱,提出「民主自由」、「社會公義」、「發展經濟」和「人文關懷」四大支柱,闡述我的社會發展理念和政策重點。
民主自由 爭取民主是民主派天職,要以一次過立法方式,落實不遲於2017年以公正開放的提名方式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廢除功能組別,普選立法會。取消區議會委任制。未落實普選前,堅決反對為《基本法》23條立法,保障人權自由。捍衛法治和司法獨立,反對政府主動要求人大釋法。
社會公義 反對地產霸權;縮窄貧富懸殊,扶助弱勢社群,令社會資源合理分配,市民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改善教育,讓市民都有平等機會,透過知識,改善生活。
發展經濟 放棄積極不干預政策,建立理性有為的政府,落實公平競爭法,防止財團粗暴壟斷市場,打破公共事業壟斷;推動經濟多元化政策,扶助中小企,增加本土就業機會,加強扶植創意、科技、環保等產業。
人文關懷 人人生而平等,應得到平等的尊重、關懷和發展權利﹔反對任何形式歧視,推動男女平權;珍惜人和自然的關係,善用地球資源,改善空氣污染,重視食物安全,關心動物權利。建設文明香港,鼓勵文化、電影、藝術、體育等發展;重視社會保育,珍惜香港本土的歷史文化。
香港要公道 — 走出迷失,重建希望
今日的香港,我們看到處處不公道,樓價高企、貧富懸殊、產業單一,不少年青人努力工作依然無法向上爬升。香港人的整體財富掌握在1%的人手中,有超過100萬市民活在貧窮線下。我們不禁要問:這個社會還有公道嗎?
馮檢基的參選就是要和市民一起,走出迷失,重建希望,為香港人爭取公道﹗
1) 房屋問題
2) 貧富懸殊
3) 關懷長者
4) 環境保護
5) 優質生活
6) 人權法治
何俊仁以「公義香港 理想生活」及「向霸權宣戰」作競選口號。於12月23日在香港藝術中心進行政綱發佈會時,又得到公民黨梁家傑、余若薇、獨立泛民議員李國麟等撐場支持。音樂人盧冠廷又為其撰寫競選主題曲《總要定》。[5]
民主黨又表明,會將初選當直選般宣傳,包括以巡區宣傳、旅遊巴接載支持者投票等,以令何俊仁在初選中以大比數勝出。[6]
何又表示,相信約有20000人投票。[3]
馮檢基以「香港要公道」作競選口號。
他又表示,擔心大部分市民均不知道泛民設有初選,預期約有16000人投票。 [3]
社會民主連線一直反對泛民參與「小圈子」選舉,對此泛民初選也持負面態度,其中梁國雄與近十名黨友在何俊仁的政綱發佈會時,於場外示威表達不滿,又沿途追擊步行至政府總部上車離開的何俊仁。何則主動上前接過請願信,表明自己爭取民主的目標與社民連一致。
工黨於投票日表示為了突顯特首選舉是小圈子選舉,將不會於初選投票。但工黨的選委,會提名泛民的特首參選人,以協助泛民人士進入特首選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