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貨幣(英語:Electronic money),是指以數位交易的方式代替現金交易的货币系統。电子货币可以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及安全。例如消费者无须携带大量现金,商户同时无须人工点算现金。交易过程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或P2P系统来完成,所以安全性极大的提高。具有匿名性、节省交易费用、节省传输费用、持有风险小、支付灵活方便、防伪造及防重复性、不可跟踪性等特点。
误区:电子货币与數位貨幣(如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等)同为记账货币,但是,数字货币不是电子货币。[來源請求]
电子货币基本上与现金的作用一致。
電子票證[1](因電支與電票的整合,改稱為儲值卡於2021年7月1日正式施行)[2][3]
電子支付[7]
2022年度無現金支付比例上升至36.0%,支付金額首次突破100兆日元[31]。2023年度無現金支付比例為39.3%(信用卡占比83.5%,首次突破100兆日元),以實現2025年將無現金支付比例提高到40%左右的政策目標[32]。(2024年已達到42.8%[33])
數位歐元(英语:Digital euro)(研發中)
2022年11月1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印尼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菲律賓中央銀行及泰國銀行簽署「區域支付連結」(Regional Payment Connectivity,簡稱RPC)合作諒解備忘錄,強化合作支援跨境支付[35][36]。
2023年5月10日,東盟十國領導人倡始推進區域支付連結、促進本地貨幣交易的宣言[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