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源湛(16世紀—17世紀),字體泉,福建延平府永安縣人[1],明朝政治人物。
陳源湛年輕時已經有名聲,由恩貢入京,跟隨孫繼皐、葉向高學習,萬曆元年(1573年)中應天鄉試舉人,授和平知縣,清理冤獄、興學作人,又用計殲滅流寇江月照、葉英,論功時卻被掩蓋事蹟,調高州通判[2],轉梧州通判,署理府事入覲,改任馬龍同知辭官,回鄉後倣效李綱、鄧肅開鑿桃源洞,廣東士民請讓他祀名宦,而縣內人士也傾慕其孝友,亦請入祀學宮,著有《四禮》、《四箴》、《奇門》等書[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