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鄒元標

鄒元標
大明左都御史
籍貫江西吉安府吉水縣
字號字爾瞻,號南皋
諡號忠介
出生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月二十七日
江西吉水縣
逝世天啟四年(1624年)
江西吉水縣
配偶娶吴氏,继娶江氏
出身
  • 萬曆五年丁丑科同進士出身

鄒元標(1551年—1624年),爾瞻南皋江西吉水縣縣城小東門鄒家人,明代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

生平

鄒元標幼有神童之誉,九歲通《五經》,萬曆元年(1573年)舉江西鄉試第五十六名。萬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進士[1][2][3]。入刑部觀察政務,與伍惟忠友好,為人敢言,勇於抨擊時弊,九月二十六日,张居正父亲病死,首輔張居正居喪不丁憂,元標三次上疏反對“奪情”,“以奔丧为常事而不屑为”根本与禽彘无异,結果被當場廷杖八十,發配貴州,潛心鑽研理學張居正死後,經孫繼先舉薦,恢復官職[4],擔任吏科給事中,隨後彈劾罷免了罷禮部尚書徐學謨、南京戶部尚書張士佩;他又多次上疏改革吏治,觸犯了皇帝,被皇帝視為「訕君賣直」,再次遭到貶謫,降南京吏部員外郎。[5]元標稱病告歸,後曾起用為本部郎中,不赴,居家講學近三十年。

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明熹宗起用鄒元標為刑部右侍郎。他在萬曆年間以強直著稱,但家居數十年被起用後為人轉而和易[6][7],因而受到輿論疑惑,而他則笑言說「大臣與言官不一樣。風裁踔絕,那是言官的職事。大臣非大利害,應當護持國體,怎能像少年般沖動呢?」。[8]

天啟元年(1621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左侍郎,旋即又擢為左都御使。[9]任內,鄒元標上書要求加強地方官員品格能力審核,得到明熹宗稱讚「覽奏吏治民風,詳明剴切,若各巡按官能著實舉行,天下豈有不治」[10];考察地方官員時,元標抱持著「去留惟公」的態度,并批評屬下中辦事有爭議的御史[11];推薦了塗宗浚李邦華等十八人;又曾進言協助平反張居正,鄒元標說「江陵功在社稷,过在身家,国家之议,死而后已,谓之社稷之臣,奚愧焉?」,最後使其复官复荫。後來,因魏忠贤亂政求去。

天啓四年(1624年),鄒元標在家病逝。明年,御史張訥請毀天下講壇,賣力詆譭元標,魏忠賢於是偽造聖旨把他削籍奪官。崇禎初年,在學生李邦華等廷臣力請下得到平反[12],追贈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賜謚忠介。[13]

著作

著有《願學集》8卷、《太平山居疏稿》4卷、《日新篇》2卷、《仁丈會語》4卷、《禮記正議》6卷、《四書講義》2卷、《 工書選要》11卷、《鄒南皋語義合編》4卷。有子鄒德淇

家族

曾祖父鄒純傑;祖父鄒廷俸;父親鄒潮。母羅氏。慈侍下[14]

参考文献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4. ^ 《明史》(卷229):孫繼先 ,字胤甫,盂人。隆慶五年進士。居正既敗,繼先請召吳中行、趙用賢、艾穆、沈思孝、鄒元標幷及余懋學、趙應元、傅應禎、朱鴻謨、孟一脈、王用汲。又薦魏學曾、宋纁、張岳、毛綱、胡執禮、王錫爵、賈三近、溫純、曹科、陳有年、朱光宇、趙參魯等諸人。既坐謫,終南京吏部主事。
  5. ^ 後來萬曆皇帝的怠政,與鄒元標事件有重大關係,皇帝覺得言官都是沽名釣譽之徒,再也懶得回應。此一觀點可印證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的說法。
  6. ^ 孫承宗《高陽集》:「總憲以五十年宿望為天下名儒,其應徵而起,不復有舊日風稜。」
  7. ^ 《崇禎長編》:「夫元標之為兩截,人者以其前半峭直,後半寬和耳。」
  8. ^ 《明史》(鄒元標傳):「初,元標立朝,以方嚴見憚,晚節務為和易。或議其遜初仕時,元標笑曰:大臣與言官異。風裁踔絕,言官事也。大臣非大利害,即當護持國體,可如少年悻動耶?」
  9. ^ 《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十七》
  10. ^ 《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五》
  11. ^ 《明史·鄒元標傳》「其年十二月改吏部左侍郎。未到官,拜左都御史。明年,典外察,去留惟公。御史潘汝楨、過庭訓雅有物議,及庭訓秩滿,汝楨注考溢美。元標疏論之,兩人並引疾去」
  12. ^ 《崇禎長編》:「恊理京營戎政兵部左侍郎李邦華等疏頌原任太子少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鄒元標,言元標剛介執法,忠藎匡時,立朝正氣,勵世清節與海忠介瑞風裁一同。乃其性學醇深,悟修兼至羽翼聖真,大振宗風又復過之。今其子燧孤弱不能萬里陳情,臣等謹採大節,冐凟聖聰,乞皇上將元標易名,速命閣擬,仍敕下吏禮二部將應得葬贈廕,全典從優具覆。從之。」
  13. ^ 《崇禎長編》:「贈故左都御史鄒元標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給與祭葬,仍廕子國子生。」
  14.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萬曆五年丁丑科登科錄》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二百四十三》,出自《明史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