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大道,原名郑汴快速城市通道,是一条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和开封市的道路,全长39.11公里,于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郑开大道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全程不设收费站,被视作“郑汴一体化”建设的起步性工程[1]。
郑开大道西端与金水东路相接,起于东四环,一路向东经过中牟县刘集镇、大孟镇、开封市杏花营镇,先后与 107国道、 225省道和 安新高速相交,最后于开封金明广场连接大梁路西端,全长39.11公里,其中郑州境内30.13公里,开封境内8.98公里[2]。
2005年,河南省提出“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意在将开封建成郑州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实现郑汴两市互补、共同发展。2005年9月12日,时任河南省长李成玉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研究郑州至开封快速通道的初步建设方案[3]。同年12月6日,郑汴城市快速通道正式开工[2],经过近一年的建设,于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并正式定名为郑开大道[1]。
郑开大道通车后,并没有按快速路标准实现上下分离与快慢分离,沿线村庄与平交路口较多,导致交通事故高发,2013年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危险路段之一[4]。因此,2014年1月起,对郑开大道开始实施安全改造,在路中间增设了3米宽的分隔绿化带[5]。
2024年11月起,每逢周末夜间有大批大学生、市民通过借用共享单车骑行,经郑开大道进入开封,导致郑开大道出现拥堵。与此同时,大量共享单车将郑开大道及开封城市路面占用。11月9日,郑州、开封交警发布公告,称为尽快清理相关物品、确保道路通行安全,郑开大道于11月9日16时至11月10日12时禁止非机动车道通行[6]。
郑开大道宽100米,以三幅路形式建设,机动车道采用双向10车道。其中第1期规划路基宽度52米,包括机动车道、侧分带花坛及预埋排水、灌溉管网和照明工程低压电缆;第2期规划建设宽度48米,包括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城建管网等。
道路顺序由西往东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