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校歌題為'The Old St. Paul's College',創作年份已不可考。據《聖保羅書院120週年(1851-1971)特刊》內所載樂譜所示,作曲者為John Peel,填詞者不可考。全曲共分四節。
舊版校歌
Do you know of St. Paul's College in Hongkong? The School to which we all are proud to belong. If you know of the school, you'll join in our song. To honour our dear Old College.
For the boys of the school means to win great fame; At sports or at books, it'll be just the same. We're going to be first, to win a great name. For the sake of our dear Old College.
On the football field; have you seen us play? At Stonecutter's Island, we're swimming away. The Championship won, on school Sport's Day To uphold the good name of our College.
For the boys of the school means to win great fame; At sports or at books, it'll be just the same. We will send from these walls, a noble band: Who will work for the good of their Country.
現時校歌St. Paul's College Son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由1970年代的音樂老師吳東牧師(Rev. Moses Wu)作曲,C.F.Miles填詞。校歌主要在學校重要活動時頌唱,例如開學及畢業典禮、陸運會、水運會等。在畢業典禮上全體齊唱校歌時多由學校管弦樂團伴奏。另外在校慶週年音樂會,同學會合唱團傳統上亦會於表演後與全體觀眾合唱校歌。
新版校歌
Once again we here foregather, pledge obedience to this rule: That we ever will be faithful to the teachings of our School. Justice, Honour, Truth and Virtue shall the watchwords be for all. We thy sons who learnt these precepts in the College of St. Paul,
Brothers here we stand together all for each and each for all. Down the years we will be faithful to the College of St. Paul.
另外,在重要場合亦會齊唱 校詩(College Hym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校詩的歌詞與香港聖公會屬校相同,沿用《學校根基歌》(We Build Our School on Thee, O Lord)曲詞,由G.T. Denham 作曲,Sebastian W. Meyer 於1908年作英文歌詞。全曲共分四節另加尾聲。
通識科前主任、助理副校長Amanda Ng女士,不但對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理念饒有心得,也對通識考評有獨到的見解。不得不提的是,她在文學方面也極有成就。她有《蘇東坡感想》一詩:「古人逍遙遊人生,我們摸黑需小心。現實與理想遊走,瀟灑但本信前行。」
有學生十分欣賞Amanda的文筆。為了令詩歌更廣為人知,他把內容翻譯作英文:
Ancient people happy life.
When we touch the dark, we high five.
We walk between the land and sky.
Humbly, we stay alive.
因此也有同學向校方倡議,要求以Ancient People is Happy 為歌名,創作新校歌。
校歌拍手爭議
學生習慣在校歌尾二一句(即“Down the years we will be faithful”)後及完曲時兩度拍手。據悉源於1980年代的直屬小學,後才傳到中學。
2011年7月8日的期末早會(End-of-term assembly),當學生唱到校歌尾聲,甘納德突然容許學生拍手(“I'd not mind if you clap your hands”),又稱僅此一次,下不為例,惟2011年9月1日的開學禮,他再容許校歌尾聲拍手。時至今日,已接替甘納德七年的校長源迪恩(Dr. Dennis Yuen)都沒限制拍手。直至2022-2023學年,學生仍可於早會及運動會等場合的校歌尾聲拍手[8]。
1839年英國海外傳道會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又名英國聖公會差會或安立甘會) 之史丹頓牧師 (Rev. Vincent John Stanton) 抵達澳門學習中文,同時負責主持澳門基督教聖堂的崇拜。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期間,史丹頓牧師被擄至廣州拘押四個月後獲釋。[9]
1857年蒙奇理牧師在印度遇上「印軍嘩變」(The Indian Mutiny)事件不幸遇害,學校因此停辦數年。
1860年代
1860年傅蘭雅博士 (Dr. John Fryer)獲施美夫主教之邀擔任Headmaster,其後於1863年赴北京於京師同文館供職。傅蘭雅後赴美,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首任中國語言與文化教授。
1860年施美夫主教夫人(Lady Lydia Smith)與英國遠東女子教育協會(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了一所隸屬於聖公會的女子學校「曰字樓女館(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由港督羅便臣爵士夫人(Lady Robinson)擔任贊助人,創校宗旨在於「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學生的未來規劃方面,校方希望將之訓練為英文教師與傳教士,日後則可選擇與聖保羅書院的畢業生成婚。當時香港的聖公會學校聖保羅書院最具規模,但皈依基督教的華籍男生畢業後往往面臨與同族「異教」女性婚配的問題。曰字樓女館的設置,正是希望紓解這個窘況。校董會於般含道購入一塊稻田,建起一座水泥校舍,教學、寄宿及校內一切活動都在這座校舍進行。該校後來輾轉發展為今之拔萃男書院、協恩中學及拔萃女書院。
1861年司徒靈芝牧師(Rev. Thomas Stringer)來港傳教,曾代施美夫主教兼理校務。
1864年校長施美夫主教退休,柯爾福主教(Bishop Charles Richard Alford)於1867年接任會督及校長。
1868年派隊參加香港最早期的校際足球比賽及田徑賽。其後學校曾因經費不足停辦數年。
1870年代
1872年港督堅尼地爵士(Sir Arthur Kennedy)撤銷英女皇授予維多利亞會督的制誥(Her Majesty's Letters Patent to the Bishop of Victoria),其後香港定例局(即立法局)通過《聖保羅書院條例》(St. Paul's College Ordinance,1875年第7號條例),將聖保羅書院的業權交予坎特伯雷大主教,許其聯合聖保羅書院校長及港府輔政司制定學校的新章程。
1874年包爾騰主教(Bishop John Shaw Burdon)接任會督,於1875年復辦聖保羅書院並擔任校長,設立培訓教會神職人員的神學班。同年包爾騰主教獲港府委任主理香港的教育政策。
1900年學校再次改組為培訓華人神職人員的神學院(Training College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s South China Mission),由Rev. P.A. Bunbury 擔任Sub-Warden-cum-Principal,設有「Preparatory」及「High School」級別。
1909年學校慶祝創立60週年(以1849年起計算),港督盧吉爵士(Sir Frederick Lugard)出席慶典。同年,英國海外傳道會取回鐵崗校舍管理權,並對學校運作進行大改組。學校再次回復為英文學校。史超域牧師(Rev. Arthur Dudley Stewart)接任校長。校訓改為「寅畏上主是為智之本」(聖經《箴言》一章七節及九章十節)。至年底,學校共有5名教師及53名學生,翌年學生人數增加一倍。
1922年教師黃韶本赴劍橋深造後回港並將童軍運動引入學校,獲史伊尹等積極支持。香港第十旅童軍團(10th Hong Kong Troop)成立,以天藍色旅巾為誌,成立之初共有兩個小隊,至1935年擴充為四個小隊。幼童軍團成立於1938年;「羅浮」童軍團(Rover Scout,今譯為「樂行童軍」)成立於1938年,至1950年改組為深資童軍團。
1933年校長史超域牧師退休,其弟史伊尹(Evan George Stewart)副校長接任校長。史超域牧師送別會在大會堂舉行,港督貝璐爵士(Sir William Peel)出席並致辭。此時學校共有403名學生就讀。
1933年香港第十旅童軍贏得香港童軍步操及露營比賽冠軍,並獲頒「威爾斯太子錦標」(Prince of Wales Banner, 此比賽於1997年後改稱「全港深資童軍錦標賽」)及獲封為「督憲團」(Governor's Troop)。翌年,第十旅旅長侯利華牧師(Rev. Nelson Victor Halvard)獲委任為香港殖民地童軍總監(Colony Scoutmaster)。
1937年己連拿利校舍加建一層。
1940年代
1940年何明華主教(Bishop Ronald Owen Hall)知會校方聖公會打算取回鐵崗一帶土地另作發展,著校方覓地搬遷,惟因涉及多幢由史超域家族及公眾捐款所建之建築物的業權問題,磋商膠著。
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學校停課。史伊尹校長擔任香港義勇軍團(The Hong Kong Volunteer Defence Corps)少校,並率領軍團第三機關槍連在黃泥涌峽及渣甸山一帶與日軍血戰[12],其後被俘入深水埗集中營。三名教師及九名學生參與香港保衛戰,其中五名學生陣亡。另部份學生在中國內地為盟軍服務。部份香港第十旅童軍包括謝炳奎等加入防空傳訊隊(Air Raid Precaution (ARP) Despatch Corps)協助防務工作[13]。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爵士(Sir Mark Young)宣佈投降,香港全境淪陷。鐵崗校舍在戰亂時遭嚴重破壞,大量財物及文物散失。其後部份師生在內地參加英軍服務團(The British Army Aid Group,BAAG)協助抗戰,逃亡到澳門或在香港進行地下抗敵情報工作。
1993年小學部遷至位於西環山道70號之新校舍,而原有之校舍則改建為教員室、電腦室、多用途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和輔導主任及訓導主任辦公室等。黃鳴謙堂原有的音樂室及美術室擴建,地下則改作乒乓球室。小學部改為全日制,並由十二班逐漸擴至十八班。同年,與位於大潭的香港國際學校(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chool,HKIS)結為姊妹學校以鼓勵文化交流。
1994年學校成立家長教師會(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PTA)。港督彭定康(The Rt. Hon. Chris Patten)受英國友人W.J.West之託將一本由聖保羅書院於1855年出版的古書《禱告文全書》原書自英國送還學校。該書真本現收藏於香港歷史博物館。
2001年,再次決定參與香港教育統籌局推行的「直接資助計劃」,校方表示希望透過該計劃得以使用更先進的設備和科技。小學部校長梁松波退休,由陳陳慕珍接任。年底,聖保羅書院慶祝其150週年校慶,包括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150週年校慶聚餐,筵開150席,逾1500人出席。同學會出版《From Devotion to Plurality: A full history of St. Paul's College 1851-2001》一書以整理及闡述學校150年來的發展歷程。
2006年,校長夏永豪於2月28日起卸任聖保羅書院第十任校長,職位由原任澳洲柏斯聖安德魯中學校長的甘納德博士接替,同年9月18日,聖保羅書院為百年前在海難中逝世的故校長霍約瑟主教舉行追思崇拜,霍約瑟主教之孫 Dr. David Hoare 為主禮嘉賓,聖保羅書院南翼擴建工程於2006年尾竣工,在2006年12月15日由香港聖公會鄺廣傑大主教主持該大樓的開幕儀式。以往的行政大樓(Office Block)於同年重新正名為「史超域樓」(Stewart Building)。
2008年,黃鳴謙堂內部改建完成,翻新後的黃鳴謙堂現用作多用途空間(地下)、音樂綵排室(一樓)及學校歷史文獻檔案館暨校董會會議室(二樓)。年底,聖保羅書院基金會(St. Paul's College Foundation)正式成立,並於12月舉辦史伊尹上校紀念晚宴,以紀念故校長史伊尹上校逝世50週年,史伊尹上校之子 Col. Robert Michael Stewart 為主禮嘉賓。學校開始在中國大陸開展社區服務計劃(Community Awareness Project),鼓勵學生參與義務工作服務社會及幫助弱勢社群,此計劃後曾在菲律賓、哈爾濱、洛陽等地推行。
同學會及眾多校友亦有捐款為學校設立多個獎學金及獎項,以獎勵學術成績或其他方面有優異表現的同學,另外,同學會在150周年校慶出版《From Devotion to Plurality: A full history of St. Paul's College 1851-2001》一書,以整理及闡述學校150年來的發展歷程。
聖保羅書院家長教師會(St. Paul's College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簡稱PTA)於1994年成立,宗旨為促進學校及學生家庭的關係。曾經舉辦的活動包括書展、講座及參觀報社等,而且每年家長方面都會派出代表隊參加學校舉辦的週年陸運會接力賽。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一次週年大會,以選出該年度的主席和幹事。
現任家教會主席是 楊文達先生(Mr. Philip Yeung), 他同是聖保羅書院的舊生.
聖保羅書院基金會
聖保羅書院基金會(St. Paul's College Foundation Ltd.)於2008年成立,旨在為學校在政府資助及學費以外籌募款項,以支持多項為學生提供一流學習環境的計劃。基金會支持的項目包括學生獎學金、推動校園電子化學習、在黃鳴謙堂設立學校歷史文獻檔案館等等。此外,基金會亦在小學部遷往薄扶林新址的經費籌募運動上擔當重要角色。
《From Devotion To Plurality - A full history of St. Paul's College 1851-2001》editor-in-chief Vincent H.Y. Fung (2001). Published by St. Paul's College Alumni Association.
《St. Paul's College 120th Anniversary 1851-1971 聖保羅書院創校壹佰弍週年紀念特刊》
《Wayfarer - St. Paul's College 1986-87 弘道 — 聖保羅書院校刊(第二十五期) 》
^A letter to 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microform] : containing the annual report of St. Paul's College and Mission at Hong Kong / by George Smith. [Hong Kong] : Printed at the Hong Kong Register office, 1852. http://library.hku.hk/record=b1900225[失效連結]
史丹頓(Rev.Vincent John Stanton )→施美夫(Bishop George Smith)→柯爾福(Bishop Charles Richard Alford )→包爾騰(Bishop John Shaw Burdon →霍約瑟(Bishop Joseph Charles Hoare)→倫義華(Bishop Gerald Heath Lander)→史超域(Rev. Arthur Dudley Stewart)→史伊尹(Col. Evan George Stewart, DSO, OBE, ED)→史璧琦(Rev. Geoffrey Lowrey Speak, OBE)→韋爾思1(Mr. R.G. Wells)→夏永豪(Mr. Timothy W.H. Ha)→甘納德(Dr. John Richard Kennard)→源迪恩2(Mr. Dennis D.Y. Y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