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希伯來語:מִשְלֵי)是舊約聖經诗歌智慧书的第三卷,意思是智慧的話,教導人如何行事為人。
(《箴言》第1章第1节参-《箴言》第9章第18节参)這部分是一首連載詩,由若干段父親勸勉兒子的簡短訓話組成,內容談及心(整個內在為人)和慾望均需受智慧所指引。它教人認識智慧的價值和裨益:喜樂、愉快、和平與生命。[1]在另一方面,它同時列出缺乏智慧的後果:痛苦和最後導致死亡。[2]藉着考察世事的變幻和人生百態,箴言向我們提供研究人類行為的基礎,並助人了解這些行為在現今和將來所帶來的影響。箴言1:7道出了全書的主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我們的一切行動都必須顧及耶和華。箴言屢次提醒人千萬不要忘記上帝的律法,務要緊守祂的命令,切勿偏離這些教訓。
經文中的幾個主要字詞,例如智慧、知識、敬畏耶和華、管教和聰明等,有如幾條主要的線路把第一部分的內容交織起來。經文警告人要提防損友,切勿抗拒耶和華的管教,不要與淫婦發生苟且關係。[3]箴言兩次以比喻的方式描述智慧在街上呼喚,這意味到它是人所能獲致的。[4]經文把智慧人格化,描述它向無知的人呼喚,甚至向我們披露若干有關地球受造的事實。[5]箴言是一本多麽令人驚奇的書!箴言的這部分以最初的同一主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作為結束。(《箴言》第9章第10节参)它首尾一貫地强調,在行事為人的每一方面,承認耶和華及謹守祂的公義乃是生命之道,並能保護我們免受傷害。
(《箴言》第10章第1节参-《箴言》第24章第34节参)這部分含有許多適用於人生各方面的智慧箴言。它教導人以適當的方式應用這些教訓,目的是要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幸福愉快。它運用對比的方法去加深我們對這些教訓的印象。
仔細考慮這些題目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可確信箴言是一部充滿實用價值的書。
(《箴言》第13章第1节参-《箴言》第24章第34节参)繼續提醒人留意耶和華的標準,使我們能够具有洞察力和辨識力。把書中涉及的人際多種情況一一羅列可以表明它的內容的確包羅萬象,十分廣泛。聖經對以下各題材均提出至為有益的訓示:偽善、狂妄僭越、守諾言、精明、交往、訓練和管教孩童、人以為正的事、不敏於動怒、憐憫受苦的人、奸詐、禱告、譏笑、知足、驕傲、不義之財、賄賂、爭辯、自制、與衆寡合、安靜、偏私、爭吵、謙卑、奢侈、照顧父母、酒精飲品、欺詐、為妻之道、禮物、借貸、仁慈、信心、产业權、持家之道、嫉妒、報復、空虚、回答柔和、沉思和真正的良伴等。這本書對日常事務提出巨量的明智勸告,在有些人看來,箴言所論述的若干事項似乎無關宏旨,但由此可以看出聖經並沒有忽略甚至在看來是小事的需要。在這方面,箴言的價值是難以衡量的。
(《箴言》第25章第1节参-《箴言》第29章第27节参)這部分提供許多造就人的勸告,所論及的事包括尊榮、忍耐、仇敵、與愚昧人相處、尋樂、奉承、妒忌、朋友所加的傷痕、飢餓、誹謗、盡責、取利、認錯、苛政的弊端、傲慢、公義統治所帶來的福分、少年犯罪、待僕之道、洞察力和見識等。
(《箴言》第30章第1节至第33节参)這部分是亞古珥的“真言”。執筆者在自認卑微之後,指出人根本沒有能力造出大地和其上的萬物。他聲稱上帝的話語是煉淨的,是個盾牌。他求上帝使虚假和謊言遠離他,使他也不貧窮,也不富足。他指出有一代人污穢不潔、高傲自大、貪婪成性,並且咒詛父母。有四樣永不“知足”的東西,也有四樣難於理解的奇事。(《箴言》第30章第15节至第16节参)內容也描述一個淫婦厚顔無恥地否認行淫。然後他列出四樣使地震動的事物,四樣天生聰明的小動物,並四種步行威武的走獸。執筆者運用適切的比喻,警告人“激動怒氣必起爭端”。(《箴言》第30章第33节参)
(《箴言》第31章第1节至第31节参)這部分是利慕伊勒王的“真言”。它採用兩種寫作手法。首先它論及壞女人能使人身敗名裂,警告人酒能使人亂性,顛倒是非,並籲請人作公義的判決。其後的離合體則描述賢妻的種種才德,詳述她的價值,指出她深受信賴,對丈夫有益無損。她的優良品質包括:辛勤工作、清早起床、購買謹慎、恩待窮人、辦事精明、發言智慧、處事機敏、深受子女尊重,也贏得丈夫的稱讚。最重要的是,她敬畏耶和華。
箴言的有益目的由箴言起頭的一段話表明出來:“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箴言》第1章第2节至第4节参)由於這緣故,箴言强調知識、智慧和理解力,每種品質都以其獨特的方式造益我們。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所以,“你須側耳聽受智慧人的言語,留心領會我的知識。”[6]
智慧意味到能够善用知識而為耶和華帶來讚美。務要獲得它。耶和華是智慧的來源。予人生命的智慧始於認識和敬畏耶和華──這便是得智慧的最大秘訣。所以要畏懼上帝,而非畏懼人。智慧的化身發出宣告,促請所有人改過自新。智慧在街市上呼喊。耶和華籲請一切缺乏經驗及愚昧無知的人要幡然悔悟,以智慧為糧。這樣他們即使家道貧寒,仍會因敬畏耶和華而喜樂。智慧的確帶來很多福分,産生十分有益的效果。智慧和知識──這些品質是思考能力的初步基礎,能對我們有保護作用。正如蜂蜜有益又甘甜,智慧亦然。智慧比金子更有價值;它是生命之樹。人沒有智慧便會滅亡,因為智慧能保全生命;它意味到生命。[7]
除了知識和智慧之外,理解力也是必需的;因此,理解力意味到有能力看出各事之間的關係,也意味到表現辨識力而時刻以上帝為念,因為人是無法倚靠自己的理解力的。人若行事與耶和華相背,就絶對無法具有理解力或辨識力!我們必須積極尋求理解力,如同尋找隱藏的珍寶,然後才能養成這種能力。若要理解,我們必須先有知識。有理解力的人尋求知識便會獲得豐富的報酬,智慧會在他眼前。他會受到保護不致落入這個世界的無數陷阱中,例如能够避免受惡人所誘而與之同奔黑暗之路。感謝耶和華上帝──予人生命的知識、智慧和理解力的偉大來源![8]
與箴言的有益目的一致,這本書提出很多受上帝感示的明智勸告,使我們能獲得理解力和防衛自己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第4章第23节参)以下是整本書自始至終均加以强調的明智勸告的片段。
人若説好話,就可以得生命;但愚頑人的口卻使他滅亡。“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喜愛它的,必吃它所結的果子。”(《箴言》第18章第21节参)毁謗、欺騙的言詞、諂媚、魯莽的話都受到譴責。説真話榮耀上帝則是明智之舉。[15]
在教導和管教自己及别人方面,箴言也十分有益。看箴言涉及到人際關係的各个层面。例如:
無論人的知识背景和文化背景怎样,住在什麽地方,箴言都是切合實際的;這本充滿訓示和勸告的書不會落伍。箴言的教訓是適時、切合實際和有益的,因为他来自于智慧的源泉。
箴言大部分由所羅門寫成,在使人歸正方面十分有益,並能使人歸向上帝。耶穌也幫助人歸向上帝;正如馬太福音12:42指出,他是“比所羅門更大”的一位。
箴言的读者应当看出耶和華揀選這位傑出的智者作王國的種子。他的寶座“靠公義堅立”,他的和平統治會比所羅門的統治帶來更大的繁榮。關於這個王國的統治,預言説:“王因仁慈和誠實得以保全他的國位,也因仁慈立穩。”這會為人類帶來永遠的公義統治;關於這點,箴言也説:“君王憑誠實判斷窮人;他的國位必永遠堅立。”因此,箴言不只引導人尋得知識、智慧、理解力和永遠的生命,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顯揚耶和華是真智慧的來源,他通過王國的繼承者基督耶穌將智慧賜給人。箴言让人體會上帝的王國和它現正按之施行統治的公義原則。[24]
箴言在線翻譯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