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英語:Dead Poets Society)是1989年彼得·威尔导演的电影。本片讲述一間传统学校的老师用反传统的方法来教学生们诗歌、文学、生活的故事。电影不仅是主演罗宾·威廉斯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部讲述师生关系的优秀电影。
2022年8月,《IndieWire》列出40部最佳悲傷電影名冊裡,本片榜上有名[1]。
故事發生在1959年,托德·安德森進入威爾頓學院就讀高二,這是一所位於美國佛蒙特州的傳統男子寄宿学校,以嚴格的紀律和保守的教育風格聞名。托德內向害羞,壓力極大,他的室友是尼爾·派瑞,一位聰明但受父親控制的學生。透過尼爾,托德結識了一群好友,包括諾克斯·歐佛斯特、理察·卡麥隆、史蒂文·麥克斯、傑拉德·匹茲和查理·道爾頓。
新學年開始,英文老師約翰·基廷來到學校授課,他畢業於威爾頓學院,曾在剑桥大学修讀英語文學。基廷用與傳統截然不同的方式教導學生,他鼓勵學生「採擷今日」,要活出精彩人生。他讓學生站上講桌,象徵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並要求他們撕掉課本中用數學公式分析詩歌的部分,讓他們用感受來理解詩詞。此外,他還帶領學生在校園內自由行走,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風格,而非盲目順從社會規範。他的教學方式引起了學校嚴格的校長蓋爾·諾蘭的注意。
當學生們發現基廷年輕時曾是「死亡詩社」的成員後,尼爾決定重新成立這個秘密詩社,並與好友們偷偷溜出校園,在洞穴內朗誦詩歌。他們受到基廷的影響,開始探索自己真正的興趣與夢想。例如,諾克斯愛上了啦啦隊長克麗絲·諾爾,即使她已經有男友,他仍勇敢追求她;而尼爾則發現自己對戲劇表演充滿熱情,並瞞著父親參加了當地劇團的《仲夏夜之夢》,飾演帕克。與此同時,基廷也幫助托德克服自卑,在課堂上引導他突破內心障礙,勇敢表達自己。
然而,學生們的行為逐漸引起學校的警覺。查理在校刊上匿名發表文章,呼籲學校應該接受女生入學,結果遭到諾蘭校長的體罰,並被要求交出詩社成員名單,但他拒絕妥協。基廷得知後提醒學生們,自由並非沒有代價,做決定時要考慮後果。
尼爾的父親發現他參與戲劇後,強迫他退出,並命令他日後放棄演戲,專心準備考上哈佛大学的醫學院。尼爾向基廷求助,基廷鼓勵他嘗試與父親溝通,勇敢為自己的夢想發聲。然而,尼爾還是決定隱瞞父親,偷偷完成了演出。當尼爾的父親看到兒子的表演時,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欣賞或認可,反而在演出結束後,當場帶走尼爾,並告知他將立刻轉學到軍校。當晚,尼爾因絕望與無助,在家中舉槍自盡。
尼爾的死震驚了全校,校方開始調查原因。理察·卡麥隆為了保護自己,將責任全部推給基廷,聲稱是他鼓勵學生反抗權威,間接導致尼爾的死亡。為了避免懲處,卡麥隆還出賣了其他詩社成員。查理無法接受,憤怒地毆打了卡麥隆,結果被校方開除。其餘學生則在家長與校方的壓力下,被迫簽署證詞,指控基廷。最終,基廷因此遭到解僱。
在基廷離開學校的那一天,諾蘭校長暫代他的課程,並試圖重新建立學校的紀律。然而,當基廷來教室收拾個人物品時,托德終於鼓起勇氣,大聲向基廷表達對他的敬意。儘管校長威脅他,但托德仍然站上課桌,向基廷致敬,並高喊:「哦,船长,我的船长!」接著,其他詩社成員一個接一個站上課桌,用這句話表達對基廷的支持與感謝。基廷看到這一幕,眼含淚光,欣慰地離開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