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惠(1926年3月31日—),原名曾文子[1]:41,出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州淡水郡石門庄(今新北市石門區)。為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和故總統李登輝育有一男二女。比李登輝小三歲,後來成為第一夫人的曾文惠,對李登輝發揮不小影響,其中非常重要的是透過曾文惠家世,李登輝與台派大家族連結,獲得擔任總統時,極為重要的支持力量。據《虎口的總統》作者上坂冬子(日语:上坂冬子)訪談,曾文惠與李登輝日常會話皆以日语為主,李登輝在家稱呼曾文惠為「フミエ」(文惠)。[1]:44
1926年出生的曾文惠出身於淡水郡地主家庭,李登輝曾說:「我太太她們家的土地是當時淡水郡內最多的,是有三千石粟仔(稻穀)的地主,有幾百甲的土地。」祖父曾石岳生於清咸豐九年(1859年)[2],在日治初期曾任三芝區長(1896年至1897年),大正六年(1917年)迎接舊臺北大天后宮官祀媽祖神像,建三芝福成宮,大正九年(1920年)地方改制後出任三芝庄協議會員[3]。大正十三年(1924年)出任三芝庄長,同時出任淡水副業利用販賣組合監事。曾石岳與李登輝祖父李財生是世交。曾石岳文學造詣較淺,需仰賴李登輝祖父李財生的文筆,兩家故有世交,仕紳李家的次男,娶有錢的曾家次女,也成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事。
父親曾慶餘生於1901年,大正十一年(1922年)淡水中學畢業後出任三芝庄役場書記,之後出任小基隆信組專務理事、三芝庄協議會員、淡水漁業組合監事等職[4]。娶汪明燦的姊姊汪網羞,曾文惠為次女。[5]。汪明燦曾任林本源事務所勤務,為林熊徵管理資產,後任台北市協議會員。與基隆顏家顏東年家族為姻親。
有弟弟曾文耀與曾文雄[6]。
李登輝與曾文惠育有一子兩女。唯一的兒子李憲文為記者,1982年鼻咽癌病逝,身後留下一女李坤儀。長女李安娜,曾任東海大学企管系教授。夫婿黄循武是一位知名醫师。次女李安妮,長期參與婦女運動,現為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丈夫賴國洲曾任台視董事長[7]。
1926年3月31日,曾文惠出生於淡水郡石門庄。小學時曾就讀蓬萊公學校。昭和十三年(1938年)考入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臺北市立中山女中)。[1]:48第三高女畢業後,曾文惠考入臺北女子高等學院(今國語實小校址),畢業後任職於台灣銀行營業部。[1]:50在二次大戰時因為盟軍轟炸,被日本人疏散到三芝,擔任小學代課教師。[1]:53
曾文惠拒絕了許多醫師家庭的求婚,相親後,選擇了家中世交的李登輝,並透過就讀成功中學的弟弟曾文雄傳遞兩人的情書,譜出戀曲。1949年2月9日,曾文惠與當時為台大農經系助教的李登輝結婚,婚後育有一男二女。
李登輝赴美就讀康乃爾大學時,曾文惠曾一度陪同赴美。[1]:96
1960年李登輝遭警總約談時,曾文惠親眼目睹了李登輝遭警總人員帶走。[1]:103
1982年,長子李憲文因鼻咽癌病逝,李憲文留下妻張月雲、女兒李坤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