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星舰发现号NCC-1031 联邦星舰航海家号NCC-74656
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UFP)簡稱星聯,又譯為行星同盟,出現在《星际旅行》科幻系列的虛擬宇宙中。由成員行星選出議員組織議會決議大小事物,並設有總統一職。首都及總統辦公室設於星區0-0-1的地球法蘭西地區巴黎。轄下設有联邦舰队,總部設於地球的舊金山,西元3069年,「大燃燒事件」(The Burn)發生,大部分星艦曲速引擎中的二鋰礦不穩定而爆炸。 千百艘聯邦星艦毀於自爆!於此事件過後,由於艦隊規模銳減,再加上二鋰礦短缺而難以維持各個成員星球的交通聯繫和安全疑慮,星際聯邦無法有效管控成員星球,直到「大燃燒事件」的根源告破並從中獲得大量二鋰後,正在逐步恢復中。星聯所採行的一項指導原則——可以說是基本法——稱為「第一指導原則」,其嚴格禁止聯邦人員不論善意與否,對曲速前文明(pre-warp civilization)的發展作出干預,用意在於避免文化與科技污染所造成的文明不穩定或毀壞現象。但在执行欧米伽(Ω)指令(Omega Directive)时,原则则不适用。[1]一旦文明發展出曲速科技而成為曲速文明,有能力遠距離探索太空之時,聯邦會派出代表與此文明進行第一類接觸,期以預先建立和平的關係,而不是在誤會中發生衝突與戰爭。此原則源於瓦肯星對新興曲速文明的接觸策略;地球與瓦肯的第一類接觸即發生在2063年4月5日寇克瑞恩博士試飛曲速飛行器——鳳凰號之後。
公元2161年10月11日,由企業號NX-01艦長乔纳森·阿彻代表地球,與瓦肯(Vulcan)、安多利(Andoria)、泰拉(Tellar)三顆行星簽署憲章成立同盟,不久後同盟即迅速擴張,是此同盟為星際聯邦的前身。
公元3069年,「大燃燒事件」(The Burn)發生,大部分星艦曲速引擎中的二鋰礦不穩定而爆炸。千百艘聯邦星艦毀於自爆。[2]事件過後,由於艦隊規模銳減,加上二鋰礦短缺而難以維持個成員星球的交通聯繫和安全疑慮,星際聯邦無法有效管控成員星球,直到「大燃燒事件」的根源告破并从中获得大量二锂后,正逐步恢复。
主要成員行星包括地球、瓦肯、安多利、泰拉、波利等行星。時至31世紀已有350個成員行星,橫跨本銀河系之阿爾發象限(第一象限)與貝他象限(第二象限),與克林貢帝國、羅慕蘭帝國並立。
「星球--人種」如下表:
*聯邦創始國
可以看得出星際聯邦的設計,参考了聯合國制度,杜撰出包含地球的星際國度,除了與聯邦外強權時因糾紛而有所爭戰,其內部呈現一片和諧。
最高指導原則的設定源於十九世紀歐洲帝國主義以自身科技優越性而對非洲、亞洲、美洲等文明造成摧殘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