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第九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對日作戰戰區之一。
1938年6月,司令長官部設在江西南昌。武汉卫戍兵站总监部改组为第九兵站总监部。
第1兵團(總司令陳誠)、第2兵團(總司令張發奎)、第3兵團(總司令薛岳)和武漢衛戍軍等。[1]
湖北南部、湖南全省南潯鐵路、江西等。[3]
1944年6月长沙沦陷后,薛岳率战区长官部、省府南移南岭郴州,驻东门口惠爱医院。1944年秋,第九战区长官部和省政府再移汝城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先驻驻汝城马桥乡,后驻土桥乡,司令部设启明学校,学校后面的天柱山清风岩系天然防空洞。1945年1月,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和省政府,省政府财政厅、教育厅、地质局、公路局、电讯局、田粮局等及省会长沙共117个单位、5、6万人搬迁桂东。战区长官司令部设在坳背村(今沤江镇敖山村),所属机构尽驻城郊。兵站分监驻城郊观前,总监驻城郊麻树下,担架兵团驻城郊北肖家,后勤机关驻城郊北松山,军法执行干部调查室驻城郊新田,军警联合稽查处驻城南琴山唐家祠,盟军美国陆军一部驻城北圳子口,特务团分驻坳背与关帝庙,长汀兵工厂设南郊杨梅寨下,运输部队驻三帝宫。财政厅设在沙田文昌村,教育厅驻沙田中心小学,银行始在四都乡,后迁贝溪乡。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14日在南昌接收日本第11军投降。
1945年,薛岳轉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戰區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