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湾是海南島西南部的海灣,因地处古崖州城西南而得名。崖州湾范围东起南山岭,西至角头岭,沿岸线长2.5公里,是三亚市最大的海湾,[1]海床布满礁石。[2]
寧遠河注入崖州湾[3]。崖州灣是海南重要的古代文化遺址,[4]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出發和補給港。[5][6]
崖州湾东距榆林港33公里,[7]西距莺歌嘴30公里,海湾东靠南山岭,西有东罗岛,是东北季风期的优良停泊处,泊地位于保平港西南约1.5公里处。因北部、东部均有山体作为挡风屏障,除西南风盛行时涌浪较大外,其他风向均涌浪小,且水流速快。[1]
崖州灣是中國最南端的貿易門戶,在古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8][9][10]
在海南島戰役期间,崖州灣一帶均爲砂地。[11]
現在,崖州灣附近有多个村落,盛产海参、龙虾和马鲛鱼。[12][13]旅游业尚未正式開發。[14][15][16][17]
唐朝時期,中國的鑑真和尚幫助將佛教傳入日本,鑑真和尚東渡日本遇颱風漂流,漂流到海南。登陸了崖州灣後,他將被海水打濕的經卷在崖州灣海岸的坡地上晾曬,這片土地被當地人稱為「曬經坡」。[2][18]
宋末元初,黄道婆出生于崖州北厢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就去世了。[2]她五十多岁时,她无缘无故地离开崖州,乘商船,从崖州湾的大蛋港前往中國大陆。[2][19]
在大小洞天的北侧,有一个鲨鱼墳 —— 「鯊恩公」,有传说中的关于龙王顯靈的故事,表达了对王邦相与鲨鱼的感激之情。[2]
明朝時期,疍村王邦相从崖州湾港门港乘船去海口,以参加科举考试。航行途中,有鯊魚、鱉想把船掀翻。過了一會兒,船翻了,沒有有生還的人。於是他跳到海中,魚背着他來到了南山領灣的岸邊。魚垂死後,他流着眼淚把牠埋了,並在大小洞天築石成墳。[20][21]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