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復校是指1949年國共內戰導致兩岸分治後,中國大陸部分學校或其教職員工、校友等,在臺灣依照原本所屬之學校的名義或組織,來重新開辦學校,從中學到大學均有,其中又以大專院校為主。
歷史
背景
1949年中華民國因國共內戰失利退守臺灣後,初期抱有「反攻大陸」的意圖,考量內戰戰事失利原因部分來自於中國共產黨所策動的「學潮」,故除了已先行遷至臺灣的軍事院校外,禁止任何其他的高等院校以「復校」的名義在臺灣重新開辦、招生。1949年至1954年時,臺灣已經有國立臺灣大學、臺灣省立農學院、臺灣省立工學院、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以及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臺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臺灣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淡江英語專科學校,共1所大學、3所學院及6所專科學校,負責進行高等教育之推展及專業人才之培養。
大學的復校工作
1954年起,由於當時臺灣社會亦用才孔急,故藉由原先在中國大陸的高校校友,利用其社經影響力、對母校教學及其組織之認識,進而在台「復校」,以快速移植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之學術實力。第一批獲准復校的包括了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幹部養成單位的國立政治大學、以及有基督新教色彩的東吳大學,隨後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學、輔仁大學等才陸續在台復校。
中學及各級學校的復校
除了大學之外,不少高中也相繼在台復校,如上海徐匯中學,該校在臺復校於臺北縣蘆洲市(今新北市蘆洲區)中山一路。而部分大學申請復校時間較晚,由於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凍結大學成立,所以上海聖約翰大學在臺灣僅能成立專科學校(新埔工專),2005年才升格為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而復旦大學也以相同原因在桃園縣平鎮鄉(今桃園市平鎮區)成立中等學校:復旦中學。1956年由上海滬江大學校友籌組「創辦人會」,推舉吳嵩慶將軍擔任主席,蔣彥士先生、周聯華牧師、錢傑夫先生和阮維揚先生等人為常務委員,積極推動復校事宜。迨至1958年奉臺灣省教育廳核准立案,定名為「臺北縣私立滬江高中」,九月正式招生,訂定十一月五日為校慶。
軍事院校的播遷
中華民國政府的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國防醫學院等軍事院校,因為國共內戰戰爭影響,所以相繼在1949年前後,藉海運及空運陸續撤退並遷至臺灣高雄、臺北等地授課,因當時政府治理臺灣是為了做反攻基地,故其校務、教學均無任何間斷;另陸軍軍官學校校本部配合中華民國政府遷校至陪都成都後,遭中國人民解放軍瓦解,其校印、儀器及學員生資料均無攜出至臺灣[1];後續於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於高雄縣鳳山鎮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重建陸軍官校。
地點
早期復校的校址,因土地因素多選在大都市郊區的空曠地。但隨著市區擴張,今校址多已經位於鬧區中。另外,學校的設立本身亦帶動週邊相關行業的繁榮。
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學校對應
一些學校在臺灣復校,但在中國大陸的校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繼續使用,包括沿用原名的學校,如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徐匯中學,也有保留校名、学校主体迁址的学校,如北京大学,以及使用新名的學校,如國立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因此也出現了「一邊一校」與「一老一新」的情況。
學校一覽
軍警院校
大專院校
各級中學
備考
- 在新北市三重區的金陵女子中學是南京市金陵女子大學的在臺校友會所捐助創立的學校,嚴格來說並非復校。復旦高中、靜宜大學亦同。
- 1995年復校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肩負晚清暨南學堂以來之僑教使命外,平衡台灣各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