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3年中至1944年底蘇聯 所攻占的領土。
十次史達林突擊 (俄語 :Десять сталинских ударов)是一個蘇聯史學 名詞,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蘇聯紅軍 在1944年內所成功實施的十次戰略攻勢。這些攻勢成功地將軸心國 勢力從蘇聯 的領土驅趕出去,並造成德意志國防軍 崩潰。
名稱的由來
1944年11月,約瑟夫·史達林 在「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27週年紀念」(«27-я годовщина Великой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的演講中首次使用該名詞。[ 1] 這個名詞的出現是當時在蘇聯 國內盛行「個人崇拜」的反射,而不是紅軍最高指揮部 使用的戰略術語。依照史達林在發表演說隔天所發布的命令,當時對1944年的稱呼是「十二次勝利之年」,史達林並指示在12個城市施放24響禮炮以示慶祝,[ 2] 這些城市包括莫斯科 、列寧格勒 、基輔 、明斯克 、彼得羅扎沃茨克 、塔林 、里加 、維爾紐斯 、基希涅夫 、提比里斯 、塞凡堡 及利維夫 。[ 3]
尼基塔·赫魯雪夫 在他的著名演講《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 》中公然批鬥史達林,並結束對之的個人崇拜,而該名詞也因此不再被使用。
背景
自從德國第6集團軍 在史達林格勒 投降後,蘇聯 的攻勢及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 的結果都顯示了局勢已經倒向了蘇聯 這一方。整條戰線上的蘇聯軍隊 都已經逐步推進至戰爭 爆發前的邊界了。也許是1943年11月3日發布的《元首第51號命令》所致,德軍將大部分的人力及物力都集中到西方戰線 上以對抗即將登陸 的盟軍部隊,從而導致部署在東方 的德軍與同時期的紅軍 相比裝備十分落後,不僅支援部隊少得可憐,後備部隊也幾乎用罄。[ 4] 雖然在這號命令中,希特勒 暗示他可能願意允許德軍撤退,希望以空間換取時間,但他從來沒有這麼做。[ 5] 上述的情況,再加上希特勒 強烈要求德軍 不計代價地守住每一寸佔領的土地,使蘇聯 對1944年的戰役幾乎是勝券在握。 [ 6]
1944年1月時德軍與蘇聯兵力的比較
武器/國家
蘇聯
軸心國
人員
6,500,000[ 6]
4,300,000[ 6]
戰車
5,600[ 6]
2,300[ 6]
野戰炮
90,000[ 6]
54,000[ 6]
戰機
8,800[ 6]
3,000[ 6]
十次攻勢
第一次攻勢
列寧格勒-大諾夫哥羅德攻勢 (1944年1月14日至3月1日):這次攻勢成功地替自1941年9月8日起被圍的列寧格勒 解圍。雖然德軍最初的反抗十分激烈,並建立了多重防禦陣地,依然抵擋不住紅軍的猛攻。德軍防線一崩潰,紅軍 便迅速推進至愛沙尼亞 邊界。在史達林 的演說中,這次攻勢被稱為是「列寧格勒的路障被排除了」。該攻勢是由列寧格勒方面軍 及沃爾霍夫方面軍 所實施的。[ 7] [ 8]
第二次攻勢
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 (1943年12月24日至1944年4月7日):這場攻勢是在1943年的平安夜 發動的,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是1944年的第一場攻勢,但在史達林 的演說中是第二個被提起的。這場攻勢成功地將軸心國 勢力逐出烏克蘭 ,並孤立了仍被德軍 控制的克里米亞 。在史達林 的演說中,該攻勢被稱為「烏克蘭右岸解放行動」。參與作戰的有烏克蘭第1、2、3及第4方面軍,另外還有第1及第2白俄羅斯方面軍。[ 9] [ 10]
第三次攻勢
敖德薩攻勢 (1944年3月26日至4月14日):是第三場攻勢,並終結於克里米亞攻勢 (1944年4月8日至5月12日)。雖然以軍事的角度來說,敖德薩攻勢只是聶伯河-喀爾巴阡山脈攻勢 下的一個子行動,但史達林 在演說中將它與克里米亞攻勢一同列舉為「敖德薩與克里米亞的解放」。這場攻勢掃除了仍佔據克里米亞 的納粹德國 與羅馬尼亞 軍隊,紅軍 並奪回塞凡堡 。克里米亞被圍攻時,阿道夫·希特勒 拒絕讓軸心國軍隊撤退,並相信只要克里米亞 仍在軸心國 手中就可以保證土耳其 的中立。蘇聯紅軍 在皮里柯普地峽 上展開攻擊,很快便將德軍 與羅馬尼亞 軍隊趕回了塞凡堡 。塞凡堡 也在5月9日時投降。雖然希特勒 終於答應讓部隊撤退,大部分的士兵依然無法及時逃脫而被迫投降。該場戰役中羅馬尼亞 軍隊承受了相當嚴重的損失,這也是羅馬尼亞 稍後於1944年投降的重要因素。敖德薩攻勢是由烏克蘭第4方面軍實施的。
第四次攻勢
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攻勢 (1944年6月9日至8月9日):這次攻勢主要是針對列寧格勒 北方的芬蘭 軍隊,最終戰略目標是要將芬蘭 逐出戰爭 。[ 11] 該攻勢主要是由列寧格勒方面軍與卡累利阿 方面軍實施的。 [ 10] [ 12] 到了1944年9月19日時,芬蘭 接受蘇聯 的和平協議並退出戰爭,成為最後一位向盟軍投降的德國盟國。史達林 在演說中稱之為「卡累利阿 -芬蘭 蘇維埃 聯邦解放行動」。
第五次攻勢
巴格拉基昂行動 (1944年6月22日至8月19日):該行動實行的日期與3年前德國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 同一天,並是以一名在拿破崙戰爭 中為俄羅斯帝國 作戰的喬治亞 王子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基昂 命名的。這次行動將殘存於蘇聯 領土上的德軍 徹底驅逐,並奪回白俄羅斯 。由於德國中央集團軍 遭受的損失極為嚴重,因此經常被稱為「中央集團軍 的毀滅」,而也無疑的是德軍 在整場戰爭 中最大的單一挫敗。蘇軍在越過博布魯伊斯克 -莫吉廖夫 -維捷布斯克 戰線後繼續前進,直到華沙 附近才停止。大約有30個德軍師 被包圍,蘇聯 也重新奪回戰前的東普魯士 邊界。史達林 在演說中稱之為「白俄羅斯 行動,解放了立陶宛 及盟友波蘭 的重要領土,並向德國 邊境前進」。參與行動的有第1波羅的海方面軍,連同第1、第2及第3白俄羅斯方面軍。[ 10] [ 13]
第六次攻勢
利維夫-桑多梅日攻勢 (1944年7月13日至8月29日):這次攻勢是在同時期巴格拉基昂行動 的南方,目標是通過波蘭並越過西布格河 。即便該行動一開始收效甚微,但最終的結果相當成功,紅軍 重新佔領了布羅迪 、利維夫 與桑多梅日 。史達林 稱之為「西烏克蘭 的解放及橫渡維斯瓦河 」。攻勢是由烏克蘭第1方面軍,[ 14] 並與巴格拉基昂行動 一同造成了德國中央集團軍 的崩潰。[ 15]
第七次攻勢
雅西-奇西瑙攻勢 (1944年8月19日至10月14日):這次攻勢包含了自8月20日至29日的雅西-奇西瑙攻勢本身,以及一路持續到10月的後續行動。該攻勢主要是在巴爾幹半島 實施的,目標是由德軍 與羅馬尼亞軍 組成的南烏克蘭集團軍 。大約有15到16個德國師連同數個羅馬尼亞師在蘇聯的推進中被包圍,並直接促成了羅馬尼亞 與保加利亞 的投降。攻勢對南烏克蘭集團軍造成了嚴重傷亡,並使蘇聯 勢力得以深入羅馬尼亞 。在史達林 的演說中,他稱這次攻勢「迫使羅馬尼亞 與保加利亞 退出戰爭,推進到匈牙利王國 邊界,並和德軍和匈牙利在特蘭西瓦尼亞發生衝突並開啟了提供南斯拉夫抵抗運動 援助的可能性」。攻勢由烏克蘭第2及第3方面軍執行。[ 10] [ 16]
第八次攻勢
波羅的海攻勢 (1944年9月14日至11月20日):蘇聯 重新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包括拉脫維亞 的大部分及愛沙尼亞 。蘇軍在該攻勢中孤立了庫爾蘭口袋 ,造成北方集團軍 與中央集團軍 失去聯繫,直到戰爭 結束。史達林 稱該次行動為「愛沙尼亞 與拉脫維亞 解放行動,包圍庫爾蘭的德軍,並迫使芬蘭退出戰爭」。列寧格勒方面軍與波羅的海第1、第2及第3方面軍參與了這次攻勢。[ 14]
第九次攻勢
東喀爾巴阡山脈攻勢(1944年9月8日至9月28日)、布達佩斯攻勢 (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以及貝爾格勒攻勢 (1944年9月14日至11月24日):這三場攻勢是1944年的最後攻勢,其中布達佩斯攻勢 在1945年2月13日佔領了布達佩斯 。1944年12月26日,蘇軍 開始包圍布達佩斯 ,並在經歷數週的激烈巷戰後被攻克。這三場攻勢在蘇聯 的計畫中是一場連續性的戰略推進,並因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在攻勢的最後階段加入作戰而具有相當重大的政治意義。史達林稱之為「橫越喀爾巴阡山脈 ,解放貝爾格勒 並對捷克斯洛伐克 提供直接援助,同時摧毀了軸心國 的布達佩斯集團軍」。這三次攻勢是由烏克蘭第1、2、3及第4方面軍實施的。[ 17]
第十次攻勢
佩察莫-希爾克內斯攻勢 (1944年10月7日至29日):這是第一場也是唯一一場大規模的北極 地區軍事行動,起因是德軍 並未依照《莫斯科停戰協議 》的約定在1944年9月15日之前撤出芬蘭 。蘇聯軍隊 追趕敗逃的德軍 進入挪威 ,對蘇聯 而言行動相當成功。蘇聯 在攻勢後佔領了位於佩琴加 的鎳礦礦坑,該礦坑一直出產對德國 戰爭相當重要的金屬。史達林稱之為「除去德軍 對蘇聯 北方貨運港摩爾曼斯克 的威脅並阻斷了德軍進入挪威 的通道」。該攻勢主要是由卡累利阿方面軍執行,亦有蘇聯海軍 的支援。[ 18]
註記
^ Сталин И.В. "О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Издание 1950г. . Старые газеты. [2024-1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1-25).
^ Приказ Верховного Главнокомандующего 7 ноября 1944 года . ВО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24-1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5-03).
^ Willmott , p. 368
^ Ziemke , p. 216
^ Ziemke , p. 217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Pimlott , p. 330
^ Willmott , p. 369-371
^ Werth , p. 764
^ Willmott , p. 372-374
^ 10.0 10.1 10.2 10.3 Werth , p. 765
^ Gebhardt , p. 2
^ Pimlott , p. 343
^ Pimlott , p. 336
^ 14.0 14.1 Pimlott , p. 338
^ McCarthy , p. 232
^ Pimlott , p. 341
^ Willmott , p. 391
^ Willmott , p.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