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上瑞(?—1648年),字禧徵,山東濟南府武定州(今山東省惠民縣)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東鄉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戶部觀政,授黃州府推官,調武昌府推官,署知府。張獻忠渡江,監軍江北。武昌陷落,傅上瑞經何騰蛟推薦,任湖廣僉事,陞湖廣參議,晉太僕寺卿。何騰蛟在長沙集結僚屬,傅上瑞請求設立十三鎮。後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偏沅,招標將胡躍、吳勝、陳紹堯五千餘兵守衛平江、瀏陽。
傅上瑞家人自山東前來,講述山東當地縉紳降清得官之事,傅上瑞心動,於是放棄平江,以入衛為名,到沅州駐扎,盡撤瀏陽、醴陵防禦,仍累加兵部尚書。順治四年(1647年)八月,清兵至,傅上瑞舉軍投降,清兵藉機在沅州屠城,偏橋、鎮遠亦陷落。五年(1648年)閏三月,金聲桓反清,清人恐怕傅上瑞為內應,與劉承胤同在武昌斬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