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 (貝多芬)

貝多芬作有五首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分別是1796年的作品5(两首),1808年的作品69,以及1815年的作品102(两首)。從所屬分期來看,或是從音樂內容著手分析,都可以看出這些作品恰好屬於貝多芬的早期、中期、晚期風格,是認識貝多芬音樂的絕佳途徑。加以第一維也納樂派的二位前輩(莫扎特海頓)都沒有同樣編制的作品傳世,貝多芬的鋼琴-大提琴奏鳴曲於是成為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1][2]

名稱

相較於弦樂器在巴羅克時代的興盛,拜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所賜,鍵盤樂器逐漸佔優,到了莫扎特的時代已經是器樂的主角。莫扎特一生作有卅六首鍵盤與小提琴奏鳴曲,他的年代經歷鍵琴在音樂市場的衰退,古鋼琴钢琴的興起,莫扎特所使用的標題也由「鍵琴,或者古鋼琴」,漸漸改為「古鋼琴,或者鍵琴」,甚至有「為古鋼琴」的例子(作品目錄第547號)。然而在此同時,小提琴始終是作品的配角,莫扎特也寫明這些奏鳴曲是「附有小提琴伴奏」(avec accompagnement d'un violon)的鍵盤奏鳴曲。以音樂內容來說,即使是小提琴占比最高的第32號奏鳴曲(目錄第454號),鍵盤仍然有難以令人忽視的演出。這個現象也由貝多芬所繼承,他的十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亦是以鍵盤聲部為重。[3]雖然隨著貝多芬個人創作的演進,小提琴逐漸可以和鋼琴分庭抗禮(例如第10號奏鳴曲,作品96),但由貝多芬所使用的命名(鋼琴為先),不難看出他的布局意圖。在大提琴方面,則是繼續沿用了這一方式,後期作品更是發展至大提琴和鋼琴可以等量齊觀的程度。

將這些作品一概簡稱為「大提琴奏鳴曲」的稱法,常見於一般音樂會文宣,偶而被使用在學術文獻中。然而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稱法既沒有考慮音樂史的流變,也是罔顧實際音樂內容的。

創作背景

作品5

作品5的二首奏鳴曲寫於1796年,貝多芬位處柏林。作品題獻給普魯士王國的威廉二世,他是業餘的音樂愛好者,也能演奏大提琴。[4]

作品69

作品69寫於1807年至1808年間,是貝多芬旺盛創作力的產品。[註 1][5] [6]1809年3月5日,尼古拉斯·卡夫(Nikolaus Kraft)和多蘿西婭·馮·厄特曼(Dorothea von Ertmann)首演了這首作品。[註 2][6][8]同年,布赖特科普夫与黑特尔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作品,作品題獻給貝多芬的好友伊格納茲·馮·格萊興斯坦英语Ignaz von Gleichenstein,亦是一名業餘大提琴手。[8]:162[5][9]

貝多芬當時正處於聽力逐漸惡化的時期,不得不在1808年12月22日的演出後,放棄自己鋼琴演奏的事業。[10]作品69的起草,可以溯至1807年9月的稿件,當時貝多芬正構思第5號交響曲和小提琴協奏曲等作品。[8]:162

相較作品5的特性來說,作品69的奏鳴曲可見大提琴與鋼琴平起平坐,均分占比,史上首見。猶如《英雄》在交響曲的開天闢地,作品69的奏鳴曲在大提琴文獻中亦一向備受重視,長久以來都是音樂會曲目的常客。

作品102

作品102的二首奏鳴曲寫於1815年5月至12月間,經過小幅修改,由西姆羅克出版社在1817年出版。作品題獻給貝多芬的密友,瑪麗·馮·埃爾杜迪夫人英语Anna Maria Erdődy[11]

1812年至1817年期間,是貝多芬較為安定的一段時間,生活中的大部分難題都獲得解決,唯獨聽覺除外。此時他已經完全失聰,創作的靈感和動力也遭受嚴重的打擊。[12]作品102的二首奏鳴曲,連同此前完成的A大調鋼琴奏鳴曲(第28號,作品101),被視為晚期貝多芬風格的濫觴。《音樂廣訊報》(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的評論表示:[13]

它們引起了最意想不到和不尋常的反應,不僅是通過它們的形式,而且還通過對鋼琴的使用……我們無法預見這點。但這些作品也許是貝多芬作品鏈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將我們引領至大師希望我們到達的地方。

相較第3號奏鳴曲,作品102在當時較少被演奏,不過現在已經是大提琴文獻的最重要作品之一,受到音樂會聽眾及錄音品牌的一致歡迎。

分析

承前,大提琴在當時的地位仍然有限,直到19世紀初期,都經常可見將大提琴作鍵盤左手(低音)的重疊聲部,或是数字低音的用途來使用,而缺少為大提琴的音域、性能所專門寫作的音樂。貝多芬的五首奏鳴曲解放了大提琴的旋律性與歌唱性,是音樂史上開創性的一次變革。[14]

第1號奏鳴曲

有二個樂章:

  1. 持續的慢板/快板(Adagio sostenuto – Allegro)
  2. 輪旋曲。活潑的快板(Rondo. Allegro vivace)

演奏用時約25分鐘。

第2號奏鳴曲

與第1號同樣是二樂章體:

  1. 深情而持續的慢板/近似急板的快板(Adagio sostenuto e espressivo – Allegro molto più tosto presto)
  2. 輪旋曲。快板(Rondo. Allegro)

演奏用時約25分鐘。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的序奏段(44小節長)或快板段(509小節)都具有相當可觀的規模,在早期貝多芬風格來說,甚至是所有五首鋼琴-大提琴奏鳴曲當中,都堪稱宏大的格局設定。[15]大提琴和鋼琴先後演奏主要主題。[16]之後,鋼琴的三連音型(右手)則帶來音樂的動力。[17]第二主題按傳統轉至關係的B大調。[16]呈示部的末尾,順應B音的出現,轉至C小調的結束。

發展部以呈示部尾段的素材作延伸,C小調、B大調、A大調、D小調陸續出現。再現部將主要主題縮減,在次要主題來臨前轉至E大調的手法,可說令人驚奇。[16]再現部結束處記有一反覆記號,若選擇反覆,便要將發展部、再現部再演奏一次。考慮到這個樂章的篇幅,部分演奏家會選擇略去反覆,逕行向下演奏。而以反覆記號的所在來看,可以回推樂章的尾奏段至第436小節處。之後,音樂逐漸轉往平行的G大調結束。[18]

第二樂章

在位居最後的樂章使用輪旋曲式的手法,來自古典主義和奏鳴曲式的傳統,經常在海頓的交響曲當中有所應用。[19]由鋼琴率先,大提琴則作為對位旋律出現(第12小節)。[20][21]另外,第二樂章在開始處(C音)和中段(C大調)的調性安排,可以說預示了後來第4號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相似色彩。[22]

鋼琴在中段帶來一個嶄新的主題,此時大提琴則是演奏密集的分解和弦。此段的風格華麗,互動精彩,頗有華麗(galant)之風。中段即將結束,主題再至之前,「錯誤」的調性令人莞爾(第158小節起)。[20]短暫停頓(第279小節)之後,二聲部在不失趣味的互動中結束全曲。[21]

第3號奏鳴曲

第3號奏鳴曲共三樂章:

  1.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
  2. 詼諧曲。甚快板(Scherzo. Allegro molto)
  3. 歌般的慢板/活潑的快板(Adagio cantabile – Allegro vivace)

演奏用時約25分鐘。

雖然貝多芬在手稿上記有「淚水和憂愁」,不過一直以來這首作品被認為是貝多芬正向精神的展現。類似這樣的狀況,在第2號交響曲,或是舒伯特的部分作品中也可得見。[23][5]如前所述,大提琴和鋼琴在此是地位相當的夥伴,不似早期只是炫技鋼琴的陪飾。[24] [25]

第一樂章
\relative c
{ 
\set Staff.midiInstrument = #"cello"
\key a
\major
\time 2/2 
\clef bass
a2\p ( e'2)_\markup { \italic "dolce" } \mark "Allegro, ma non tanto." 
\set Score.repeatCommands = #'(start-repeat)
fis2.( 
cis4 e d cis d8 b)
a2( gis4) e(
a fis cis dis)
e1( 
}

第一樂章採奏鳴曲式,不甚快的快板。

第二樂章

同部分的鋼琴奏鳴曲般,貝多芬有時會略去慢板樂章,直接導入舞曲,在此則是以貝多芬式的詼諧曲替代。這個樂章是A小調,即前一樂章的平行調。主要主題有二次再返,意味第二樂章是A-B-A-B-A的三段體結構。此外,刻意與節拍錯位的重音,是這一樂章的幽默之處。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由2/4
拍子如歌的E大調慢板展開。關於這一段慢板是不是可以視為一個樂章看待,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華德斯坦》奏鳴曲的慢板屬於一個樂章,功能、布局類似的作品69第三樂章則未在此列。活躍(vivace)的快板採奏鳴曲式,主要與次要主題皆由大提琴率先演奏。第三樂章的尾奏段相當可觀,甚且富於表達。[23]

第4號奏鳴曲

第4號奏鳴曲採二樂章體:

  1. 行板/活潑的快板(Andante – Allegro vivace)
  2. 慢板/行板速度/活潑的快板(Adagio – Tempo d'andante – Allegro vivace)

這首作品的篇幅短小,樂思成謎。貝多芬在此試圖挑戰奏鳴曲式框架的限制,由此開始,直到晚期三首鋼琴奏鳴曲(作品109至111),傳統的曲式寫作規則遭受拆解、拉伸。貝多芬藉此形塑自己的晚期作品風格,更是個人心神狀態的寫照。若以結構進行分析,編號作品102之1的這首奏鳴曲,與早前的第28號鋼琴奏鳴曲可說十分相似。

第一樂章的導奏段落與一般的導奏頗有不同,只有一個輓歌風格的短主題(由大提琴奏出),主題被重複數次,然而期間基本沒有明顯的調性轉移,最後也回歸C大調解決,以上都是悖於傳統導奏布局的手法。快板段則是以關係的A小調展開,鋼琴的角色漸重,織體明顯向三聲部(第45小節)發展,不再只是高-低二個音域的調配變化。

繼承第一樂章精巧的篇幅(154小節長),第二樂章同樣是精緻、短暫即逝的音樂(16小節長)。章間不間斷、接踵而來的快板段則是「活躍的快板」,調性也回歸到C調上。快板段一開始的音階模進音型,令人聯想第1號交響曲終曲樂章的幽默。這個樂章也由三聲部(第91小節)漸漸擴充至四聲部織體(第200小節),音響更形豐富。在輕快的二拍子音樂中,貝多芬令主要主題變化、翻伸,以分析角度,可說是一種變奏形式,聽眾則是在最後的高潮來臨前,產生一種狂喜式的期待。這一效果也可見於他的第5號第9號交響曲,都是極富戲劇性的作品。

第5號奏鳴曲

第5號奏鳴曲有三個樂章:

  1. 生動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2. 極富感情的慢板(Adagio con molto sentimento d'affetto – Attacca)
  3. 快板/快板賦格曲(Allegro – Allegro fugato)

第5號的結構和音樂內容較第4號保守,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樂章的賦格。以賦格作結的布局安排,也可見於《槌子鍵琴》鋼琴奏鳴曲,以及他的晚期弦樂四重奏(例如作品133的《大賦格》)。

錄音節選

以下列出較具有代表性的全本(五首)錄音作品:

軼事與其他

  • 低音提琴演奏家多梅尼科·德拉內蒂英语Domenico Dragonetti曾在貝多芬本人親自助奏下演奏第2號奏鳴曲。據說在此之後,貝多芬「不再認為低音提琴只是大提琴聲部的簡化版」。[27]由後來貝多芬在交響曲當中對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分別寫作,可以看出他受到這次經驗的影響甚大。[28]
  • 亨樂出版社在1971年針對第3號奏鳴曲發行了新編輯版,內容參考由波昂的貝多芬檔案館(Beethoven Archive)所支持的稿件及資料,是更為可靠的樂譜版本。

註釋

  1. ^ 同期的作品,還有作品70的鋼琴三重奏(二首),作品80《合唱幻想曲》,以及第5號第6號交響曲等等。
  2. ^ 卡夫是當時傑出的大提琴家之一,《三重協奏曲》的大提琴部份便是為他所作。[7]後者則是貝多芬的學生。

參考資料

參照
  1.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3. ^ Arnold, Denis and Nigel Fortune, ed. The Beethoven Companion, ISBN 0-571-10318-9, p. 213.
  4. ^ Mi Yeon Yun. A New Vision for the Genre: The Five Cello Sonata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and the Striving Towards Instrumental Equality (学位论文). [失效連結]
  5. ^ 5.0 5.1 5.2 Unseld, Kerstin. Musikstück der Woche vom 27.7. bis 2.8.2009 / Die Mittlere / aus der Mitte des Schaffens. SWR. 2009-07-27 [2020-12-05] (德语). 
  6. ^ 6.0 6.1 Mangum, John.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No. 3 in A, Op. 69.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7. ^ Vogler, Jan. Masterclass: Jan Vogler on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69. The Strad. 2018-08-15 [2020-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8. ^ 8.0 8.1 8.2 Watson, Angus.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Beethoven's Chamber Music in Context (Boydell Press). 2012: 161–166. ISBN 978-1-84-383716-9. 
  9. ^ Matthew Rye. Cello Sonata in A major, Op 69. Hyperion Records. 1996 [201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0). 
  10. ^ Lunden, Jeff. A Beethoven Extravaganza Recreated.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07-08-01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30). 
  11. ^ Thayer, A.W. The Life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Centaur classic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0: 389 [2020-10-10]. ... Two Sonatas for Pianoforte and Violoncello, Op . 102, published, apparently in January, 1817, by Simrock in Bonn ... 
  12. ^ Ann Arbor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 School of Music, Theatre & D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ublications. School of Music, Theatre & Da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ublications.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880: 2-PA40 [2020-10-10]. 
  13. ^ Reproduced in: Jean and Brigitte Massin, Ludwig van Beethoven, Fayard, Paris 1967, p. 682.
  14. ^ Swift, Samuel Robert. "The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A Performance Project." Order No. 99571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000. Ann Arbor: ProQuest. 2022-02-20.
  15.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16. ^ 16.0 16.1 16.2 Voice and genre in Beethoven's “Deux Grandes Sonates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avec un Violoncelle obligé”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17.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18. ^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 5 No. 2 - Adagio - Allegro (PDF). [2022-07-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1). 
  19. ^ Voice and genre in Beethoven's “Deux Grandes Sonates pour le Clavecin ou Piano-Forte avec un Violoncelle obligé”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20. ^ 20.0 20.1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1. ^ 21.0 21.1 Beethoven Cello Sonata Op. 5 No. 2 - Rondo (PDF). [2022-07-2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1). 
  22. ^ Beethoven's Early Works for Violoncello and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3. ^ 23.0 23.1 Anderson, Keith.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No. 3, Op. 69 and Op. 64. Naxos Records. [2020-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24. ^ Isserlis, Steven. How I fell in love with Ludwig. The Guardian. 2007-01-12 [2015-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1). 
  25. ^ Buttall, Philip R.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Cello Sonatas. musicweb-international.com. 2015 [2020-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26. ^ Chissell, Joan. Beethoven Cello Sonatas. Gramophone. [2020-12-19]. 
  27. ^ Beethoven's five 'cello sonatas - ProQuest. www.proquest.com.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英语). 
  28. ^ Swift, Samuel Robert. "The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A Performance Project." Order No. 9957119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2000. Ann Arbor: ProQuest. 2022-02-20.

延伸閱讀

參見

外部連結

Strategi Solo vs Squad di Free Fire: Cara Menang Mud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