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发表《核武器扩散:更多也许会更好(英语: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More May Be Better)》。1995年和 Scott D. Sagan 合著《核武器扩散:新争论(英语: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 Debate Renewed)》。針對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的核武擴散問題,在主流意見普遍反對核武擴散的情形下,沃爾茲逆向思考,主張核武在主權國家間的擴散可能是件好事 ("More may be better")。他的論點在於,核武是終極的純防禦性武器,其威嚇力正在於其不可使用性。簡單的說,沒有非核武國家會用常規武器挑戰核武國家,因為必敗;再來兩核武國之間一旦有一方用上核彈,對方必會以核彈反擊:三來核武國家之間必然不會用核武互相攻擊,因為唯一的結果是世界末日。所以,如果大國都有核武了,那麼在它們之間,常規武器的戰爭就會消失,核武戰爭也會消失。因此,最有能力導致世界毀滅的武器很可能也是最能促進世界和平的工具,「核平」的恐懼使得「和平」變得可能,是為核武悖論。沃爾思這個觀點直到今日在社會上依然是少數觀點,但是在現實主義派學者中有逐漸被接受的趨勢。[3]
2005年,沃爾茲被一份針對美國國際關係學者的民意調查中被選為過去二十年來第二具影響力的學者,次於年富力強的新自由制度主義奠基者羅伯特·凱爾漢;在2009年的另一份十國學者研究報告中則名列第三 (見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actices, Views on the Discipline, and Policy Attitud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aculty at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以及 'TRIP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aculty in Ten Countries')。
自2008年開始,哥倫比亞大學的索茲曼戰爭和平研究所年年舉辦一年一度的「肯尼思·沃爾茲國際關係講座系列」,每年請一位年輕一輩的重量級學者進行專題演講,並向沃爾斯致敬,目前為止依序請過史提芬·凡艾佛拉 (Stephen Van Evera, 麻省理工學院)、羅伯特·凱爾漢 (普林斯頓大學)、史提芬·沃特 (Stephen Walt, 哈佛大學)。
^The monograph was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Waltz developed this theory in later publications, including one that argued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would be secured if Iran were to acquire nuclear cap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