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2012年的颱風杜蘇芮。关于其他名為杜蘇芮的熱帶氣旋,请见「
颱風杜蘇芮」。
此条目的主題是熱帶氣旋杜蘇芮。关于1970至1980年代著名台灣藝人,請見「
蘇芮」。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標準時間(
UTC+8)。
熱帶風暴杜蘇芮 Tropical Storm Doksuri(英文) |
---|
熱帶風暴杜蘇芮 |
|
熱帶風暴杜蘇芮的路徑圖 |
|
|
|
|
|
形成日期 | 2012年6月25日 |
---|
消散日期 | 2012年6月30日 |
---|
最低氣壓 | 992 hPa |
---|
瞬間最大陣風 | 110 km/h |
---|
|
財產損失 | 41.8萬美元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台灣、中國大陸(華南)、香港、澳門 |
---|
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熱帶風暴杜蘇芮(英語:Tropical Storm Doksuri,國際編號:12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2,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Dindo)為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風暴。「杜蘇芮」(韓語:독수리)一名乃由韓國提供,意為秃鹫,猛禽,狼鷹的一種[1],此名字為首次使用,替代之前因技術性退役的彩蝶。
杜蘇芮大致上是一個「西進型」風暴,雖強度不太強但移速頗快,由菲律賓以東海域經呂宋海峽,以時速約30公里長驅直進至珠江口一帶。杜蘇芮是繼2009年颱風巨爵以來,首個正面吹襲珠江口的熱帶氣旋,港澳兩地均需為杜蘇芮發出年內首個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然而澳門氣象局懸掛三號及八號風球時間嚴重滯後,在風勢開始轉趨緩和之際才掛起八號風球,對岸的香港天文台已改發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取代八號信號,結果惹來批評。
發展過程
2012年6月25日早上8時,日本氣象廳把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擾動升為熱帶低氣壓。同日正午前,NRL給予95W編號。下午3時,日本氣象廳發佈烈風警報。
6月26日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一個熱帶低氣壓正在形成[2],而上午11時45分則表示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已增強成熱帶低氣壓[3]。晚上9時,日本氣象廳把該熱帶低氣壓升級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杜蘇芮,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命名為Dindo。晚上11時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為熱帶低氣壓。6月27日凌晨4時,香港天文台把杜蘇芮升為熱帶風暴。[4]
6月28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杜蘇芮降為熱帶低氣壓;另一方面,中央氣象台把杜蘇芮升為強烈熱帶風暴(但在事後撤銷這次升級)。杜蘇芮一直採取西北偏西路徑,高速橫過呂宋海峽和南海東北部,並直指珠江口附近一帶。
6月30日凌晨2時半,中央氣象台表示杜蘇芮中心已在珠海市南水鎮沿海登陸。[5]同日早上7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杜蘇芮降級為熱帶低氣壓;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把杜蘇芮降為低壓區。
雖然只有中央氣象台將杜蘇芮升級為強烈熱帶風暴(還要在事後最佳路徑中被撤銷),但是杜蘇芮橫過呂宋海峽的時候,衞星掃描到它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達50節(93公里每小時;58英里每小時),而杜蘇芮正面吹襲香港時,離岸測風站橫瀾島自動氣象站亦錄得每小時89公里的暴風程度10分鐘平均風速,顯示杜蘇芮其實有達到或非常接近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不過中國中央氣象台在2012年熱帶氣旋最佳路徑資料中,把杜蘇芮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下調至每秒23米,令杜蘇芮完全失去強烈熱帶風暴評級。
影響
菲律賓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二號風暴信號
台灣
- 當地發佈之颱風警報:海上颱風警報
中國大陸
- 當地發佈之最高颱風預警信號: 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香港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
10分鐘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
強風以下風速(共4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
強風(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
烈風(共1個氣象站)
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之最高
每小時平均風速。圖例:
代表錄得
強風以下風速(共4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
強風(共3個氣象站)
代表錄得
烈風(共1個氣象站)
香港天文台於6月28日下午5時45分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表示會考慮在晚上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杜蘇芮在當晚進入距離香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隨即在晚上9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東約710公里。
因應杜蘇芮以每小時25公里時速接近,天文台在6月29日下午1時45分表示短期內考慮發出三號信號,天文台在下午4時2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200公里。天文台在下午4時25分表示杜蘇芮會「相當接近本港」,晚上考慮是否需要發出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在晚上7時45分表示晚上發出八號信號機會頗高。當時香港部份地區吹偏北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6][7],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140公里。
天文台在晚上9時20分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宣佈預計在晚上11時20分或之前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110公里。此時香港多處地區已經受到東北強風影響。天文台在晚上11時05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天文台總部以南約90公里[8],開始正面吹襲香港。香港普遍地區風勢進一步增強至烈風程度(包括長洲、維港、九龍天星碼頭),橫瀾島及大老山錄得暴風,昂坪更受颶風影響,天文台預料杜蘇芮「未來數小時在香港西南偏南100公里內掠過」。
香港逐漸轉吹東至東南烈風,天文台在6月30日凌晨12時40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天文台總部之西南偏南約80公里。杜蘇芮在凌晨1時最接近香港,在天文台總部之西南約70公里掠過。天文台表示杜蘇芮開始遠離,加上杜蘇芮登陸及減弱,考慮風勢減弱後改發三號信號。當時香港廣泛地區風勢已經減弱至強風程度,但西部地區、離岸及高地仍受烈風影響。天文台在凌晨3時25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天文台總部之西南偏西約100公里,在澳門以西的珠海市登陸[9][10]。
香港風勢在杜蘇芮遠離及減弱的情況下迅速緩和,天文台在早上6時15分表示短期內改發一號信號,並在早上6時40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以西約180公里。隨著杜蘇芮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天文台在早上7時45分表示短期內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在早上8時15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杜蘇芮集結在香港以西約200公里。
杜蘇芮是繼2010年強颱風凡亞比後首個進入距離香港200公里範圍的熱帶氣旋,更是自2009年颱風莫拉菲以來首個正面吹襲香港(在距離香港100公里範圍內掠過)的熱帶氣旋。杜蘇芮吹襲期間,天文台測風網絡8個指定自動氣象站有4個錄得強風,當中1個錄得烈風[11],三號信號達標,但八號信號不達標;而西貢以些微之差,未能錄得烈風。但由於杜蘇芮正面吹襲香港(在距離香港100公里範圍內掠過),加上維多利亞港港內的九龍天星碼頭亦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每小時66公里[12],表示市區亦受烈風影響。風暴期間,長洲、西貢、機場及啟德錄得最高10分鐘平均風速為每小時72、62、52及50公里。
網上討論
香港部分地區在發出八號信號前已經錄得最高一小時平均風速,其中港內的中環碼頭在晚上11時錄得的一小時平均風速為每小時63公里[13],被部分市民認為發出八號信號的時間較遲。根據天文台公佈的資料,香港風勢在6月29日晚上9時至10時已開始進一步增強,證明天文台應該提早1至2小時左右發出八號信號,以提醒市民香港風勢開始增強至烈風程度,讓市民及早做足防風措施。近年所有熱帶風暴級數的熱帶氣旋吹襲香港,天文台皆會在熱帶氣旋進入距離香港100公里範圍,開始正面吹襲香港後,才發出八號信號。當遇到杜蘇芮這類移動快速的熱帶風暴,便有機會出現較遲發出八號信號的情況。
澳門
澳門氣象局氣象站錄得最高
每小時平均風速,單位為公里每小時(km/h)。圖例:
代表沒有數據
代表錄得
清勁以下風力代表錄得
清勁至強勁風力代表錄得
疾勁至烈風風力
- 當地懸掛之最高熱帶氣旋信號: 八號東南風球
-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潮警告:黃色風暴潮警告
- 最接近當地時間:2012年6月30日凌晨4時
- 最接近當地位置:澳門氣象局總部之西南偏南約30公里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6月28日晚上11時正懸掛一號風球。於6月29日日間表示數小時後將懸掛三號風球,同日晚上10時懸掛三號風球,當時杜蘇芮集結於澳門東南約145公里,同時表示會於清晨時分考慮改掛八號風球。在晚上11時,熱帶風暴杜蘇芮集結在澳門東南約130公里,氣象局預料杜蘇芮在凌晨至清晨時分最接近澳門,當局將視乎情況考慮改掛八號風球。[14]於6月30日凌晨1時表示將於數小時內改掛八號東南風球,當時杜蘇芮集結於澳門東南約90公里,及後三條往離島大橋的測風站均持續錄得烈風程度平均風力。後於凌晨2時才宣布將會在3時半懸掛八號東南風球。及後於凌晨3時半懸掛(當時香港天文台在5分鐘前取消八號信號),當時杜蘇芮於澳門以南40公里,澳門風勢已開始減弱。凌晨4時,杜蘇芮集結於澳門西南偏南約30公里,為與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之最近距離,氣象局預料八號東南風球將維持至早上初時。[15]在凌晨5時,氣象局表示,熱帶風暴杜蘇芮已在澳門附近登陸,將考慮在未來數小時改掛三號風球。[16] 早上6時,熱帶風暴杜蘇芮集結在澳門西面約60公里,隨著杜蘇芮登陸及遠離,氣象局宣佈將在早上6時半改掛三號風球。澳門風勢顯著及迅速緩和,澳門氣象局在同日上午9時正除下所有風球。[17]
爭議
近年最弱八號風球
7月1日,澳門日報表示,杜蘇芮今次襲澳,可謂近年最弱的八號波。氣象局解釋,主要是由於杜蘇芮暴風半徑較細,強度較弱,在內地登陸後,風力強度亦顯著減弱。
遲掛八號風球
澳門氣象局懸掛三號及八號風球時間嚴重滯後,在風勢開始轉趨緩和之際才掛起八號風球,對岸的香港天文台已改發三號信號取代八號信號。
澳門氣象局在杜蘇芮有正面吹襲澳門威脅時,根本無意懸掛更高風球(類似的情況在1999年颱風瑪姬亦曾出現)。澳門氣象局在6月29日晚上10時才懸掛三號風球,之前杜蘇芮的路徑已幾乎直指珠江口;6月30日凌晨1時,杜蘇芮集結於澳門東南約90公里,已屬技術性上的正面吹襲,及後三條往離島大橋的測風站均持續錄得烈風程度平均風力,但當局仍然漫不經心,等待至凌晨3時半才懸掛八號東南風球,澳門風勢已開始減弱。突顯了澳門氣象局對一個正面吹襲澳門的熱帶氣旋毫無危機意識,實測烈風後仍不當機立斷採取應變策略補救,置市民安全於不顧。[原創研究?]
雨量
氣象站 |
信號懸掛期間總雨量(毫米)
|
大潭山 |
3.2
|
嘉樂庇總督大橋 |
|
友誼大穚(北) |
|
友誼大穚(南) |
|
西灣大橋 |
|
大砲台山 |
4.4
|
孫逸仙紀念公園 |
6.0
|
九澳 |
6.6
|
污水處理廠 |
5.8
|
海事博物館 |
6.0
|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菲律賓
台灣
中國大陸
香港
澳門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
---|
官方機構 | | |
---|
熱帶氣旋分級 | |
---|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
---|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 |
---|
熱帶氣旋影響下 可能發出之警告信號 | |
---|
熱帶氣旋紀錄 | 20世紀 |
---|
1900年代 | |
---|
1910年代 | |
---|
1920年代 |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
---|
|
|
---|
官方機構 | | |
---|
熱帶氣旋信號 | |
---|
熱帶氣旋分級 | |
---|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 |
---|
熱帶氣旋情況下可能 另外發出之惡劣天氣警告 | |
---|
熱帶氣旋紀錄 | 20世紀 |
---|
1900年代 至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
---|
|
|
---|
熱帶氣旋等級 | | |
---|
熱帶氣旋警特報 | |
---|
颱風天氣現象術語 | |
---|
官方機構 | |
---|
民間相關組織 |
- 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 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
- 財團法人中華氣象環境研究發展中心
-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
- 氣象新聞公司(緯哲氣象公司)
|
---|
所有有紀錄的 颱風災害 |
|
---|
|
|
---|
|
TD | |
TD | |
TD | |
TS | |
TD | |
TD | |
STS | |
TY | |
TY | |
STS | |
TS | |
STS | |
TY | |
TY | |
TY | |
TY | |
STS | |
TD | |
TY | |
TY | |
TY | |
TD | |
TY | |
TD | |
TY | |
STS | |
STS | |
STS | |
TY | |
STS | |
TY | |
TD | |
TY | |
T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