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7年臺灣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18世纪臺灣 |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年代 1830年代臺灣 | 1840年代臺灣 | 1850年代臺灣 | 1860年代臺灣 | 1870年代臺灣 | 1880年代臺灣 | 1890年代臺灣
年份 1862年臺灣 | 1863年臺灣 | 1864年臺灣 | 1865年臺灣 | 1866年臺灣 | 1867年臺灣 | 1868年臺灣 | 1869年臺灣 | 1870年臺灣 | 1871年臺灣 | 1872年臺灣
纪年 丁卯兔年)、清朝同治6年
1867年臺灣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18世纪臺灣 |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年代 1830年代臺灣 | 1840年代臺灣 | 1850年代臺灣 | 1860年代臺灣 | 1870年代臺灣 | 1880年代臺灣 | 1890年代臺灣
年份 1862年臺灣 | 1863年臺灣 | 1864年臺灣 | 1865年臺灣 | 1866年臺灣 | 1867年臺灣 | 1868年臺灣 | 1869年臺灣 | 1870年臺灣 | 1871年臺灣 | 1872年臺灣
纪年 丁卯兔年)、清朝同治6年

旗幟

清朝三角黃龍旗

臺灣清治時期(1683年-1895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 –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朝鲜半岛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政府

斯卡羅酋邦

清帝國

大事記

  • 1867年6月13日(同治六年):美軍發起福爾摩沙遠征美國海軍兩艘戰艦載送181員海軍官兵在臺灣東南岸登陸,兵分兩路,分別由哈特福號中校指揮官喬治·貝爾納普英语George Belknap海軍少校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領導,在不熟悉當地地形的情況下,於未納入清朝版圖的叢林中行軍,遭排灣族人以火槍伏擊。美軍僅1員軍官死亡(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於當日戰死於墾丁),但美軍放棄原定作戰目標(擊敗排灣族並佔領其部落)並撤回至戰艦內,遠征行動以美軍未達成作戰目標而告終,惟此趟報復遠征並未成功,是美國海軍史上其中一次遠征吃敗仗的紀錄。

出生

逝世

6月

6月13日:亞歷山大·史密德·麥肯齊,25歲,美國海軍少校,參與福爾摩沙遠征中陣亡於墾丁

美國海軍亞歷山大·麥肯齊少校

參考來源

  1. ^ 駱芬美. 被混淆的臺灣史: 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時報文化. 2014-01-17: 86 [2020-03-03]. ISBN 978957135886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4) (中文(臺灣)). 
  2. ^ 《征臺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第一章。作者/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翻譯/陳政三,出版日/2003年2月,出版社/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ISBN 957-8491-95-6,原書籍/The Japanese expedition to Formosa(1875年4月於東京)
  3. ^ 大規模歷史災害地震. 臺灣地區歷史地震文獻資料庫. 2014年2月15日 [2016-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中文(臺灣)). 
  4. ^ 徐泓. 〈清代台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 《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2-01號. 臺北: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83. 

Strategi Solo vs Squad di Free Fire: Cara Menang Mud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