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級潛艇(Karp-class)是克虜伯日耳曼尼亞船廠為俄羅斯帝國海軍建造的潛艇船級。該船級由三艘潛艇組成,分別為鯉魚號(Karp)、鰈魚號(Kambala)、鯽魚號(Karas),1904年因日俄戰爭而緊急規劃採購。潛艇採雙殼體設計,由煤油發電設備提供動力,潛水限制深度為29公尺。這些潛艦在戰爭中交付較晚,1908年才由鐵路移交給黑海艦隊。鰈魚號於1909年失蹤。另外兩艘潛艇則一直服役到1917年3月撤退為止。1918年4月被烏克蘭國接管,到了5月被德意志帝國虜獲,並在德國於11月投降後移交給英國。為了避免被蘇聯取得,英國於1919年鑿沉鯉魚號和鰈魚號。
鯉魚級潛艇為雙殼體設計,由西班牙工程師德伊奎威利(Raimondo Lorenzo D'Equevilley-Montjustin)設計生產,水面排水量210公噸,水下排水量為239公噸。總長度為39.6公尺,船寬長度為2.7公尺,吃水深度為2.5公尺。編制了28名軍官和船員。[1] [2]這些潛艇被設計為可拆解,方便鐵路運輸。[3]
潛艇由雙軸驅動的煤油發電設備提供動力。軸屬於固定旋轉類型和可變螺距螺旋槳(英语:Variable-pitch propeller (marine))。兩台煤油引擎的額定功率為400馬力和兩台馬達額定功率為200匹馬力。由於煤油具有更好的安全記錄,因此捨棄汽油選擇煤油作為燃料。潛艇最高水面時速為10節,水下時速為8.5節。水面航程為1250海里,水下航程50海里。[1] [2] [4]
該級潛艇配備了一個457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和兩個外置的傑維茨基魚雷發射系統(Drzewiecki drop collar)。潛艇有7個壓載艙(英语:Ballast tanks)和調整艙(英语:Trimming tanks),可下潛至29公尺處。[1][2]壓載艙和燃料艙位於兩個船殼之間。[4]該設計是德國第一艘U型潛艇「U-1號潛艇」的原型,於1906年12月14日加入德意志帝國海軍。[5]U-1號潛艇已經被保存下來,目前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展出。[6]
1904年4月30日,在1904年緊急建造計劃中訂購了這三艘潛艇,作為日俄戰爭中海軍擴軍的一部分。[1][4]由德國設計開發,並於德意志帝國內建造,但因引擎交付問題造成工期延遲,以至於第一艘鯉魚級的潛艇只能以其電動馬達進行海試。鯉魚級潛艇在1907年才交付給俄羅斯,服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典禮在基爾舉行,多爾戈魯科夫親王(Prince Dolgorukov)出席了此次典禮[7]。1908年,這些潛艇由鐵路運至黑海,並加入了黑海艦隊,以應對與鄂圖曼帝國的衝突。[1][3]當發現潛艇因鐵路運送拆解導致鏽蝕時,該級潛艇出現了進一步的問題。將艇身各部分固定在一起的法蘭盤、螺母和螺栓在鹽水中迅速鏽蝕,造成艇身變弱。到了1914年,潛艇被指示不得潛入18.3公尺以下。在加入黑海艦隊後,三艘鯉魚級潛艇都成為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的分艦隊的一部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直保持著相對不變的狀態。[8]
鰈魚號潛艇於1909年沉沒,沉沒原因和位置尚不清楚。一些報導稱這艘潛艇因閥門錯誤開啟而在喀琅施塔得附近沉沒,也有說法稱在6月11日,鰈魚號潛艇於塞瓦斯托波爾附近與羅斯提斯拉夫號戰艦(Rostislav)意外相撞而沉沒。[1][9]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沉沒事故中,有20名船員遇難,只有一名指揮官在甲板上獲救。[10]甚至有說法稱,這艘潛艇曾沉沒兩次,第一次是在喀琅施塔得附近,被打撈起來後,又於塞瓦斯托波爾附近再次沉沒。[9]部分殘骸在1909年下半年被打撈上岸,並被拆解為廢料。 [1] [a]
鯉魚號和鯽魚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仍在服役,到1917年3月除役後被廢棄(英语:Hulk (ship type))在塞瓦斯托波爾。 [1]1916年8月,羅馬尼亞參戰加入協約國,潛艇駐紮在康斯坦察。他们在1916年十月城市被同盟國拿下之前撤離,[11] 1918年4月,這兩艘潛艇短暫被烏克蘭國接管,五月時被德意志帝國捕獲。隨著1918年11月德國投降,潛艇被移交給英國。這些潛艇在俄羅斯內戰期間一直留在塞瓦斯托波爾,到了1919年4月26日被鑿沉,以防止被蘇聯取得。 [1]
coauthors
|editor-first1=
|editor-first=
|coauthors=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