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易早於香港開埠時便出現,其中轉口貿易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並在香港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貿易史
香港開埠之前,華南地區的國際貿易集中於廣州。香港一帶只是擔當區內貿易的角色,著名例子是於明朝時期的香木出口。當大嶼山仍盛産沉香時,香木會運到沙螺灣包裝、加工,再運到香港仔石排灣,然後轉運到廣州[1]。
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島,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首任香港總督砵甸乍於1842年10月27日曾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準各國貿易」,確立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亦開始香港近代的貿易史。當時香港作為中國與歐洲各國的轉口貿易的渠道之一。
1930年代末是香港貿易的一個高峰。1937年日軍侵華,香港成為中華民國對外的最重要門戶,大量軍用及非軍用物資從香港運送至中國大陸,直至1941年香港淪陷為止。
1950年代初韓戰爆發,已控制中國大陸的中共政府參與戰爭,使聯合國實施禁運,香港轉口貿易受到嚴重打擊[2]。1952年,總貿易額下降了三分之一[3]:25-26。因此香港經濟的重心轉移到工業,香港貿易亦從以轉口為主變成以出口為主。來自中國內地和東南亞的人移居香港,帶來充裕勞動力、資金和技術,提供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香港工業隨之興旺,出口貿易劇增。1959年,香港產品出口便佔出口總值七成[3]:25-26。
1966年,香港貿易發展局成立,專責協助香港製造商、貿易商及服務出口商拓展香港的國際貿易。
香港在世界經濟貿易的排名上從1966年的第23位,躍升至1990年代中期的第8位[3]:25-26,轉口貿易居世界第1位[3]:33-34。從1948年至1993年間,對外貿易額增長570倍,同期世界貿易只增長61倍,1994年對外貿易總額逾2萬4千億港元。
經陸路運輸的中港貿易貨物由1974年的123.4萬噸增至1981年的230.5萬噸;經海路運輸的中港貿易貨物亦由1974年的244.2萬噸增至1981年的731.5萬噸。研究顯示,中港貿易急劇上升主要是受到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影響。[4]
自1980年代起至1990年代中後期,貿易總額每年都以20%的速度遞增。1988年,香港貿易總額超越韓國、台灣和新加坡,居亞洲四小龍首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3]:33-34。
1985年起,中國內地成為香港第一大貿易伙伴,佔香港進口貨物來源地第一位、轉口貿易第一位和香港產品出口市場第二位[3]:35。1994年,經香港轉口的貨物當中,約89%是來自和轉往中國內地的。香港也是內地與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樑,內地對海外的出口貨物有一半以上是經香港轉口的[3]:35。
1987年,香港取代荷蘭鹿特丹港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3]:41。
貨物貿易
2006年,香港的貨物貿易總額為50,608億港元,比2005年上升10.5%。當中進口佔25,998億港元;出口佔1,345億港元;轉口則佔23,365億港元。
入口
根據2006年統計數據,現時香港進口的主要項目包括:
- 電動機械、器具、用具及其電動部件(24.2%)
- 電訊及聲音收錄及重播器具及設備(12.9%)
- 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機器(11.0%)
- 服裝及衣服配件(5.6%)
- 紡織紗、織物、製成品及有關產品(4.2%)
- 攝影器具、設備及用品、光學貨品及鐘表(2.4%)
而主要供應地則包括:
本地出口
根據2006年統計數據,現時香港出口的主要項目包括:
- 服裝及衣服配件(38.8%)
- 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機器(14.5%)
- 電動機械、器具、用具及其電動部件(10.0%)
- 初級形狀塑膠(3.8%)
- 紡織紗、織物、製成品及有關產品(3.1%)
- 含金屬的礦砂及金屬碎料(2.3%)
而主要市場則包括:
轉口
根據2006年統計數據,現時香港轉口的主要項目包括:
- 電動機械、器具、用具及其電動部件(23.3%)
- 電訊及聲音收錄及重播器具及設備(15.4%)
- 辦公室機器及自動資料處理機器(12.7%)
- 服裝及衣服配件(7.2%)
- 紡織紗、織物、製成品及有關產品(4.5%)
- 攝影器具、設備及用品、光學貨品及鐘表(3.5%)
而主要市場則包括:
服務貿易
香港經濟在1990年代經歷了重大的結構轉型後,香港服務業對香港經濟變得十分重要。2005年,服務業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90.7%。香港的主要服務行業包括批發、零售、進口與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佔2005年本地生產總值的28.7%),其次是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21.9%),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19.3%),以及運輸、倉庫及通訊業(10.0%)。
2006年,香港的服務貿易總額為8,491億港元,較2005年增加11.7%。香港向來是服務輸出淨額盈餘地。2006年香港共輸出價值5,650億港元的服務,對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為38.3%。而在2006年服務業就業人數佔香港總就業人數的86.3%。
政府政策
香港奉行自由企業和自由貿易的經濟政策,不設進口關稅,只向本地製造或進口的煙、酒、甲醇和若干碳氫油類徵稅。此外,首次登記的汽車亦須課稅。除卻一些在最廣泛含義下的經濟計劃外,香港政府並沒有規範性的經濟計劃。雖然政府直接參與基礎建設,並與公用事業機構合作提供基礎設施,但其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適當而穩定的體制,使工商業活動可在最少干預的情況下有效地進行。政府的政策是既不偏袒也不補貼廠商。
香港的商業政策建基於世貿組織奉行的以規條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由於香港經濟以對外貿易及開放為主,因此,在該組織內或透過其達成的國際貿易政策,對香港極為重要,因為這可能影響本港的對外貿易,再進而使工商業及就業情況受到影響。香港自1995年起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創始成員。
自由貿易協定
相關機構
工業貿易署
工業貿易署負責處理香港特區對外貿易關係、執行貿易政策和協議,包括簽發產地來源證、進出口貨品簽證服務例如紡織品、戰略物品和儲備商品、香港服務提供者證明書認證,以及為工業界和中小企業提供一般支援服務。
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貿易發展局是依據法律成立的法定機構,專責推動本地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貿易發展局在3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50個辦事處,向國際商界宣傳香港作為亞太區最佳貿易伙伴的形象。
參考資料
內文腳注
外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