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N 38°56′E / 15.333°N 38.933°E / 15.333; 38.933
阿斯马拉(提格雷尼亚语:ኣስመራ;阿拉伯语:أسمرة)是厄立特里亚的首都,人口约90万,海拔2,325米,其首都海拔位列世界第六。从1889年至1947年为意大利殖民地。在1930年代被称为小罗马。目前城市中仍有400多栋意式建筑。阿斯马拉有铁路连通东部的米齐瓦港和西部的阿科达特;有干线公路通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阿斯马拉只有5条主要联外道路,使它成为非洲最孤立的首都。阿斯马拉国际机场有许多国际航线。农牧产品贸易在阿斯马拉占有重要地位;工业部门有纺织、食品、皮革、水泥、钢铁、机器制造、化工日用品和卷烟等,周边还有铜矿采掘业。2017年,阿斯马拉为因其保存完好的现代主义建筑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2]
阿斯马拉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800年。
阿斯马拉在十九世纪只是一个小村庄,1889年被意大利占领后开始迅速发展。1897年,总督费迪南多·马蒂尼 (Ferdinando Martini ) 将其定为意属厄立特里亚的首府。 [3]
20世纪初,厄立特里亚铁路建成通车。
阿斯马拉分别在1913年和1915年发生了大地震,但损毁较小。 [4]
意大利人的定居促进了阿斯马拉的发展。 [5]根据1939年的人口普查,阿斯马拉有98,000人口,其中53,000人是意大利人。
意大利人在阿斯马拉建设了大量的意式建筑。 [6] 20世纪30年代末,阿斯马拉已被称为小罗马(意大利语:Piccola Roma)。 [7]记者约翰·冈瑟(John Gunther )在1955年指出:“意大利人将阿斯马拉建造得很好,就像的黎波里一样……漂亮宽阔的街道、华丽的公共建筑,甚至还有现代污水系统这样的设施。” [8]
如今,阿斯马拉有超过400座建筑建造于意大利殖民时期。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政府一直在投资阿斯马拉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7年7月将阿斯马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称其是“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都市主义及其運用在非洲背景下的一个特殊例子”。 [9]
阿斯马拉位于厄立特里亚高地,海拔2325米 。
阿斯马拉属半干旱气候 [10] 。全年干燥185天,平均湿度为51%,紫外线指数为6。
厄立特里亚国家博物馆位于阿斯马拉。
环厄立特里亚自行车比赛的起点为阿斯马拉。
阿斯马拉于 2017 年 7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阿斯马拉人多数是东正教基督徒。中部地区中,89%的人为基督徒(84%为东正教徒、4%为天主教徒、大约1%为新教徒),5%的人为穆斯林。
厄立特里亚航空公司和厄立特里亚电信公司的总部设在该市。 [13]
阿斯马拉现有五条主要道路。 [14]
阿斯马拉国际机场为全国最大机场。
阿斯马拉是厄立特里亚的教育中心。
阿斯马拉有 13 个行政区。